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作者肯定蜀方(劉備)卻又最先滅亡,重要人物最先死去,作者想表達什麼觀點?

白船


《三國演義》作者肯定蜀方(劉備)卻又最先滅亡,重要人物最先死去,作者想表達什麼觀點?

對於這個問題,我從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方面分別來回答。

作者肯定蜀方;又讓蜀國最先滅亡;並且重要人物們都最先死去。看似是三個個問題,但其實這三個問題都屬於同一個原因——歷史問題。

《三國演義》作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和《西遊記》、《水滸傳》都不像《紅樓夢》一樣是作者的原創作品,所以書裡免不了受前人的影響。而且不僅受到前人的影響,影響還很深。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之人,而元明時期,最有名的就是雜劇和散曲。但除了雜劇和散曲外,形成於宋代的話本在元明時期也已經很成熟了。那話本是什麼呢?說通俗點,話本其實就是說書人的底本。據我推測,羅貫中是聽著話本長大的,因為他除了寫《三國志通俗演義》(即《三國演義》)之外,還寫了《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這些小說外,還寫了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而他也是章回體小說的鼻祖,這很有說書人的風格。

  • 第一點,羅貫中為何肯定蜀方?

民間百姓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所以把正統思想觀念看的很重。所以,在老百姓看來,漢朝的劉家王朝就是正統,曹魏政權就是大逆不道。這點不論是在說書人這裡還是在民間,都深入民心,這也就不難解釋《三國演義》為何有嚴重的揚劉抑曹傾向了。

  • 第二點,羅貫中為什麼要讓蜀國先亡呢?

因為,在中國歷史上,蜀國確實是第一個滅亡的,這就是真實的歷史。不管是羅貫中也好,說書人也罷,不能為了照顧讀者或者聽眾的情緒,而肆意篡改歷史。涉及歷史的文藝類作品可以改編小的情節,但是不能改變大的歷史方向,這也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而羅貫中作為能寫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三國演義》更是不會去篡改歷史的。所以他的《三國演義》也只能按著歷史的發展方向寫。

  • 第三點,《三國演義》中蜀國重要人物最先死去了嗎?

這個不是這樣的。在《三國演義》裡蜀國最重要的人物是諸葛亮、龐統、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姜維等人(拋開歷史不談,只談小說本身)。蜀國最早死的是龐統和關羽、張飛。而在這之前曹魏的典韋、郭嘉;吳國的周瑜等人比龐統和關羽死的更早。所以,不存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先讓蜀國重要人物先死的問題,這方面羅貫中還是相對來說是忠於歷史的,當然個別人物有改動很正常,畢竟《三國演義》只是小說,不是歷史。

  • 最後,我們來看看,羅貫中用這樣的寫法想表達什麼觀點?

我的觀點是,羅貫中只是用小說的形式寫出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雖然也很同情蜀國的悲慘結局和曹魏的謀權篡漢,但他只是在內容裡明顯地有揚劉抑曹傾向,並沒有在小說《三國演義》裡嘗試著篡改歷史的大方向。

這一點恰恰就是《三國演義》的偉大之處。否則寫出個劉備一統天下的結局,或者來個包公鍘曹操之類的橋段,即便寫的再好《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就不可能成為經典之作了。


往事如雲煙


我是易生君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大膽揣測作者的思路,可能是因為劉備做的事違背了天道。

《三國》開篇就講到,桓帝禁錮善類,寵信宦官,有十常侍在朝中橫行霸道,弄的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又天降災難,建寧二月四日,大雷大雨加冰雹,落到半夜才停止,毀壞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並且海水泛溢,沿海居民,都被大浪捲入海中。光和元年,母雞變成公雞。六月,有黑氣十餘丈,飛入溫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數崩裂。有種種不祥的徵兆,非止一件事。

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思想,這些預兆和當時朝政的腐敗,就表明這個國家就是氣數竭盡了。也就是說東漢的滅亡是老天的意思,該改朝換代了。現在很多人都愛講時勢,這就是時勢,通過人力無法改變的。

可是劉備卻要逆天而行,要光復東漢社稷。道家曰“人法地,地法天”。人跟天還差著兩個層次呢,人只有跟隨著天道的指示來行事,才會順利,才會成功。可是劉備就偏偏想跟老天爺對著幹,強行通過人力改變時勢,這會成功嗎?

