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中,非常重視幼兒的敏感期教育。在不同敏感期的孩子,對外界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有非常大的不同,抓住這些關鍵時期,對幼兒的教育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3-5歲的寶寶,在某一階段會突然表現出對圖形的高度敏感,喜歡研究和比較不同的圖形,如果寶寶有以下表現,說明孩子已經到了“圖形敏感期”,家長要抓牢!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一、寶寶有這些表現,是進入了“圖形敏感期”

第1階段(3歲前) :簡單圖形感知階段

從嬰兒時期開始,寶寶就可以根據瓶子的形狀認出自己的奶瓶了。

到3歲之前,儘管孩子很難準確說出某種物品是什麼形狀,但不同形狀的餅乾、玩具會明顯的影響他們的興趣。有時候孩子會在一大堆積木中單獨挑選出某一種形狀的積木,或者非常喜歡把動物餅乾全部擺放出來比較他們的不同。這些信號都說明,寶寶已經感受到了同類物品形狀上的不同。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第2階段(3~4歲):簡單圖形認知階段

很多家長都發現,3~4歲是孩子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突飛猛進的階段。

對抽象的幾何圖形,他們開始能叫出這些圖形的名稱,甚至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圖形的感知。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準確說出太陽是圓形,披薩餅是三角形,餅乾盒子是正方形,並且可以根據指令找到對應的形狀,圖形的概念在大腦中基本形成。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第3階段(4~5歲):複雜圖形認知階段

在實際生活裡面,圖形不是單一元素構成的,每件物品幾乎都由數個形狀組合而成。兒童對圖形的認知是從籠統到詳細、從單一到複雜逐漸變化的。在缺乏複雜圖形的認知能力以前,比較複雜的圖形常常被他們直接忽視掉。

但到了4歲以後,孩子漸漸能由組合在一起的幾個幾何圖形,在大腦中想象出實物的形狀,平面幾何體與立體形狀之間還能夠互相轉化,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二、家長該如何教寶寶認識圖形呢?

三個不同的圖形認知階段,家長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孩子加深對圖形的認識。不但寶寶學得快,對圖形的興趣也可以獲得進一步的激發。

1、認識圖形的基本特徵

研究顯示,認識圖形從寶寶剛剛能夠獨立坐起就可以開始了。

可以用顏色鮮豔的紙板剪出簡單的圖形,握住孩子的小手感受圖形的邊緣,同時重複告知寶寶這是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等,幫助孩子建立對圖形的初步感知。在親子閱讀時,可以選擇一些帶有鏤空的硬紙書,讓孩子盡情的摳、挖帶有形狀的地方,感受到不同圖形的特徵。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2、圖形和實物的對應

認識圖形的第二步,是學會將抽象的圖形與實物聯繫在一起,這是孩子真正在腦海中形成圖形概念的重要一步。踢球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球是圓形,指著桌子表示這是方形,類似的活動要多多堅持。

可以帶孩子玩一些結合積木的遊戲,家長說出圖形的名稱,讓孩子去尋找對應的形狀。孩子掌握後可以直接要求孩子說出圖形的名稱,如指著圓形問“這是什麼形狀?”很快孩子就能夠將實物與圖形進行一一對應了。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3、經常帶孩子拼積木、摺紙

積木、拼圖、摺紙都是孩子認識圖形最好的玩具,在圖形的不斷組合和變化中,可以直觀的輔助孩子認識複雜形狀的組合和拆分。在重複性的拼搭組建活動中,引導孩子利用基礎圖形構建出不同的繁複圖案,在組合好的複雜圖形中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與聯繫,幫助孩子學會利用圖形進行思考。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圖形是構成空間概念的基礎。藉助寶寶的圖形敏感期,引導和幫助孩子充分認識圖形,有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立體空間感,從而提高分析能力和動手動力,家長們一定要認真把握哦!萍萍推薦2本鍛鍊寶寶數學能力的繪本——《聰明寶寶階梯數學》與《0-3歲寶寶趣味認知書》。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聰明寶寶階梯數學》針對3-6歲的孩子分為3個階段,6種難度,分別鍛鍊孩子的數字認知、圖形認知、空間認知以及邏輯思維能力。《0-3歲寶寶趣味認知書》容易引起寶寶興趣的交通工具為載體,用卡通故事場景,激發寶寶的圖形認知興趣與想象力。

寶寶有這3種表現,是到了“圖形敏感期”,3步鍛鍊寶寶數學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