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了解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么?

首先;我是河南人,河南是戏剧大省,各种剧目名角展现舞台,我小时候就喜欢看戏,尽管看不懂戏,只是娱乐而已,后来随着年龄成熟,对戏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河南农村过年,为了增加年味,正月人们闲暇无事,会请一些有名剧团来演出,吸引不少戏迷前来看戏,这村唱罢那村唱,热热闹闹过新年。记得那一年我们村请来了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考红,花木兰,白蛇传等三天戏,据说主演是常香玉,呵!四村八乡戏迷来我村看戏,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戏台下有专业维护人员,以免影响演出。尽管有人在维护秩序,挡不住人们看常香玉的欲望,人们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涌向舞台,看一看真实常香玉是何许人也。我对常香玉唱的戏印象很深,她在舞台唱的白蛇传永记我心,可以说是吐字清楚,身段稳健,把戏中人物刻化的活灵活现,至今难忘。

说起河南戏剧有豫剧,曲剧,越调,坠剧,还有太康道情等,我以豫剧为例吧!豫剧;以她的优美旋律,地道的中原音韵,丰富的传统剧目,和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而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中原这块戏曲热土上,涌出一大批优秀豫剧演员,其中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闫立品,桑振君,六位戏剧大师成为六大流派创始人,人称六大名旦。使豫剧这朵艺苑奇葩更加询烂多姿。越来越引人注目豫剧六大名旦六大家,她们是在这几十年的演出实践中,取得戏迷认可的成绩。在声腔艺术上,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而自成一派,从而豫剧推向戏剧高峰,为弘扬民族文化,为豫剧的繁荣发展和壮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五大流派 常,陈,催,马,阎


2020年我在疫情期间闲暇无事创作出回忆六大名旦辉煌成就,展现豫剧六大流派创始人的图集。下面就是名家简介。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常派创始人常香玉

豫剧大师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董沟村(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名剧深受河南广大观众喜爱,自创唱腔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成为地方戏剧常派创始人。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常香玉


人物生前成就;

1923年,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义市董沟。

1932年5月,随父亲张福仙搭班开始拜师学艺,拜了翟燕身、葛燕亭、周海水等人为师。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

1933年年初,随父搭太乙新班习演,向王金枝、徐双槐求艺。

1935年11月,三赴郑州,随父再搭周海水太乙班,进开封闯荡。到开封不到两月,便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技艺,崭露头角。由垫戏改为中轴,成为太乙班的主演之一。

1936年,《泗州城》连演3场,轰动开封。从此以后,常香玉正式成为主演。 [4]

1937年2月,常香玉在张福仙、王振南、史书明等的扶持下,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

1938年2月,为宣传抗日,戏曲研究社排演了王振南编剧的新戏《打土地》。

1941年秋,初识崔兰田,并与汤兰香重逢,合作演艺《贩马记》。

1944年6月3日,与陈宪章结为连理,结婚仪式在西安东大街正大豫饭庄秘密举行。

1945年4月28日,正式公开与陈宪章的关系。不久,长女常小玉出生。

1946年7月,次女陈小香出生。

1947年10月,陈宪章被国民党逮捕,常香玉竭力营救,几近倾家荡产。

1948年春,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6月,儿子陈嘉康出生。 [5]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率剧社开始为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全国巡回演出。

1952年3月4日,完成捐机任务,回到西安。

常香玉(晚年照)

1953年4月,随赴朝慰问团到朝鲜进行慰问演出。

1956年3月4日,河南豫剧院成立,常香玉任院长。

1957年1月14日,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成立,常香玉担任副主席。

1959年,党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召开,常香玉为大会演出了豫剧《破洪州》。5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8月14日,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2年2月2日,河南省文化局举行收徒拜师大会,常香玉收孙兰香、林秀兰等五人为徒,并在大会上发言。

1977年6月,常香玉赴北京参加电影《春天》的拍摄工作。12月27日,调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1979年,常香玉当选为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5]

1980年,在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上,常香玉当选为河南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

1983年6月23日,中共河南省委任命常香玉为省文化厅艺术顾问,不再担任省戏曲学校校长。

“香玉剧社号”飞机

1991年5月,在河南省第三次文代会上,常香玉被推举为省文联顾问。12月,河南省剧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郑州举行,被推举为名誉主席。

1996年11月,河南省剧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常香玉再次被理事会推举为名誉主席。

1997年4月25日,河南省委决定成立振兴豫剧指导委员会,常香玉任委员。12月,收山东菏泽豫剧团演员朱桂芹为徒。

1998年12月,常香玉收开封市豫剧团演员朱巧云为徒。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2岁。

常香玉唱腔吐字清楚,念准尖团字音、若吐字不清就不能达意,再好的唱腔观众听不明白,就不会受欢迎。豫剧唱腔中,由于戏剧艺术语言的表达和曲调的配合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并构成完整的唱腔内容,曲调高低不同、韵辙的变化,各种不同情感的处理等等,除了乐曲功能外,戏曲语言是关键。念准字的四声,以河南开封、郑州一带方言的声调为标准,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戏比天大常香玉,人间常留玉生香。一生唱戏为人民,戏迷永记唱戏人。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陈派创始人陈素真

豫剧大师陈素真 女(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 出生于:河南开封,名门望族,官宦之家 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顾问、天津市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荣誉职务。

