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柳嫂子

《红楼梦》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不写宏大的社会状态,专一用笔,写家长里短的琐事,却能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天气寒冷,荣国府三人组通过大观园内厨房方案

宝玉与众姐妹自搬入了大观园,用饭还是要在荣国府的,一到了吃饭的点儿,大家都过去和老太太、太太一起用餐,全家团圆,热热闹闹的。但是一到了冬天,这样来回跑就不是很方便了,就是夜里饿了,想吃点顺口的东西也不能够的。因此上,凤姐和贾母、王夫人商议着让李纨带着这些人直接在园子里吃,不用来回跑了。王熙凤的意思是吃饭的时候,由荣国府这边的厨房做了,送到园子里去,姑娘们在那里用餐,不用来回跑,等天气和暖了,再恢复旧制度,她是没有私心的。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王夫人比老太太差远了

王夫人很同意这个说法,她又把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园子后面有五间空房,干脆在大观园设一个内厨房。挑两个厨子打理厨房,将姑娘们原来的份例挪到内厨房去,并不增加费用。这个方案看起来不错,不过王夫人到底不善于管家的,不知道里面的厉害,设了一个单位就有一个单位的麻烦,事情远没有她想象的那样简单。

老太太是个人精,又会说话,只说了一句话,就点到了这个方案的死穴:“我也正想着呢,就怕又添个厨房多事些。”老太太的话显然是提醒王夫人的方案实际上是欠考虑的,但是说的又没有那么刺耳。

王熙凤此时应该怎么说?否定王夫人的方案,肯定是不行的,那是她姑妈,也是自己能在荣国府管家的靠山之一。否定老太太,更不可能,这是荣国府董事长!如果赞同了王夫人,日后出了乱子山,她对贾母也不好交代。看看王熙凤怎么回答的:

“就便多费些事,小姑娘们冷风朔气的,别人还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连宝兄弟也禁不住,何况众位姑娘”。王熙凤一拿孙子孙女说事,贾母便不得反对了。于是内厨房方案得以通过。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王熙凤见风使舵的功夫一流

正值凤姐和贾母、王夫人商议,说:“天又短了,又冷,不如以后大嫂子带着姑娘们在园子里吃饭一样。等天长暖和了,再来回的跑也不妨。”

王夫人笑道:“这也是好主意,刮风下雪倒便宜。吃些东西,受了冷气,也不好;空心走来,一肚子冷风压上些东西,也不好。不如后园门里头的五间大房子,横竖有女人们上夜的,挑两个厨子女人在那里,单给他姊妹们弄饭。新鲜菜蔬是有分例的,在总管房里支去,或要钱,或要东西。那些野鸡、獐、狍各样野味,分些给他们就是了。”

贾母道:“我也正想着呢,就怕又添个厨房多事些。”

凤姐道:“并不多事,一样的分例,这里添了,那里减了。就便多费些事,小姑娘们冷风朔气的,别人还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连宝兄弟也禁不住,何况众位姑娘。”

贾母道:“正是这话了。上次我要说这话,我见你们的大事太多,如今又添出这些事来,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着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你既这么说出来,更好了。”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有了内厨房,就多了一个江湖

设立一个内厨房,便引出了无数弊端

贾母见王熙凤主动承担了责任,又心疼孙子孙女,就同意了内厨房的设立。之间如何选人、运作的事情都没有提,一直到第六十回,内厨房的种种就通过玫瑰露和茯苓霜事件揭发出来了。这个内厨房的事不光是贾府的缩影,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

小小的内厨房就是一个江湖,里面的油水虽然和内务府这种控制清朝50%以上经济的大机构不能比,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柳嫂子原本是梨香院的差役,不是什么体面的婆子,但是十二个优伶住在梨香院的时候,她十分殷勤,给这些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交下了芳官这个好朋友,为自己的发展铺了一条路。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柳嫂子和芳官

