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地坛除了祈年殿还有什么景点值得一看?

小无语妹妹


既然你大发慈悲的问了,那我就得诚心诚意的告诉你。

既然你说到了天坛,我们就来聊聊天坛,不对,还有地坛的事儿。

既然你说到了地坛,我们就来聊聊地坛,也不对。

你又说回了祈年殿,好跳跃。。你就说晕不晕?。该说哪里呢???那我们就都说了吧。。。

北京的东西其实随便什么的都能搜出来,我还是大概给你说一下我认为主要的东西:

北京实则有五大坛,即 天坛/地坛 日坛/月坛 再加一处先农坛。也就是祭天祭地,祭日月,再拜祭先农。

那北京还有别的坛么?有的。

也就是五坛加一坛,北京市世纪坛。。。。

话说小岳岳那五坛之歌怎么唱的来着:啊。。。。五坛!你比六坛少一坛。。。好了,好了,不瞎扯了,回正题吧。

既然今天说的都是古迹,我们就不唠世纪坛的事情了,改天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邀请我回答问题的吧。但是说实话,没啥可唠,我也就是睡觉前看见这个问题了,就答一题。这题怎么讲呢,清汤寡水的。哪都能搜到呀。聊啥呢?

诶,有的聊了,,,你这问题的标签多呀:

有"文化"呀,一看题主就是是个文化人儿。那咱今天聊点不一样,带文化的吧。

别的我就不聊了,聊多了也是"送命题",因为我怎么写,也像复制的。下面各个重点,以后你就可以随便忽悠别人去。。


这五坛中哪个最重要?

话说这五坛均为明朝所建不假,但肯定有个先来后到,主次长幼。

说到这个事儿,那就要说到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那年,明成祖朱棣可能是遇刺加上适应不了南京的潮湿天气(原来他在北京这嘎达当王嘛,叫燕王嘛),这就有了建立北京城,盖故宫,这先农坛和天坛就是当时一起盖的。据说这筹备物料就花了11年的功夫,所以当时,同故宫一样,先农坛和天坛也就是一起建的。1420年都建成了,也就是600年前建成的。请记住整整600年。今年也是故宫建成600年的大庆。。。。

那往下才是 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是嘉靖九年,1530年建的。也就说先农坛和天坛比其他的三个坛早了110年。看到110,又让我想到了1910年,那一年,霍元甲死了,马克吐温也死了,还有托尔斯泰也死了。(好吧,我承认我没的编了)


其实做个老北京最全的说法是:九坛八庙

九坛八庙指的是京城九坛和京华八庙。

九坛,即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八庙,指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

这么说才是全的。


手机打字实在太累。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有需要留言。


三日为晶


虽然在北京呆了好几年玩的地方太多我认为我去的地方还挺多。

首先是北京故宫天安门,这个是经常去的,一年得去2次,朋友来了家人来了都会陪着去,不要赶在6、7、8、月份来,能给你烤熟了,最好在9、10月份来,这个季节来北京是比较舒服的。

其次是后海公园和南锣鼓巷,前几年还好玩点从前年开始整改有一些原先的样子都在更改,还有就是越来越商业化,反正我是近2年不往那边跑啦,后海晚上的酒吧还是值得一去,和几个闺蜜一起聊聊天喝喝酒,听唱歌,那种感觉真的是很不错。

我最喜欢的是颐和园和圆明园这都是前5年去过的地方,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其中佛香阁、长廊、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为代表性建筑。就是太远,有时间还要去一趟,景色太吸引人。

去年刚去了香山公园,人太多,千万不要开车去,找车位都是问题。那边有地铁很方便,而且还有很多小吃,我去香山发现自己完全成谜于小吃之中无法自拔。10月份去的香山并没有红叶,如果去的话可以晚一点去。

还有一个公园值得一去,那就是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内景山西侧,去的时候把车停在其他地方骑自行车去的,我认为景色一点都不输颐和园只是没有颐和园大而已。地方太多啦,我就不一一举例啦,这些地方已经很不错啦。






谷茶茶日常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天坛除了祈年殿还有以下几个景点我认为也值得一看。

1、斋宫:我一般从天坛西门进入,这里离斋宫最近,穿过二道门右手侧就是斋宫。斋宫不要门票,您去时在斋宫门前有一个售票窗口,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就可以免费领取一张门票,可全天游览。

斋宫内面积也较大,殿为五间无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一。顶部用蓝色琉璃瓦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称尊。

殿前露台上设有时辰碑亭和斋戒铜人亭,铜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斋戒"二字的铜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谏著称)。正殿后是五间寝宫,为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

院落清幽、绿树成荫、古建精美、有一组圆形套门很是漂亮,园内有一口古钟悬挂于此,到了春季桃花、玉兰开放且游人稀少,是很适合游览拍照的景点,值得一看。

(飞翔于2017年9月24日拍摄1-9图)

2、月季园:逛天坛,除了看古建筑,天坛的月季相对于其它公园的月季面积大、品种多,颜色丰富、花瓣厚实且层多,非常漂亮。花期茂盛时,还有很多绘画 的小朋友和书画、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摄影、写生、绘画。

我每年去观赏、拍摄月季,如果是在雨后更是娇艳。月季花期长,从春季到秋季都可以前去欣赏。有2个位置可以欣赏,一个您从天坛北门进入较近,一个是天坛祈年殿大门外两侧,10月前后有个超大月季展。祈年殿内10月份也有展,但要门票进入才行。如果喜欢观赏、拍摄月季花,月季园这个景点是个不错的选择。(飞翔于2019年5月19日拍摄10、13、14图)

