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运莱文化讲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何理解?

最近网络上被一句话刷屏了,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说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说完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外国友人翻阅书籍查找翻译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就述说了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态度。今天朝运莱传统文化的易文老师就来跟大家谈论一下这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离娄章句上》,孟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学生时期我们就学过很多孟子的代表作,也了解很多关于孟子的知识,这里就不再叙述了。

让我们回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按照官方的解释,这句话指的是待人处事方面,如果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甚至将事情弄得更糟,这时候是有更多的原因。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因就去责问对方。那么为什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呢?一味地责备别人只会得到别人的怨恨,真正的君子都会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去责备别人,这也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途径,提升自己责任感的很好方式。

朝运莱文化讲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何理解?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很多人都抱着少付出,高回报的心思,往往这种人也是积极推卸责任的人,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是怨天尤人,从来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时间久了你认为这种人还会有好的发展吗?世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人们可以控制的,但是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反省、进步,相信之后不可控的事也会变成可控的事了。

如果你想要掌握主动权,那就尽量将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而不是一发生事情就想着别人的原因,你永远都不能要求别人怎样,你能够做到的只有要求自己怎样,永远不要大言不惭的去怪罪别人,因为你往往不会成功,你改变不了对方或者客观事物,与其这样不如从自己下手寻找原因。

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与今天讲的这句话有着相同的道理,因“不得”去反思如何“不得”,分析“不得”的原因,对于自己而言。事情已经发生了,客观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与改变别人的态度相比,改变自己是简单很多了,当然也不能是说完全不可能。记得在卡内基的书中就有一种方法:1、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2、给予真诚的赞赏与感谢。 3、引发他人心中的渴望。 这种方法的第一步不也是“反求诸己”的体现吗?

为何要“反求诸己”呢?其实这只是一种过程,我们真正的目的是从“反求诸己”中找到能改变“不得”的原因,最终将“行有不得”变成“行而有得”。每个人都不要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事情只要用对了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有利于自己的,每天的反省也是一种财富,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且加以改正,我们绝对会做的更好。

想要变得更加优秀吗?那就关注朝运莱,关注玄灵子,朝运莱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文化小知识,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