在设立内厨房的时候,柳嫂子成了内厨房的管事。大家想,一个小小的内厨房竟有多大的油水?最后竟然让秦显家的挖空心思去争去抢。要我们想想,内厨房的进项也就是平常小姐们的份例,油盐调料、米面菜蔬、柴薪炭火,还有啥好抠唆的?也不是其他婆子管的院子,还能有产出。偏偏柳嫂子就把内厨房经营了起来,成了一个肥差。当然柳嫂子的经营方式,不是她一个人的发明,而是当时社会风气就如此。

原都是主仆之间心知肚明,形成的潜规则,柳嫂子能赚外快,也服侍地主子殷勤。偏被迎春手底下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给搅和了。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莲花儿

迎春房里有个小丫鬟莲花,到小厨房来给司棋要鸡蛋羹,司棋平时跋扈惯了的,莲花也没有什么教养,一进门就说:“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顿的嫩嫩的。”

柳嫂子大小也是个管事,别的房里的丫头进来哪一个不是柳嫂子长,柳嫂子短的。就不看在求人的份上,柳嫂子好歹也四十岁了,叫你一个小丫头这样呼来喝去?按柳嫂子平时的性情,莲花来要鸡蛋羹,客气点,就是不另外添钱,柳嫂子也会给做的。偏偏她一进来就呛火:司棋姐姐说了,她司棋算什么东西,不过仗着是管家媳妇王善保家的外孙女罢了。王善保是宁国府邢夫人的陪房,就是得罪了,也不至于直接观到荣国府来啊,何况你是司棋的丫头。

柳嫂子就有气,推说现在物资紧缺,鸡蛋又少又贵,让她改日再来。莲花也不是善茬,说出:“前儿要吃豆腐,你弄了些馊的,叫他说了我一顿。今儿要鸡蛋,又没有了。什么好东西,我就不信连鸡蛋都没有了,别叫我翻出来。”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一碗鸡蛋羹引发的血案

原来司棋之前就和内厨房有过节了,前几天司棋吃到过馊豆腐,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次司棋就是让莲花来找茬的。虽然以前没有冰箱,豆腐有可能当天就坏了,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柳嫂子赚外快,影响到了她正常工作的态度,做菜之前没有检查豆腐是否已经馊了。

不知莲花原本就是这样大胆放肆,还是受了司棋传授,竟然真的搜查起来,被她找到了十几个鸡蛋(整个大观园就十来个鸡蛋,柳嫂子也不是说假话的)。

柳嫂子脸上难看,继续强调今年鸡蛋太贵,还要预备急用,统共就十几个,万一那个小姐要吃,没有了怎么办?总要紧着小姐们先用,哪顾得上大丫鬟呢?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一个大观园拢共才十几个鸡蛋,真真可叹

柳嫂子提醒莲花:“我倒别伺候头层主子,只预备你们二层主子了”。这句话把莲花惹恼了,开始揭柳嫂子的短儿:晴雯也来要过东西,柳嫂子,亲手做了,狗颠儿地亲自捧了过去。柳嫂子巴结晴雯是为了讨好怡红院,让女儿柳五儿有正式编制,不过这层私心是不能说出来的。就直接说出来了内厨房的潜规则:

大观园日常各处吃饭是按照总管处领的东西做,轮不着大家点餐的。柳嫂子拿份例就是做日常饭食的。至于加餐,各处的姑娘、姐儿们都是先拿钱来,另买另添的。这些是余外的工作,给的钱不能是刚好是买材料的钱,要多赏一些,才能让柳嫂子尽心办事,这就是柳嫂子的外快。为了挤兑莲花的例子,她也举了一个例子:

连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来,现打发个姐儿拿着五百钱来给我。我倒笑起来了,说二位姑娘就是大肚子弥勒佛,也吃不了五百钱的去,这三二十个钱的事,还预备的起。赶着我送回钱去,到底不收,说赏我打酒吃。