3、二月兰景区:3月正是二月兰生长开花的季节,茂密的树丛中二月兰盛开后,与郁郁葱葱的树林参差。

春天有很多带着老人、孩子们到这个景点赏花、游玩、拍照、都是不错的选择。您可以带些零食、小吃,玩累了,花丛旁就有多处坐椅可供休息。(飞翔于2017年4月18日拍摄11图)

4、七星石:七星石在天坛长廊东南的场地,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块巨石,在它们的东北隅还有一小石,共为八石。

因为七星石的景区不太显眼,不是什么高大的建筑,所以,这个景点有很多人不太注意,实际它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景点。如果您没去过,可以前往看看。

七星石是明嘉靖年间的镇石,迄今已470余年。

传说明代建都北京时明成祖(朱棣)想寻找一祭天场所,一天夜里,他梦见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于此地,于是在此建天坛祀天。其实这些石头极为普通,明嘉靖九年(1530 年),有一道士说这里太空旷,不利于皇位和皇寿,就设七石镇在这里。

清朝又在东北方加一石头,表示不忘祖籍。因此说是七星石,其实是七大一小共八块巨石。



飞翔1208


大家好,我是一个头条创作者,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提问,在答题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可以去附近的南鼓锣巷,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

以上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





穷游旅行的背包客


位于天坛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前身是大祀殿,为合祀天地神的地方。嘉靖二十四年改建,称大享殿。乾隆十六年大修后改为祈年殿,专祀“皇天大地”。殿为圆形,象征天圆,高耸于一个面积有5900多平方米的圆形汉白玉台基上。台基高6米,分为3层,每层都用雕花汉白玉栏杆和云龙望柱围住。整座祈年殿高38米,直径32。7米,外观上是逐层收拢的三层连体殿檐,是用28根巨大的楠木柱子和36块衔接在一起的榜、桷支撑起来的。位于中央的那4根柱子叫“通天柱”,也叫“龙井柱”,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层的12根金色大柱,代表着一年的12个月份。外层的12根檐柱,用来表示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的柱子合在一块共24根,代表着一年中的24个节气。三层柱子相加,总共是28根,这个数字代表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这28根柱子再加上柱顶的8根,一共是36根,象征“三十六天罡”。殿顶是一个巨大的镏金宝顶,宝顶下的那根雷公柱,则象征着皇帝一统天下。


迷人风野001


古建筑需要静静地欣赏、体会、回顾,希望世人对中国历史的热爱,但也希望能保留那原本安静和庄严。其实天坛并不只有祈年殿、回音壁、圜丘坛,在这里还有几个安静的小景点,例如斋宫、南神厨院、神乐署,在那里人非常少,仍然是值得一逛的地方。不过即便这儿的游客再多,可能我下次再去北京时还是会来看看,到这儿不单单是看古建筑的结构、装饰,还有感受一下那些历史岁月的痕迹,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去回味。天坛拥有京城人文景点一如既往的恢弘大气,与地坛相比,天坛公园的人气更旺,游客更多,占地面积更大,游玩时间更长,当然门票也更贵一些。





C小CC


天坛和地坛一个在南城,一个在北城,离得挺远的。七十年代时,它们都是骄傲的皇家公园,当然现在也是,不过不那么骄傲了,只是粘了点儿皇家的名头,平头百姓们最爱在公园里健身了。

相对来说,天坛的贵气要足一些,虽说也是健身场所,但是常有贵宾出入,上次特朗普来北京就去了天坛,弄得内城都封闭了。

做为古迹,天坛主要就是祈年殿和回音壁,不过那个地方一遍就够了。我们去天坛就是到处走走,里面花很多,4月杏花,5月牡丹,这里开的都挺好。不过,最有意味的还是园子里的松柏,从五十年代又有几次种植,郁郁葱葱啊!

地坛则更亲民了,每天都有百姓在里面锻炼,过年时还会有庙会。平日里我们也不大去,除非书市时候,或者是银杏树变黄的时候。院子里可欣赏的建筑很少,有些单调。

北京的公园基本都是皇家,但皇家的东西其实就那些,象这种用于祭祀的地方,在古木下边乘凉到很享受,若要观看点儿什么还是选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雍和宫等地方为好,想要享受苍松翠柏的千年绿荫,也是选择中山公园或劳动人民文化宫,或许更有意思些。

哈,跑题了!


追求一句中的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











北京老岩


北京天坛是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天坛的建筑群雄伟壮丽、精美绝伦,天坛公园里的千年柏树也令人惊叹。





小林旅游光影


丹陛桥

丹陛桥位于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又叫海墁大道,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长360米、宽30米,是一座巨大漫长的砖石平台,因其下面有两孔涵洞而称桥。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其南端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逾4.5米。它南接圜丘成贞门,北接及祈谷坛南砖门,将圜丘与祈年殿结为一体,构成天坛建筑的主轴线。

圜丘坛

圜丘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站在圜丘坛上层中央的圆心石上发声说话,竟会从四面八方传来悦耳的回音,仿佛是要唤起人们意识上的一种神秘感觉,使人的整个心灵都沉浸在声响幻境中。这是因为圜丘坛天心石的位置,正是圜丘坛的中心。

回音壁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反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七星石

七星石过去一直被半人高的护栏围着,很多游客常在此锻炼身体,不利游人观赏。改造后的"七星石"景区拆除护拦,改为矮栏杆,对树木进行部分调整,将影响视线和景观效果的乔灌木进行移植,重新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冷季型人工草坪12000平方米,并在绿草间铺仿城砖、透气砖路面5500平方米。改造完成后,七星石将充分显露,祈年殿、长廊、北神厨、北宰牲亭等古建筑群将更加雄伟壮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