所以個人覺得作者的思想是想表達,人類在自然中是渺小的,要尊重天道,不要妄想通過一己之力改變老天定下的規則。如果強行逆天行事,最後也只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易生君子


《三國演義》的這樣安排處處體現了作者的高明。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

全書以東漢末年至西晉初的歷史為大背景。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比分。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

書中重點描述了魏蜀吳三國建國爭霸的故事情節。其中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小說。

作者政治思想傾向於劉備的蜀漢,主要是因為其受傳統正統思想,名正言順的觀念影響。但是作者又不得不依據歷史事實,蜀漢先亡。

蜀漢先亡存在其必然。

1、蜀漢經濟人口三國中最弱。戰爭首要因素是經濟基礎,國力強大就要有經濟支撐。所以經濟人口最弱也就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正是落後就要捱打。

2、地理位置最不利於其成為強國。蜀漢主要位於四川盆地,最強盛時北到漢中,東達湖北以西,南到雲貴。但是這些地方在當時生產力落後,人口稀少,與東面的吳國沒法抗衡,更不用說坐擁中原先進地域的魏國了。

3、領導者決策部署錯誤。《三國演義》中劉備因為被吳國奪了荊州,殺了關羽,於是舉兵攻打吳國。但是戰前準備,作戰部署都沒有好的方案,因此失敗是必然。後來諸葛亮多次北伐強大的魏國,更是進一步削弱了薄弱的經濟和人口基礎,最先滅亡已成必然。

所以最後蜀漢先亡,甚至是很多讀者覺得亡的特別窩囊。

總之,《三國演義》巧妙地抓住了讀者的心理,承正統地安排文章。又更加巧妙地從歷史的基本角度改編。既抓住了讀者的心,又不違背歷史。正是羅貫中構思巧妙,描寫精當的高明之處。





小獼猴桃子


大家好,我是蜀漢成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作者寫作的背景,東漢末年,山河動盪,劉漢王朝氣數將盡。內有十常侍顛倒黑白,禍亂朝綱;外有張氏兄弟高呼“蒼天當死,黃天當立”的口號,掀起浩大的農民起義。一時間狼煙四起,戰火熊熊,劉家的朝廷宛如大廈將傾,岌岌可危。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公孫瓚、袁術、袁紹、呂布、劉備、孫策、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各路豪傑不斷湧現,從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戰,從魏蜀吳三國鼎立到三分歸一統,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的大幕緩緩拉開……

然後第一點,為什麼作者要塑造一個劉備這樣的人物,而且還有一個皇叔的身份,作者不能直面的預示漢朝氣數已盡,只能通過劉備這樣一個人物來代表漢朝江山最後的傾覆。

再者,臥龍鳳雛得一可以安天下,劉備兩個全得,還有關羽,張飛,五虎上將,為啥最後還是導致蜀漢滅亡,劉備兵敗早亡,作者從側面描寫的東漢的朝廷,從建立開始擁有的天時地利人和,到後來天時轉向曹魏,地利留給東吳,僅僅佔的人和也慢慢的失去,即使有一幫在厲害的一幫朝臣,也還是沒能挽救漢室的衰亡。

所以作者塑造了劉備這樣的一個人物,從側面描寫了東漢的一步一步的敗亡。

謝謝大家






蜀漢成都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肯定的理由

1、作者的觀點劉備為漢室正統後裔,作者肯定蜀漢即是與主流觀點一致。

2、作者既然肯定蜀漢(劉備),必然認同其有可肯定、可尊敬之處。

3、蜀漢高層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請臥龍;諸葛亮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張飛忠義不二;關羽為後世稱揚讚歎、後人視為忠義敬仰榜樣、被尊為武財神、成為佛教寺院伽藍菩薩等等;趙子龍忠心護主;五虎上將名揚後世。現當代多少文學、影視作品中都紛紛以蜀漢人物作為正面主角進行創作、宣揚。

第二,尊重歷史。歷史史實確實是蜀漢先滅亡。作者是尊重史實。縱觀人世歷史上下五千年,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無不是朝代興替、此消彼長,各有運數。


總結以上可以看出,作者即尊重歷史事實、肯定事實,又客觀評判歷史人物,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也是文學創作者應該秉持的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書香居


要看一部作品的主要觀點,可以先從羅貫中的經歷入手。


羅貫中本來是在施耐庵下幫忙抄寫文書的,得到啟發之下,才自行開始創作《三國演義》,而施耐庵卻因為撰寫了《水滸傳》被朱元璋給關押,羅貫中拜託了劉伯溫才予以放出來。


羅貫中也是身處於一個元末明初改朝換代的動亂年代,恩師的遭遇加上了自己生活的年代,使得他對三國時代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


忠義之士,與亂世梟雄,或者都不能得天下,而能得天下之人,必定是極其能忍的人。如果不是天生心胸廣大之人,那便是一個城府極深,虛偽的小人。


羅貫中的思想,若能稱王,豈能鬱郁久居人下。若能成人臣,豈能久居人下。大丈夫生於人世間,當以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這三點就是羅貫中整部書想表達的觀點。

此書是一個定志的,積極向上的一本書,凡事深思力竭,只要有一絲希望便不能放棄。

當然,羅貫中也並沒刻意地捏造事實,只是針對三國曆史作出了一定的藝術加工使得書可讀性變強而已。很多考究都表明,他還是尊重歷史的。


作者由始至終,都貫徹著一個思想,那就是——


當一件事不到最後,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你成功以後,那就是千秋霸業。盡然失敗,充滿了遺憾。但是,大丈夫輸得起,放得下。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就必合。既然沒有永恆的事。那麼在歷史上留下燦爛的一筆,那就已經足夠了。縱然是失敗者,然失敗者的精神,也載入了史冊。


人生不過3萬天,613200個小時,要怎麼活,全靠大家的思維啊!