那个意思就是说,你们司棋姑娘想吃额外的鸡蛋羹,也得花钱的。这就是大观园各处婆子们的格式,只要主子肯花钱,办事哪一个不是麻溜的。即便不是用柳嫂子的这种办法,有肥差定有来项,克职尽守,也不过是护住了来钱的门路罢了。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司棋也不是好相与的

莲花是个小姑娘,就是蛮横一些,也说不过柳嫂子的,那么她就没辙了?回去之后,添油加醋向司棋告了一状。司棋仗了自己姥姥是邢夫人的心腹,蛮横惯了的,加上平日里迎春纵的她没有样子,她带着小丫头们就砸了内厨房。结果她去打砸的时候,拉架的人说:

“姑娘别误听了小孩子的话。柳嫂子有八个头,也不敢得罪姑娘。说鸡蛋难买是真。我们才也说他不知好歹,凭是什么东西,也少不得变法儿去。他已经悟过来了,连忙蒸上了。姑娘不信,瞧那火上。”

结果整的司棋下不来台,这个梁子算是结上了。司棋能不知道内厨房的潜规则?她姥姥就是整天干这个的,无非想着自己是有势力的,要柳嫂子贡献零星罢了。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芳官倒是个人物

同样是来要东西,柳嫂子却肯贴补芳官

柳嫂子管着内厨房,虽然说有点外快,比以前在梨香院当差役的时候强多了,毕竟是个基层小领导了。但是她的前程毕竟有限的很,她自己在大观园只是一个三等的仆妇,像是赖嬷嬷那样最后能混出来的下人,要么是老一辈的陪房,要么是奶妈,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混个温饱也就是了。但是自己的闺女还年轻、还有机会,况且柳五儿生的春色可观,竟与平儿、袭人等人皆类,是个潜力股,若能当上主子的姨娘,生下一男半女,自己也能跟着沾光。远的不说,就是近处的钱槐,他是赵姨娘的内侄,他的父母,也就是赵姨娘的兄弟就能到库上管帐,钱槐还派了跟着贾环上学,这样自己家的前程不就又进益了么?这就是柳嫂子的打算。

柳嫂子管的内厨房也出不了太多钱的,因此,她必须集中所有资源巴结怡红院的人,所有能影响怡红院人事调动的人,她都是陪着小心,极力促成这件大事(对这样的小家庭,这是天大的事)。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她与宝玉极好

一方面,她对于梨香院结下的老关系--芳官更加殷勤。书中写到芳官来内厨房要东西的时候说了跟莲花儿差不多的话:“柳嫂子,宝二爷说了,晚饭的素菜要一样凉凉的酸酸的东西,只别搁上香油弄腻了。”跟莲花说的句式大同小异,但是芳官跟莲花有四处不同:

一、芳官进来时,是笑着对柳嫂子说的,而且还称呼了柳嫂子;莲花一进门就要东西,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

二、芳官是知道潜规则的,她进来时,看见了一个婆子手里托了些糕,就问:谁买的热糕?我先尝一块。蝉儿说这是别人买的,没有让她尝,柳嫂子把她给五儿买的给了芳官,还给她煮茶。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酸酸凉凉的,不如来碗朝鲜冷面吧

三、芳官是给宝玉来要素菜的,一则宝玉是正经的主子,他的份例原就足,二则宝玉平时赏人很大方,且芳官等人都知道潜规则,少不了柳嫂子的;莲花是替司棋来要的,司棋算什么主子,她还不想花钱。

四、最重要的是柳嫂子有求于芳官,所以肯拿五儿的糕给芳官,还要给她煮好茶来喝。芳官也懂得投桃报李,尽力为柳嫂子办事,还向宝玉要了玫瑰露给柳五儿。

所以表面上看着是一回事,实际上是天差地别的。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五儿被柳嫂子惯坏了

