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93年激光手術進入中國,第一批做手術的朋友也過了差不多十多年了!後遺症的該有跟蹤結果了吧?!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同學1:無後遺症,效果持續10年,運動無大礙,無反彈

評分:10分

2006年做的手術,已過10年。術前閃光+近視400度。現在視力正常,晚上還是有一些微弱的閃光。

做的什麼技術真記不得了。術後很愛惜眼睛,依然喜歡運動,運動時沒有任何不適,目前還沒發現不良反應。

同學2:後遺症:乾眼症,重影,無反彈。

評分:7分

近視八百度。手術是2006年做的,術後視力恢復到了1.2.。

不良反應最嚴重就的是乾眼症,早上醒來睜不開眼。一睜眼就會疼,睜眼一剎那看到的世界是被黑條紋撕裂的。這時得滴眼液。第二點是重影——術後一個月內很明顯,然後自己消除了。

主要這兩點。所以是有不良反應的。所以除非萬不得已,請不要考慮在眼睛上動刀子。

同學3:後遺症:乾眼症,8年後反彈。

評分:7分

14年前家母做過這個手術,術前視力0.2/0.8,術後1.0。副作用:

1.長時間用眼後較常人更容易感到眼睛乾澀(隨身攜帶眼藥水)2.近兩年反彈,再次近視,去年配了眼鏡(兩百度)

我個人覺得吼,這個手術維持的時間有點短了..十餘年視力就重新變差!

同學4:後遺症:視覺質量差,視覺變形,飛蚊症,非常痛苦

評分:0分

我2005年7月做lasik,左眼325,右眼375,角膜厚度475,做完以後,右眼模糊,但視力表可以看到1.2,左眼變形變小,視力表也看到1.2。兩眼沒法一起看東西,我現在閱讀得用一隻眼睛,雖然能看清,但視覺質量非常差,非常痛苦。

還有玻璃體混濁的問題,我手術後出現玻璃體混濁(飛蚊症),陽光下非常崩潰,到處黑影在飄。左眼眼白部分有一條一釐米多長的紅絲,像是被刀割出來的一樣,十幾年一直沒消失。

視力現在1.0/0.8,但非常不舒服。從06年開始就到處看醫生,最近在北醫三院看這方面最好的專家陳躍國大夫,他也沒什麼好的辦法,讓我適應。

實話說,我寧願缺胳膊斷腿的也想讓眼睛恢復正常。所以,建議是:沒事別去做!

這4個同學,一個好,兩個中,一個差,就按這個比例計算風險,我的結論是——別做了!還是眼鏡好!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不是的,真正失敗比例大概是怎樣呢?這個比較直觀:

空乘專業的,全班都去做手術,99%都沒事,只有一個女孩子一隻眼睛瞎了,賠了大概10來萬吧,我目前800度近視,依然沒敢做。

大概就是:

運氣最好的,滿分(一半以上)

運氣差最的,失明(小概率事件)

夾在中間的嘎噠有乾眼症,重影,飛蚊,變形等等視覺問題


以下內容摘自:《Ophthalm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國際眼科雜誌》、《中華眼科雜誌》等權威學術雜誌。

從1988年到 2008年20年間的手術,統計了全世界1581篇文章,1630萬接受手術者生活視覺效果、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 全球整體患者術後的滿意率:95.4%
  • 美國滿意率為95.2%
  • 美國外滿意率為95.6%

北京協和醫院1993~2003年間26,743例手術回顧性研究的結果是:

實際矯正度:預期誤差±1.00 D範圍內

生活質量滿意度:98.7%。

一項對歐、美、亞、非13個國家的調查分析顯示,角膜屈光手術後整體不滿意率為4.6%,其中第一第二常見問題是夜間視覺差(11.3%)和乾眼症(7.1%)。

總結:就是說絕大部分手術都是成功的,失敗是極小概率事件,但攤到自己身上時,它不可逆轉,就是說,失敗後果沒法治,絕對悲劇。

不過要說明白:滿意度在隨時間逐年提高

。這是因為技術、醫生,都在快速進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N多年前做手術那批人的結果,現在的技術已經進步一大截了好嘛,現在做的手術,失敗率應該低了很多了~

那就不得不說主要細說一下主要風險技術現狀啦!

