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不進去不是不想學習

孩子學不進去不是不想學習


孩子學習學不進去,是孩子不想學習嗎?答案是否定的。

現在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成績不好,將來上不了好大學。所以看到孩子不用功學習,就非常著急,想方設法讓孩子去學習。一些家長煞費口舌,說破了嘴,孩子就是提不起精神,學不進去。家長看孩子學不進去就越急,就說的更多。家長說的越多孩子越學不進去,惡性循環。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其實沒有天生厭學的孩子。孩子一開始都是願意學習的。那孩子現在為什麼不願意學了呢?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如果能嚐點甜頭,他就會又做越有勁。如果是不斷的嚐到苦頭,他就會越來越沒有興趣了。

現在大多數的家長、老師是怎麼做的呢?好一點的是把希望和要求埋在心裡,看到孩子表現的好,就給予物質上的鼓勵。如果孩子考的不好,他們就幫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一般化的家長是不鼓勵孩子,孩子考的好,他們也不表揚孩子。他們對孩子嚴要求。有的說:你考了95分,你班上有多少考95分的,你在班上排第幾?孩子考的不好他們就開始嘮叨了,又是這又是那的,說來說去。把孩子說的垂頭喪氣。差一點的是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考的好,他們會說:這有什麼了不起的,想當年爸爸(媽媽)比你強的多,考了多少多少分;如果家長不行的會說:你有什麼驕傲的,鄰居的孩子某某某,每次都考多少分,比你考的好,人家都不驕傲,你應該向人家學習。如果孩子考的不好,家長就會指責孩子,平時不用功,孩子要是反駁,他們就會情緒化,批評甚至打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疲掉了,家長就對孩子進行諷刺。

現在這樣的家長很多,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感覺是在為父母學習。就是好一點家長,用物質刺激的方法進行獎勵,也是有害的。因為人對物質刺激的耐受性會越來越高,家長物質獎勵的分量會越來越大,總有一天會滿足不了孩子的要求,到那時孩子會因為得不到滿足而失去學習的勁頭。

一般化的家長不鼓勵孩子,還振振有詞。他們說是嚴格要求孩子。看過我以前的文章寫家長對男孩嚴格要求,對女孩平平淡淡,結果男孩都不成才,女孩都非常優秀就知道了。試想想一個得不到動力的航船能乘風破浪嗎?這樣的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考的不好時,不僅不給力,不支持,反而去說教,孩子能接受嗎?

差一點的家長老是盯著孩子的學習,埋怨來埋怨去,批評來批評去,孩子受不了對抗幾句,家長就罵,就打,孩子被搞疲了,家長只能諷刺了。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形成了對抗家長的心理,他們本能的用不學習來折磨家長。

這是家長的原因,當然還有社會、學校的原因。我們現在只討論家長的問題。由此不難看出,孩子學不進去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學習的動力,而造成孩子這種狀態的原因是家長不知道怎麼去關心孩子,不知道去激勵孩子。不知道對孩子的埋怨、批評、指責、諷刺、打罵的危害性。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結果是不好的。

孩子學不進去時孩子的心裡比家長還痛苦,他們是多麼想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啊。家長不但不去理解孩子,還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是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家長想盡辦法去開導孩子,去說服孩子,結果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最後孩子不理家長了,家長還認為孩子不通情理,到底是誰害了誰?

縱觀古今中外,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是培養出一個有目標,有理想,知道奮鬥的人。一個人了有遠大的理想,他就會去不懈地努力。一個人知道了回報,他就會讓父母看到他的進步。一個人有了學習的動力,他才可能全力以赴。

要我學是學不好的,我要學才能學好。家長們都知道這句話,可是有幾個家長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習呢?你讓家長放手,家長會說我們一放手,一不問,孩子的學習就掉下來了。我們一抓孩子的學習就上去了,現在競爭怎麼激烈,我們能看著孩子學習掉下了。我寫過一篇文章,孩子學習就像拉車,現在我放在此,和大家共勉。

孩子學習就像拉車,老師在前面拽,孩子在中間拉,父母在後面推,父母越用力,車子跑的越快,久而久之,孩子卻沒有了拉車的力量和興趣。這種快不是真正的快,孩子獨立拉車跑得快才是真正的快。而且,父母也不可能幫孩子一輩子,孩子終究是要獨立的。一個被父母看著學習的孩子就像父母在後面使勁推車,父母越使勁,孩子就越不用用勁,久而久之孩子沒有了拉車的力量,失去了拉車的勁頭,沒有了拉車的能力。孩子沒有了拉車的能力到底怪誰?我想父母們應該明白了。我兒子班上的兩個女孩,一個父母是賣雞蛋的,另一個父母是送礦泉水的,她們父母沒有時間、沒有過高的希望去盯著孩子,而孩子自己卻努力學習,成績優秀,還非常懂事。孩子自己學習,成績好才是真正的好。

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在原因沒有弄清之前不要下結論,更不能情緒化。要多從自身找原因。其實影響學習的因素很多,我只是從一個方面分析的。還有很多的因素,我們下次再說。祝大家心態陽光,理性平和,無怨無恨,順其自然。我相信家長理性了,孩子會更我們驚奇的。

:本文是"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編轉。"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以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免費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導演講、家庭教育諮詢、傳遞正能量、傳播優秀文化為己任。更多精彩,敬請收藏和關注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相關視頻,您可在優酷網搜索"教師教育培訓演講王仁元"即可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