柳五儿进入怡红院的可能性

柳五儿虽然长得标致,但是身子弱,一直没有领差事,都是吃着她妈妈的产业。她现在都十六了,比芳官年纪还大,芳官是三等奴才,也有五百钱的月例,宝玉日常大方,怡红院吃喝不用她的钱,她这五百钱就能攒下。五儿自己没有差事,还要吃家里的,她心里就有些急。

一来五儿老大不小了,还在啃老,柳嫂子脸上没有光,她为她娘也要争口气,选进怡红院,也是前途可期,院子里拜高踩低的妈妈们,也不敢轻易欺负柳嫂子,单看看之后司棋诬告的事就知道了,但凡柳嫂子家有在主子跟前当差的,司棋就得掂量掂量,这事能不能这么办。小到一家奴仆,大到在朝为官的,哪一样不是这样的道理?难得柳家有这样上进的孩子。

二来,五儿想着早点进入体制内,得点月钱,实现经济独立,家里面也从容些,柳嫂子在内厨房里,也不容易的,说是有油水,也不算肥差。

三来,她自己有病,许是这一下进入体制内了,自己一高兴,身体就越来越来越好了。

于是她到怡红院找芳官问工作的事。芳官就说出了一番怡红院的用人之道,这个话我不明说,单单论大观园,有心的人自己去想吧。

芳官笑道:“难道哄你不成!我听见屋里正经还少两个人的窝儿,并没补上:一个是红玉的,琏二奶奶要了去,还没给人来;一个是坠儿的,也还没补。如今要你一个,也不算过分。皆因平儿每每的和袭人说,凡有动人动钱的事,得挨的且挨一日更好。如今三姑娘正要拿人扎筏子呢,连他屋里的事都驳了两三件。如今正要寻我们屋里的事没寻着,何苦来,往网里碰去。倘或说些话驳了,那时老了,倒难回转。不如等冷一冷,老太太太太心闲了,凭是天大的事,先和老的一说,没有不成的。”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芳官有些真性情,所以能和宝玉说的来

芳官一个三等奴才,她有什么能力调动柳五儿呢?芳官在这里面有两条优势:

一条是,她在怡红院工作,可以弄到第一手的信息,这种信息外人不能轻易知道,但是对于内部人是公开的,这里就是招聘信息。怡红院的红玉被王熙凤要走,坠儿因为盗窃而被开除,怡红院有了两个名额。空余的名额有可能一个是内定的,但是另外一个要求比较松,五儿人物符合招聘资格,是有可能选上的。但是这个信息没有放出去,因此竞争性不大,所以只要内部人事先透漏给熟人或者以此寻租,是绝对可以成功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只要你有心巴结,有人就有世界,有些事不一定去结交大人物,你也结交不起的,结交个好朋友还是好办事的。

二条是,芳官虽然在怡红院资历浅,但是她能和主子宝玉接近,还能说上话,这一点太重要了。以前的太监本身官位不高,但就是皇子、军机大臣见了也是得客客气气的打招呼、赏银子。因为他们能影响主子的意见。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大丫鬟袭人

还有一点,芳官是极聪明伶俐的,她留心了大观园大丫头们的行事宗旨:“皆因平儿每每的和袭人说,凡有动人动钱的事,得挨的且挨一日更好”。“动人动钱的事要挨一挨”这一条是很多人在践行的,多琢磨琢磨吧。平儿这话并非指调动五儿的事,而是平儿教袭人的时候,芳官听来的,她原是野心的。

