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類似於白衣渡江這樣的成語,就是像對聯那種能對上的,最好含貶義,有典故?

孫爽


白衣渡江是指呂蒙帶孫吳軍隊穿便衣,不穿甲冑,(白衣)化裝為商人,偷渡湘江。然後收買人心,瓦解關羽的軍隊,使關羽敗走麥城的故事。

和此相關的成語有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三國的成語。

和此類似的有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破釜沉舟,暗渡陳倉等春秋戰國時的成語。

能找出做對聯的一時難想,就這樣吧:

赤壁鏖戰;

白衣渡江。


旁觀者嵐


1.貴妃醉酒

典故: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

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尤媚浪,且婦女於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忍俊不禁。於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頻頻與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監,作種種醉態,及求歡猥褻狀,乃始倦極回宮。楊貴妃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三千寵愛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時失寵而借酒澆愁,醉後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2.綠珠墜樓

典故:西晉時,散騎常侍石崇,出使歸來,遇群盜路劫綠珠母女,崇命軍健殺散群盜,救出綠珠母女,並將綠珠帶回洛陽。潘岳屬下孫秀,隨潘迎崇歸來,見綠珠貌美,忘形叫好,遭到申斥。孫惱羞成怒,投靠司馬倫,伺機想得到綠珠。司馬倫久欲篡位,就怕司馬允和他作對。後用孫秀計,殺死司馬允。石崇靠山賈皇后倒後,孫又趁勢進讒,殺死石崇、潘岳,並圍住金谷園,搜尋綠珠。綠珠被逼,墜樓而死。

石崇此人一向驕奢淫逸。得知自己府邸被圍困後對綠珠說:我是因為你才獲罪的。歷史以其獨特的能力忘卻原本的全意,取其典故象徵至死不渝忠貞的愛情。

還有:葉公好龍、鄭人買履、東施效顰等廣為人知的寓言故事,在此就不一一詳細說明了。

覺得我的分享有用的夥伴給個贊吧~


夫人的文


黃袍加身比較好。

五代十國末期,趙匡胤功高蓋主,被手下擁立為皇帝。表面上趙匡胤假意推辭,作作樣子。其實內心裡求之不得。讓手下人這麼做,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彷彿是不得已而為之。他想避開奪權篡位的嫌疑。其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白衣渡江是陸遜和呂蒙共同的計策。致使關羽荊州失守命喪麥城。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麥城失守白衣渡水。

黃袍對白衣。加和渡都是動詞。雖不是一幅嚴謹的對聯,但也能湊活。在意思上面都是一種謀略。


水清月明


看到這個話題想起了一個《青衣行酒》的典故:說的是北方的匈奴趁西晉王朝內亂打了進來,並俘虜了晉懷帝司馬熾和一班文武大臣,西晉滅亡。晉懷帝在匈奴國受盡了委屈和侮辱,只能忍氣吞聲,不敢有絲毫怨言。有一年過年之時,當時的匈奴國王劉聰大宴百官,並說等會有一個人來給大夥敬酒,不管是誰都得喝哈!大夥答應了。一會大夥看到一個穿青衣的僕人提著一把銀色的酒壺來到大廳,劉聰對著青衣人叫到:喂!來給我把酒滿上!只見青衣人低著頭將劉聰的酒滿上。這時大夥才認出這個僕人是晉朝的皇帝司馬熾啊!大夥都笑了起來,因為起碼來說司馬熾好歹也是個皇帝啊!竟然給我們寫酒。只見司馬熾紅著臉低著頭挨個將大家的酒倒滿,那個窘樣讓大夥笑的更開心了,也明白了是皇帝劉聰故意侮辱晉懷帝的。只有晉朝的降臣笑不出,看到自己的皇上為了活命竟淪落到如此地步,不由自主的留下了眼淚。從這個典故看出不管你當年有多叱吒風雲,有多風光,有多牛,一旦淪為階下囚,照樣受盡侮辱,委屈求全


一片丹心對待善良之人


綠珠墜樓

這個成語本意是控訴“紅顏禍水”這種意識形態,是貶義的,後來用以象徵至死不渝忠貞的愛情。

典故:西晉時,散騎常侍石崇,出使歸來,遇群盜路劫綠珠母女,崇命軍健殺散群盜,救出綠珠母女,並將綠珠帶回洛陽。潘岳屬下孫秀,隨潘迎崇歸來,見綠珠貌美,忘形叫好,遭到申斥。孫惱羞成怒,投靠司馬倫,伺機想得到綠珠。司馬倫久欲篡位,就怕司馬允和他作對。後用孫秀計,殺死司馬允。石崇靠山賈皇后失寵後,孫秀又趁勢進讒言,勸司馬倫殺死石崇、潘岳,司馬倫同意了。石崇這人一向驕奢淫逸,得知自己府邸被圍困後對綠珠說:我是因為你才獲罪的。綠珠被逼,墜樓而死。


片語丹心


要含貶義,還要典故,那就:白衣渡江,紅杏出牆! (語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歡迎關注、探討,更多精彩回答,值得期待)


中園丁


白衣泛指商人,其時商人多穿素色白衣。呂蒙偷襲荊州時渡江兵卒都扮成要進城的趕腳商人。所以後來稱:白衣渡江!


春濃季爽214680522


白衣渡江暗搗敵人陣營

草船借箭明搶對手刀槍


方園之聲


昭君出塞

白衣渡江


秦風9754


嚴格來講白衣渡江是成語有些牽強,它出自三國演義東吳化軍隊假扮商人偷襲荊州。如同以少勝多之詞。兩者之間的詞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