明仔列夫


  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種情況:

  1、歷史的侷限性和思想的侷限性。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作家,在當時地位比較低,屬於下九流,再加之受封建社會傳統思想的影響,不能也不敢一下子超越他的時代,所以,天下就是皇室的天下,漢朝是劉邦打的天下,劉備繼正統就是理所當然,曹操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反賊。你可以替劉家除黃巾軍,也可以替劉家除董卓,就是不能欺負劉家的人,更不能取而代之。

  2、小說構思的需要。假設《三國演義》不這麼寫,而是以歌頌曹操為主線,或者用不偏不倚的角度去寫,那整個的小說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那此雙方征討的檄文怎麼寫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始終站在正面的位置,而其他如袁紹、孫權、劉備始終站在討伐曹賊的位置,這樣也比較符合當時的歷史情況。

  3、以仁義而取得成功的弱勢。做為三國最後爭雄,劉備是最弱勢的一方,可以說從零開始的,曹操最起碼還有一點資本,父親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從小在政治核心長大。劉備一直以仁義而待人,與曹操的處世哲學恰恰相反,寧叫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這也就是王者之道,只是氣數使然,沒能天下大一統,這也正是曹操有那麼好的資源,卻最終沒有實現一統的原因之所在。


吾子牛


客觀事實罷了!作者寫的是歷史小說,又不是奇幻小說。作者雖然尊劉謗曹,但對於劉備的刻畫,也並非盡善盡美,仁愛之中總給人以虛偽的感覺,比如說擲阿斗於地以籠絡人心。正所謂“大奸似忠,大偽似真”不管怎樣,小說中雖是仁愛之人,卻並非單純之人,其人極善偽裝,虛以逶迤!政治就像一個大染缸,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沒有人能絕對坦誠,水至清則無魚。這就是現實!



夏陽之城123


《三國演義》的作者“尊劉抑曹”的思想並不是因為各方勢力的大小而決定的,而是作者對劉備勢力的由衷欽佩所產生的。而且《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要以史實為依據,各國滅亡時間和主要人物死亡時間都已經固定在了歷史當中,作者不能隨意篡改。

漢朝時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漢族更因此得名。而且漢朝巔峰國力強盛,威儀天下,四海鹹服,也是中華民族的頂峰之一。這與緊隨西晉統一三國後的五胡亂華形成鮮明對比,使得“人心思漢”。三國中劉備自命是漢室宗親——劉皇叔,又是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建立的政權,而劉備本人比較仁義,再加上劉、關、張三人傳頌千古的兄弟情義,讓後人不僅對劉備政權的失敗比較惋惜。相比較而下曹操雖也是雄才偉略的一方梟雄,但始終比不上劉備正統,而且曹操為人狡詐,所以比較不遭後人喜歡。

《三國演義》中雖然劉備一方的主要人物最先死亡,劉備建立的蜀漢也最先滅國,但通過作者羅貫中的藝術加工,使得劉備政權的主要人物個性鮮明,蜀國政權的起伏跌宕也格外顯得悲壯。羅貫中所要表述的就是對漢朝國祚沒能延續的感慨萬千,以及對劉備集團的深表同情。


足下三尺


個人觀點:

《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

任何文學創作的前提都是要追求歷史和事實的合理性!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深入的瞭解一下三國時期的人物和時代背景…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 蜀 吳…

曹魏(220年5月 —266年2月)

蜀漢(221年5月15日 —263年)

東吳(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

這是魏蜀吳三國從稱帝到滅亡的時間!《三國志》有詳細記載…蜀漢263年滅國最早,東吳280年滅國最晚。

這是歷史不會改變!

現在來說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偏向劉備而抹黑曹操的原因:

前文提到羅貫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社會動盪,太祖朱元璋剛剛穩定局面,中國百廢待興,漢人奪回政權!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作者只能“向劉而黑曹”。

劉備何許人也: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大漢正統!皇宮貴族!他一貫作戰口號:“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作者只能向劉…

但奈何蜀漢短命!

回過頭來看看曹操: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宦官就是太監。在古代是有很嚴的尊卑階級之分!像袁紹那樣的“四世三公”如果大漢不亡他世世代代都是皇宮貴族,哪有曹操容身之所…

這點也許是作者羅貫中“黑曹”的原因吧!

總之一句話:劉備是大漢正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