现在大观园管家的是三姑娘探春,芳官连探春的事都看明白了,探春现在正在拿人扎筏子(满语zhafambi,拿人做例,类似杀鸡儆猴的意思),风头正紧,事情不能马上办,若是现在提出调动五儿,被探春驳回,“那时老了,倒难回转”,做事的火候,一个十四五的小女孩竟然拿捏的准!她要冷一冷,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等老太太、太太心闲了,先和老的一说,没有不成的。她让谁去说?自然是要说服宝玉,宝玉向来喜欢漂亮女孩,她利用能在宝玉面前说上话的机会,提到柳五儿如何漂亮,如何温柔,勾的宝玉心里痒痒,自然跟老太太去要五儿,老太太疼孙子,就会应允。贾母同意了,王夫人不会反对,探春巴不得巴结王夫人,这事就成了,所以五儿是有可能进入怡红院的。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芳官居然如此早熟,比晴雯还晓事

所有的事都有个前提,一定要悄么声地办,不漏痕迹地办,这个过程尽量不要生事。这个情况就是《易经》中提到的第六十四条:未济,一定要做到“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才能应物济事。可惜柳五儿和柳嫂子都犯了错误,招致了司棋的报复,虽然最后平儿为她们平反冤狱,但是五儿受了这番惊吓,不久就病死了,也是个无福的。

第七十八回:王夫人笑道: “你还强嘴。我且问你,前年我们往皇陵上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了?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了,你们又连伙聚党遭害这园子呢。”(但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五儿没有死,这是违反原著的)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柳五儿不成事

柳嫂子一时不忍,招致报复;柳五儿原本是个没有福气的

柳嫂子一直在计划把女儿送进体制内,这时一定要韬光养晦,如履薄冰,不要生事事端,有的时候得罪一个小人,就令满盘棋局皆输,一定要忍耐!

莲花来要东西的时候,语气是极没有教养,但是柳嫂子不管要不要给她做,都好好说就是了。哪怕哄哄她,跟她呛促半天有什么用?不过是碗鸡蛋羹,吵了半天,还得给她做,你说说值当不值当的?因言取祸是这世界上最不值当的事情!

莲花是个小人,回去又挑拨了司棋,司棋不吃亏打进内厨房,结果柳嫂子到底还是给司棋做了,司棋的火没处发,又泼了鸡蛋羹,还好送鸡蛋羹的人肯息事宁人,没有提这些事。

柳五儿是个躁动、没有抻头的,芳官告诉她不要急,耐心等着就好了,她嘚嘚瑟瑟地三天两头往怡红院去,这就是第二般没有福气的样子。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生的还好,就是不待人亲

那第一般没有福气的样子是什么?

芳官从宝玉处要了玫瑰露给柳嫂子,柳嫂子和五儿得了这么金贵的东西,自然对芳官是感激不尽的。送走芳官后,柳嫂子对五儿说:这么金贵的东西吃多了动热,要分一点给别人,算是个人情。五儿忙问:送谁?原来是五儿的表兄弟得了病,想吃些补品,柳嫂子想给他半盏。五儿听了,竟然半日没有言语!为何?她不乐意给人!哪怕是她病了的表兄弟。

她身体弱,柳嫂子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她吃,养成了她这个心理:什么好吃的都是她的。分一点给人,她就不乐意。她妈妈到处结人情,不还是为了她以后有人帮衬?亲戚之间有来有往,她亲舅舅能亏了她?她跟芳官说急着进怡红院是为了母亲、家里,说句诛心的话,这个话许她心里有些,不过总有些虚,急着进怡红院的理由有些私心,她自己不说出来的。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玫瑰露

柳嫂子倒了半盏玫瑰露要给自己侄子送去。柳五儿竟然冷笑道:“依我说,竟不给他也罢了。倘有人盘问起来,倒又是一场事了。” 哼,真是好懂事的闺女!有这样凉薄的心肠,哪有福气可享!