主要風險

主要風險有兩類:

第一類:小概率+Big Trouble

1)失明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從原理上來看,近視激光手術只是用冷激光作用於眼球表面(下圖紅圈),激光無法穿透角膜,按理不會致盲,老年更不會。失明主要發生在視網膜視神經損害(下圖籃圈),和手術點隔好遠吶,純屬非常倒血黴。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但瞎了就是瞎了。人死不能復生,人瞎不能復明。

2)圓錐角膜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這個也是小恐怖,原因是角膜厚度變薄導致強度下降,無法抵抗眼壓就會向外突出(氣球同理懂不懂)。所以高度近視是不能做手術的,因為他們的切除太多,厚度不夠用

直接的後果是造成高度不規則的近視散光,直接變鼴鼠一隻。只能佩戴硬性角膜接觸鏡來延緩惡化。治療的唯一方法是角膜移植

第二類:大概率+小Trouble

下面是常見小併發症:

1)過度矯正或矯正不足:可以補矯,一般都會達到滿意效果;

2)術後眩光夜間看到光點鬧鬼似的。。。一般會自行減輕或消失;

3)乾眼症:激光將角膜神經纖維切斷,引起角膜知覺減退,瞬目減少。角膜神經纖維是可以再生的,大多數人3個月可恢復;

4)夜視能力下降:手術缺陷。被切削的角膜基質由纖維構成,切斷的纖維會細微不平整,造成散射,導致成像的對比度降低,夜間看不清。

5)運動導致角膜皮瓣剝離:LASIK需要剝離角膜皮瓣: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然後只有外皮會癒合,內部手術的中間基質層是不可再生!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然後劇烈對抗性運動的時候就容易悲劇了。

不過,因為還有一部分與角膜相連的,所以不會出現: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這位同學,你的角膜瓣掉地上了”

也就是這些了。十幾年前的近視激光手術存在這些問題,因為當時技術,設備,醫生,病人都是小白嘛,太正常了。


技術現狀

近幾年激光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飛秒、波前像差、虹膜定位、多維度眼球定位,激光頻率從50赫提高到1050赫,以前600度近視掃要1分鐘,現在9秒。大大縮短了時間,就減少了捅婁子的幾率。

激光的光斑也從4mm發展到0.54mm,精細到可以在頭髮絲雕圖案,從最早的無跟蹤發展到七維跟蹤,眼球任何方向細微轉動,都能捕捉到,安全性超越十年前幾個量級了。

特別是TPRK技術連切口都沒有,大大地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

現在又跑出來一個問題,既然成功率那麼高,但又不是100%,做不做好呢?好糾結!

這麼分析:拿坐飛機打個比方,空個難就是。。。。。嗝屁!為什麼我們還去坐飛機啊?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因為到了2000年,空難全員死亡率已經降到0.85次。也就是說,117.65萬次飛行,才發生一次死亡性空難,如果有個人每天去坐一次飛機,他要3223年才遇上一次死亡空難。

我們做不做一件事兒,歸根到底就是看概率嘛。

按照十多年前手術的數據,滿意率才95%左右,那麼當時情況說,從小手氣就不好的同學絕對是不建議去做的。

現在手術的滿意率怎樣?抱歉要十年後才有數據啊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所以要綜合考慮:

1)目前戴眼鏡生活滿意度是否不可忍受(我隱形就帶挺好)

2)自己的風險偏好(手氣差的就算了吧)

3)手術成本(下圖有,土豪請忽略)

如果你有糾結,那信我,等幾年!(看你手氣就不好)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如果你信心滿滿,那就進入 :

NEXT STEP

排查+方案選擇

首先,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近視手術的,它有嚴格禁忌症,需要去很好的醫院,進行嚴格檢查,角膜必須有足夠厚度和力學強度,才能保證術後安全性(符合角膜要求)。超出了安全標準(近視度數過高或角膜過薄)的,就別想了,乖乖回家學我帶美瞳吧。(隱形也不是每個都能帶)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然後,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案,現在的主流的近視手術主要有三類:

  • 全激光準分子(TPRK)
  • 半飛秒激光手術(LASIK)
  • 全飛秒激光手(SMILE)

三種手術方式各有優缺點,不是越貴要好,而是適合最好(角膜要求)。看下圖:

目前主流的“治近視”手術有很多,究竟選擇哪種?就看完這貼

最後來幾個網友評論。

1:這玩意太賺錢了水深啊,一定要去大醫院,好醫院啊!

2:傳言說“醫生自己不做激光手術”,純屬謠傳,人民網2014專題《近視手術不是陰謀也並非神話》最後結論是:眼科醫生及其親友做近視手術的比例,比普通群體更高。

3:總結:有風險,但遠遠沒有網傳的那麼恐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