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 鏗鏘玫瑰吐芬芳

記者 胡殿文 許 偉

新年伊始,氣溫乍冷,迎著寒風踏著將融未融的積雪,行走在泌陽縣高邑鎮譚園村一條條筆直的村道上,感受到的卻是一派繁忙火熱的景象:一座座溫棚內,暖意若春,一簇簇新發的香菇頂破菌袋,昂首翹盼;不遠處的大漢菲爾酒莊內精釀的葡萄酒酒香濃郁,尚未採摘的野生葡萄在架子下一串串掛霜待客,分外誘人;落座在村頭的四季花海觀光園內,一株株月季傲寒綻放,芬芳撲鼻……

帶著記者一路走村串戶的市委市直工委駐譚園村第一書記劉瑋,親切地和每一位路遇的村民打著招呼。譚園村緊鄰銅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發展鄉村旅遊優勢明顯。該村轄13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共有村民1069戶3366人,全村目前尚有貧困戶65戶128人。在黨的扶貧政策的精準滴灌下,譚園村徹底告別了昔日貧窮落後的山村面貌,正向鄉村旅遊的康莊大道上闊步邁進。

“沒有劉書記一幫人的接力幫扶,就沒有我們譚園村如今喜人的新面貌。”說起這幾年的鉅變,譚園村“兩委”班子人員笑容滿面。他們說這得益於市委市直工委派駐的扶貧工作隊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熱情和幹勁。

放棄市委機關優越的工作環境,自告奮勇來到扶貧最前沿,劉瑋從一名機關幹部變成一名村幹部,角色變化很快。她每週五天四夜吃住在村,皮膚曬黑了,口音成了當地音,她本人也成了群眾心目中的“自家人”。對此,劉瑋沒有絲毫的怨悔,相反為自己的選擇而欣慰。

從來到譚園村的第一天起,劉瑋就把自己的組織關係轉到了村裡。她以派駐單位抓黨建工作的經驗優勢,選優配強了村“兩委”班子,加強村級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突出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村“兩委”班子心齊氣正,幹事創業的勁頭被調動了起來。她成立了駐村工作隊黨小組,單列為譚園村黨支部第四黨小組。黨小組開展學習政策、討論工作,集中智慧、凝聚力量,為譚園村黨支部注入了新鮮血液。結合工作實際,劉瑋在制訂黨支部2018年學習計劃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黨員活動,增強了黨支部的戰鬥力。同時,她對譚園村22名流動黨員採取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加強溝通交流,使他們流動不流失、離家不離心。

駐村之初,劉瑋集中利用30天的時間對全村1000多戶群眾進行逐戶走訪調研,全面瞭解每戶的生產生活狀況,特別是貧困戶的家庭情況,並與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逐戶研究制訂幫扶計劃。駐村以來,她先後協調資金5萬元,進一步完善了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爭取相關資金30萬元,設立專用變壓器一臺,解決了村小學10年來的用電難問題;使用第一書記項目資金20萬元,修建完善村內10座生產橋,解決村民生產和出行問題;成立譚園村農民工會聯合會,並爭取活動資金5萬元;投入資金5萬元為66戶貧困戶修繕院落,併為貧困戶購置電視、桌椅、衣櫃、餐具、茶具等生活用品,進一步改善貧困戶生活條件;關注少年兒童成長,六一兒童節期間聯繫愛心企業在村小學開展“牽手成長、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為本村45名留守兒童贈送了節日禮物,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開展了“一幫一”結對幫扶活動,協調愛心企業為貧困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品。

劉瑋深知,發展產業才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必由之路。她從產業發展入手,全面落實好產業幫扶、公益崗位、金融扶貧、光伏扶貧,確保貧困群眾增收有渠道、致富有門路、脫貧能持續。她邀約相關專家到譚園村進行把脈問診,找尋群眾發展的門路,依託本村地理優勢和群眾種植習慣,最終描繪了一條以“食用菌種植、鄉村文化旅遊、林果產業”為藍圖的發展路線。目前,譚園村引進的扶貧帶動產業、觀光旅遊項目——“四季花海”觀光基地已建成投用,來“四季花海”賞花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引進的集採摘、觀光、生產、釀造、灌裝為一體的大漢菲爾葡萄酒莊園,產品遠銷海內外,成為推進譚園村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與億健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的香菇種植基地規模不斷壯大,使種植戶每戶年收入5萬元至10萬元。

春去秋來,寒暑易節。在譚園村這片熱土上,劉瑋猶如一朵鏗鏘玫瑰,綻放在脫貧攻堅最前沿,成了群眾心中的“自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