柳嫂子到了兄弟家,看见侄子躺着,和了玫瑰露给他喝,果然“心中一畅,头目清凉”。她嫂子自然是感激的,拿出一包茯苓霜给柳嫂子,还想着给外甥女吃。大家要想想,柳嫂子给侄子的玫瑰露只是分了半盏,剩下的自己家留着了。她嫂子之前没有想到小姑子会来,自己得了多少茯苓霜都在这一包里的,一下子都给了柳嫂子,一点私心没有的。而且柳氏哥嫂也提醒柳氏最近各处严紧,不要乱跑,一看就是严谨可靠的人,根本不存在柳五儿说的会生事的可能。两下一对比,这个柳五儿的人性不咋地!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林之孝家的也是个狠人

柳五儿被林之孝家的拿住,莲花儿趁机诬告,平儿主持公道,为柳嫂子平冤

柳五儿得了茯苓霜,她也忘了不给表兄弟玫瑰露的事了,又想起自己编制的事来。想把茯苓霜给芳官一些,给芳官包了一半(呵呵哒,当什么好东西,还要自己留一半,有个求人的样子?),黄昏之时,“花遮柳隐”地来到了怡红院,连小丫头燕儿都觉得她心太急,横竖等十来天再来。

结果,回去的路上被林之孝家的拿住盘问,原本没有事的,正好赶上正房丢了东西,林之孝家的心里起了疑心。可巧莲花儿也来了,告了柳五儿的刁状。林之孝家的去内厨房搜出来玫瑰露和茯苓霜(你全给了芳官,也不至于如此),这下好,人赃俱获。柳五儿没有根性,遇到这事就下吓脲了,上来就把芳官出卖了,办事也要看人,千万别给这等人办事,出了事会连累自己的。林之孝家的告到探春处,这种得罪人的事,探春不愿意管,推到凤姐处,凤姐那个杀伐决断的劲头,还容得你分辨?当场开发:

“将他娘打四十板子,撵出去,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子,立刻交给庄子上,或卖或配人。”

唉!

所幸还有一个平儿,听得五儿说了玫瑰露和茯苓霜的来历,吩咐林之孝家的先别打,等第二天调查清楚再说。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林之孝家的也参与这场阴谋了

五儿被软禁起来,是又惊又怕,哭了一夜,经这么一折腾,她进怡红院的事也泡汤了。这种事一出来,一些跟柳嫂子平常就有矛盾的人也出来踩巴了,大清早,这帮婆子就来

“买转平儿”:

一面送些东西,一面又奉承他办事简断,一面又讲述他母亲素日许多不好。

这个柳嫂子群众关系处理的也不咋地呀,更有的是有人眼红内厨房的油水了,平儿自然心中有数,并不表态。跟袭人来调查情况,芳官倒是义气,立刻承担是我送的玫瑰露。并且和宝玉商议,还要隐瞒芳官舅舅分的茯苓霜的事,最后都由宝玉承担下来。因为一旦掰扯起来,怕把赵姨娘也裹进来(彩云也偷了玫瑰露给贾环),再令探春难看。又引出彩玉是个有肝胆的女孩,不提。

大家商议好了策略已经过了些时候,林之孝家的竟然已经派了秦显家的接替了内厨房!你道这个秦显家的是谁?就是司棋的婶娘!这些人的手多快!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秦显家的

说的阴森一点,就是王保善家的看好了内厨房的油水,叫司棋三番两头地去闹事,打砸内厨房的事没有占着风头,这次赶上柳五儿出了岔子,他们早就联合了林之孝家的,迅速安插了自己的人在内厨房。平儿也看出来了,若有着这些人盘根错节起来,最后尾大不掉,主子也就被这些奴才架空了。平儿用息事宁人把这件事平了下去,果然是平儿啊。

秦显家的得了差事,先打发林之孝家的:

一面又打点送林之孝的礼,悄悄的备了一篓炭,五百斤木柴,一担粳米在外边,就遣了子侄送入林家去了;又打点送帐房的礼;又预备几样菜蔬请几位同事的人,说:“我来了,全仗列位扶持。自今以后,都是一家人了。我有照顾不到的,好歹大家照顾些。”

仔细读读,真是触目惊心,林之孝家的这等大管家如此,贾府还有个好?为何打点账房?说是亏空是柳嫂子弄出来的都是借口,就是在交接之时,叫账房把接受的数目瞒下,装在自己口袋里罢了。在王熙凤管理下的贾府,看起来管理严格,井井有条,实则腐烂不堪,尤甚于前!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平儿

平儿这次打乱了司棋等人的计划,让秦显家的和司棋受了大损失,只是她们不知道是平儿做的主,否则之后,还不得报复平儿?所幸司棋作法自毙,与潘又安私通,被撵出大观园,没有机会再作妖了。人之为人,务必善良!

