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击美国,你知道这话的具体内涵吗

在3月12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来自路透社的记者提问称,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3月11日说,中方在疫情暴发之初进行了掩盖,这是耗费了国际社会两个月的时间来作出反应,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对此,发言人耿爽强调,面对疫情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基本遵循,转嫁矛盾、无端指责不具建设性,更不得人心。“中国有句古话,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知道什么意思吗?”耿爽笑着向提问的路透社记者问道。

其实,“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在华杉所著的《华杉讲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详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耿爽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击美国,你知道这话的具体内涵吗

Δ 孟子

这是仁的修炼心法。我们是怎么走向不仁的呢?往往都是因为一句“你不仁,莫怪我不义”。我本来是要对你仁的,但是你对我不仁不义,我也没办法呀!

当你心里想“你不仁,莫怪我不义”的时候,对方是否不仁不义姑且不论,但你的不仁不义是已经自己决定了的。而认为自己代表正确,代表正义,这往往是一种幻觉,是一种自欺欺人。先自欺,认为自己是正确、正义的,然后就会毫无心理负担地去欺骗、欺负别人。

所以要修行仁义,核心就是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万事不遂,都要怪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解决之道。

孟子说,当我们爱一个人,希望他来亲附我,可他却不跟我亲近。那我不能去怪他,而是要反躬自省,看来我对他的仁爱还不够。

当我们管理别人,希望他听话,来顺从我,可他却不听。那我不能骂他不听话,而是要反躬自省,是我自己的智慧还不够,有些事理还没弄明白,有些处置还不恰当。

当我们很礼貌地对待别人,他却不搭理我,我也要反躬自省,看来我的礼敬程度还不够。

这最后一条我有点小体会:很多人在路上或电梯里遇到老外,都会点头微笑致意;可一遇到同胞,就都板着脸面无表情。大家都打个招呼不好吗?你主动一点跟人打招呼,如果对方没反应,或者来不及反应,就想想是不是自己打招呼的声音太小了,下次大吼一声“你好”,也许人家就有反应了。

张居正讲解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仅是在爱人、治人、礼人上,而且要将这自反之心推而广之。凡是有窒碍不通、不能如愿的,件件反求诸己,只在自己的身心上讲求,从根本处着力,一定要做到每件事都尽善而后已。这样修身克己,严密精详,则一生之中视听言动、好恶取舍,无不当乎天理、合乎人心。如此则天下皆敬信而归服之,岂有不亲不治不答者哉?

《诗经》上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就是说,人如果能常常思念,一言一行都合乎天理,则天心佑助,多福自臻。这福都是自己求来的,而不是靠运气来的。

自己行得端正,则自然天下归服。如果不能正己,而只是责怪别人,徒以权力把持天下,则令之不从,威之不服,欲使天下归心,岂可得哉?《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平天下而推本于修身,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