陈素真8岁拜师,10岁登台,她是戏曲教育家、豫剧改革家,并首创豫剧界第一个流派“陈门(陈派)艺术“。陈素真在豫剧六大名旦中年龄最大,从艺最早,成名最早,并且是唯一一位有着生、旦、净、丑等各行当艺术功底的豫剧大师 ,此外,豫剧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打边唱、边唱边舞,唱、念、做、打、舞综合运用,精湛的艺术,被视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陈素真唱腔娓娓动听,细腻流畅,耐人寻味,久唱不衰,特评委六大名旦,陈派创始人。

学生;田敏,牛淑贤,吴碧波,关灵风等等。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催派创始人崔兰田

崔兰田 女 (1926年-2003年04月05日)生于山东省曹县,历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安阳市戏曲学校校长;政协河南省第五、第六届委员,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豫剧功勋杯奖获得者。六大名旦之一。

崔兰田的艺术足迹遍及全国,崔兰田创造的崔派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自立门户,成为催派创始人。

崔兰田唱腔;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行家总结为“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朴实,较少使用花腔。带一些哭腔,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马派创始人马金凤

马金凤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

1930年,乞讨到河南开封拜豫剧演员马双枝为师;

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

1950年,在安徽省界首成立中原豫剧团;

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得到梅兰芳的指点;

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 洛阳市豫剧团成立,任团长;

1957年,拜梅兰芳为师;

1958年,在郑州演出《穆桂英挂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豫剧《花打朝》拍成电影,主演程七奶奶;

1984年,赴广州参加中南五省文艺汇演,8月带团到新疆慰问演出;

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艺术节上演出《穆桂英挂帅》;

2000年,参加排演现代戏《桑榆唱晚》,饰演主角“杨大妈”;2月4日,参加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

2001年,主演新版《穆桂英挂帅》在北京保利大剧院演出;

200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活动;

2003年4月12日,参加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文艺晚会;参加戏曲电视连续剧《黄河九十九道川》拍摄,饰演“奶奶”;

2004年,参加央视戏曲晚会;参加央视“新疆行”大型文艺晚会;

2005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节晚会;

2005年11月9日,聘任洛阳市市文化艺术发展事业顾问;

2006年,参加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马派艺术戏曲专场演唱会; [5]

2008年初,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月8日,收杨晓青为徒;

2009年9月5日,参加“祝福祖国·唱响神州”河南戏剧名家演,

2012年2月7日,参加2012年河南省地方戏曲拜师盛典晚会;

2013年,参与中国文联组织《百花迎春》晚会录制;

2014年1月10日,参加河南省豫东调研讨会暨商丘市豫剧院65周年成果展

马金凤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腔以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号称洛阳牡丹,马金凤成为马派创始人。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阎派创始人阎立品

阎立品 女(1921年2月7日~1996年8月11日)原名阎桂荣,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蔡寨村人。

早年拜杨金玉为师,1954年被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收为弟子。曾当选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国豫剧名旦六大家之一。还是少女时候,她即遭受人生重创,立誓终身都不嫁。五十年来,惨淡匠心经营,铮铮铁骨无所畏惧,真真是一曲吊孝催人泪,品高艺也精。1996年8月11日阎立品病逝于家乡封丘县,享年75岁。 成为六大名旦之一。

阎立品的代表剧目《秦雪梅》、《碧玉簪》、《盘夫索夫》、《游龟山》、《西厢记》。

闫立品唱腔,音色美、唱腔纯,扮相秀美,表演深刻含蓄,是地方戏中少有的闺门旦。

作为当代豫剧最有代表性的旦行表演艺术家之一,阎立品先生以其沽身自好、高洁无暇的一生和炉火纯青、不同凡响的艺术造诣,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阎立品先生在表演艺术上的杰出贡献,不仅在于她在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确立、发展了豫剧“闺门旦”行当,更在于她顺应豫剧进入城市后观众对表演艺术观赏需求的变化,吸收其他剧种艺术营养,形成了妆扮淡雅俏丽、表演惟妙惟肖、演唱情真意切的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豫剧表演艺术、声腔艺术的表现能力,为豫剧从“演故事”向“演人物”转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己唱腔独特,另立一派,成为阎派创始人。

闫立品唱腔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代代传唱。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桑派创始人桑振君

豫剧大师桑振君,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桑振君,7月9日7时在河北邯郸逝世,享年76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1日在邯郸市举行。

2000年,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艺术研究所、河南省戏剧家协会、邯郸市文化局承办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桑振君从艺66周年暨桑派艺术研讨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她给予了高度评价:桑振君是一位久负盛名、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老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和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等齐名于观众心中。她在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中,勤于学习、勤于探索、不断创新、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她的表演艺术被戏剧界和人民群众誉为“桑派”艺术,为豫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生;赵贞玉,刘伯玲,胡小风等等。

本人才疏学浅,如有冒犯请指教,如今青年人不喜欢看戏,我认为戏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遗忘。希望戏剧演员后起之秀能把戏剧传承下去。

我有几句话送给各流派 弟子们;老师不过一路人,学戏全靠自用心,若是自己不用心,首先不是戏中人。好啦再见吧!


河南六大流派创始人名录

郑州人家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