忽有人来说与他:“看过这早饭,就出去罢。柳嫂儿原无事,如今还交与他管了。”秦显家的听了,轰去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出。送人之物白丢了许多,自己倒要折变了赔补亏空。连司棋都气了个倒仰,无计挽回,只得罢了。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内务府是个最腐败的地方

两个门子的生意引发出探春理家的不足之处

这个事件写了两个门子,一个是柳嫂子的哥哥,一个是守角门的小厮。

柳嫂子的哥哥五日一班,没有什么外财,可能贾政官位不大,又不会做官,别人少来求他,门子油水不大。只有远道来的粤官巴结不着人,才来走他的门路,拢共给贾府送了两篓子“茯苓霜”,他就要给门子送一篓子。这个门子上的生意竟然顶了半个官老爷的行市!这就是现实,怪的人家常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还好这种情况现在没有了,嘻嘻。

柳嫂子从哥哥家回来,走到角门上,守门子的小厮就拿话挤兑柳嫂子,说柳嫂子三天两头走角门,莫非……(去找野汉子)?柳嫂子笑骂小厮,小厮且不开门:拉着柳嫂子跟柳嫂子要杏子,话也不敢说的太硬,反正是磨点子好处,才能开门:

“好婶子,你这一进去,好歹偷些杏子出来赏我吃。我这里老等。你若忘了时,日后半夜三更打酒买油的,我不给你老人家开门,也不答应你,随你干叫去。”

这一说,可惜柳氏不吃他这一套,说了一番话,也揭出了探春理家之后,将各处院子承包给体面的妈妈,引发的众人不满情绪,‘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柳氏啐道:“发了昏的!今年还比往年!把这些东西都分给了众奶奶了。一个个的不像抓破了脸的。人打树底下一过,两眼就像那黧鸡是的,还动他的果子!昨儿我从李子树下一走,偏有一个蜜蜂儿往脸上一过,我一招手儿,偏你那好舅母就看见了。他离的远,看不真,只当我摘李子呢,就泼声浪嗓喊起来,又是‘还没供佛呢’,又是‘老太太太太不在家还没进鲜呢,等进了上头,嫂子们都有分的。’倒像谁害了馋痨,等李子出汗呢。叫我也没好话说,抢白了他一顿。——可是你舅母姨娘两三个亲戚都管着,怎不和他们要去,倒和我来要。这可是‘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冷眼看红楼:大观园内厨房里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观园内部的斗争

探春理家也不过是维持罢了

就是园子有限,只有那些有地位的嬷嬷才能分到,其他人心里还是不平的,包括秦显家的来抢内厨房也是同理,必然会引起大观园内部仆妇的派系之争,党同伐异!看似曹雪芹在写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则用意极深,他家原先是内务府的奴才,内务府是控制着清朝经济命脉的庞大机构,如何合理地运行也是关系着清朝国运长久的问题。

经济运行的规律是共通的,内务府的运行到最后,没有强有力的管理,最后一定会出现派系,最后家奴架空主子,导致皇帝失去对帝国的掌控。曹雪芹描写贾府的衰败规律,竟然也应验到了内务府,嘉靖皇帝之后,皇帝逐渐失去了对内务府的有力控制,整个王朝也衰落下了了。

由小见大,这也是《红楼梦》的魅力之一,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深刻的观察,在柳嫂子和小厮的笑骂之中,写出了这样的道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