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出快速成長、短時間內爆發出超強能力的堅韌人格?

培養堅韌人格有三種具體方法,第一種是訓練掌控情緒的能力。

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需要掌控情緒?能很好地控制情緒的人,遇到事情時,就能理智地解決問題。而那些不能控制情緒的人,不但容易陷入焦慮等各種負面情緒,還更容易衝動行事,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比如,某個人因為跟別人吵架時,情緒失控,把別人打成重傷或者打死了,結果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再比如,做銷售的人,如果不控制好情緒,面對挑剔的要求,就容易丟掉客戶。甚至還會有更嚴重的,像重慶公交車墜江這個悲劇事件,就是因為乘客和司機都不會控制情緒,才最終導致汽車掉入江中,葬送了很多人的生命和家庭。

如果深陷逆境,再加上不會控制情緒,那將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就像之前說的“史玉柱東山再起的案例”,面對2.5個億的負債,如果當時史玉柱被情緒控制,沉溺在失敗的情緒裡不能自拔,也就沒有這個成功的史玉柱了。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該怎樣控制情緒。


怎樣培養出快速成長、短時間內爆發出超強能力的堅韌人格?

控制情緒的第一步是,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壓力時不過分焦躁、面對挫折時也不過分沉溺。這種心態怎麼培養呢?首先,我們要學會認清事物的本質,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時,先分析一下這個事是可以改變的,還是無法改變的。如果是可以改變的,那就想辦法解決。如果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放下。與其擔心,不如順其自然。其次,把艱難的大任務劃分成多塊,一點點分開吃。比如,領導突然交給你一個任務,讓你在元旦之前完成90萬的銷售額,這是上個月2倍的銷售額啊,現在離元旦僅有一個月的時間。你是不是很煩躁,甚至憤怒,覺得領導真不靠譜。這時候該怎麼辦呢?首先了解一下,是不是必要完成90萬?如果這個事是必須完成的,那就把這個90萬的大目標分解開,平均分配到每一天。這樣90萬的目標就成了每天完成3萬,是不是感覺沒那麼焦躁了?是不是有一些客戶維護一下就能成交的,是不是有一些新客戶是可以發展的。這樣子思考著去完成,就算最後實在沒完成,你也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也沒有負罪感了。

控制情緒的第二步是,掌握髮洩的技巧,學會有技巧地讓自己放鬆。比如,可以做做瑜伽或者冥想一會。也可以找一個空無一人的屋子,什麼也不做,獨自待一會。甚至可以大哭一場,把情緒發洩出來。總之,不管做什麼,只要能讓你感到放鬆,就去做吧!當然,遇到事情,想想可能造成的後果,也能有效控制情緒。比如,當你面臨客戶的無理取鬧,想要發火時,就可以先想想,如果冒然發火會出現什麼結果,會不會損失這個客戶?會不會給公司造成損失?會不會對自己的名聲造成什麼影響?這樣一想,就不會這麼憤怒了吧?

怎樣培養出快速成長、短時間內爆發出超強能力的堅韌人格?


以上就是培養堅韌人格的第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是從成功的人身上吸取能量。成功人士往往能發揮榜樣的作用,因為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大多經歷過各種挫折,因此也知道怎樣才能在挫折中走出來,如何在逆境中尋找機會。具體該怎樣做呢?首先是尋找榜樣,為自己樹立偶像。也就是說找一個你崇拜的人,這個人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比如你的父母、朋友或者上司,也可以是成功人士。

當然了,光有榜樣還不夠,還要學習和觀察別人是怎樣應對挫折的,看看這些經驗能不能用到自己身上。比如,可以向那些從挫折中走出的人當面請教,他們面對挫折時是什麼心情,又是怎麼想到辦法的,想到的辦法是什麼,怎麼讓辦法實現的;也可以將他們面臨挫折時的一些做法,整理出來,進行分類對比,分析哪些應對挫折的方法更常用,適用於哪些情況。這樣,當我們面臨挫折時,也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不至於手忙腳亂。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經驗都值得我們學習,因此不能將別人身上所有的經驗都一股腦地照單全抄,要學會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怎樣培養出快速成長、短時間內爆發出超強能力的堅韌人格?


培養堅韌人格的第三個方法是,在人際支持中獲取力量。研究表明,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有效降低人們患病的幾率和死亡率,也能提升免疫力和減輕壓力,世界著名的“羅塞託效應”就是這樣產生的。

“羅塞託”是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一個小鎮,人們將發生在這個地區的一種特殊現象叫做“羅塞託效應”。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有醫生髮現這個小鎮上的所有居民裡,65歲以下的人,竟然沒有一個人有心臟病,甚至就連任何心臟的病徵兆都沒有。這個現象讓整個醫學界都感到很驚訝,因為在當時的美國,65歲以下的男子,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心臟病,因為當時還沒有治療心臟病的有效藥物,也就是說心臟病在當時是不治之症。更讓人驚奇的是,這個地區不僅從來沒有人因為心臟病死亡,就連因為其他疾病死亡的人數比例也很低。經過一番調查後,研究人員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答案竟然跟營養狀況、基因遺傳沒什麼關係,而是因為這個地區融洽的人際關係。這個地區的居民,自從第一批移民到這裡後,他們就會把親朋好友都叫來在這裡定居,這個地區的居民之間都是親戚朋友關係,所以平常相處起來很融洽和諧。在這樣和諧寬鬆的環境下,住在那裡的居民很少會出現孤獨、壓抑和緊張的情況,而這些因素常常會誘發高血壓和心臟病。《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報告表明,孤僻和生活壓力大的人,死於心臟病或其他病因的幾率,比那些熱愛社交、生活壓力小的人更大。

在精神疾病的治療中,人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它能夠幫助患者擺脫困境,如果得不到人際支持,抑鬱情緒可能會加重。2017年4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作者林奕含在家中自殺。她自殺的原因是因為在抑鬱的深淵中一直無法走出來。林奕含早年曾遭到補習班老師的長期性侵,但是事發後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理解和關懷,抑鬱情緒長期無法排解,最終精神崩潰,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因此,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我們要學會展開人際關係,尋求幫助。

怎樣培養出快速成長、短時間內爆發出超強能力的堅韌人格?


那麼該怎樣建立人際支持呢?第一步,是尋找支持,也就是說尋找那些願意支持你、認同你、幫助你的人。你可以去一些擁有共同興趣的團體尋找,比如某項愛好的俱樂部;也可以去尋求導師或者年長有經驗者的幫助。多參加交際活動,在活動中尋找夥伴,尋找那些在生活中積極樂觀,又願意幫助別人的人。

知道了應該尋找哪些人幫忙,也必須知道不能找哪些人幫忙,因為一旦找錯了人,可能讓情況變得更糟糕。所以,建立人際支持的第二步就是,學會區分不能向哪些人尋求幫助。比如,例如有些“自以為是”的人,這類人很自戀,覺得全世界都該圍著他轉,在生活中這類人往往不會給他人留餘地,因此不要指望這類人能幫你。再比如,那些跟“社交花蝴蝶”似的人,這類人經常拿自己認識多少名人來炫耀。如果你處於逆境中,對這類人來說就沒有什麼價值,因此他們是不會幫你的。還有一種是謹小慎微很怕事的人,這類人生怕越雷池半步,平常遇到事情躲都還來不及,更不會出手幫你;再有一種人是亦友亦敵型,也就是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朋友,但這種人卻心胸狹隘。只有在他比你優越很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於憐憫之心來幫你。所以,以上這幾種人都是不能求助的。

好了,通過上述學習,我們知道要想培養堅韌人格,首先我們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能因為情緒失控採取衝動的行為。其次是從成功人士身上吸取經驗,看看人家是怎樣度過危機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學會建立屬於你自己的人際支持系統,有朋友的幫助,那麼我們就更能堅強地去面對逆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