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7)

今天接著寫藻類的另一種特殊情況,水質突然變清,或是變黑、變紅、變白,但這個顏色的變化與太陽光引起的藻類驅光性沒有關聯,即不是由於某一類型藻類驅於水體的表層所引起。

它是由於水體中浮游生物量超過某一極限值,藻類突然大量死亡所致。藻類在死亡後,釋放出毒素,原本為池塘提供主要氧氣來源的藻類,此時不僅不能為池塘提供溶氧,反而死亡的藻類還要消耗氧氣;所以魚塘開始出現缺氧,引發其他生物,如浮游動物在缺氧又缺乏食物的情況下也出現死亡。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7)

一、引發倒藻的原因

在生產上,我們把這種情況統稱為“倒藻”,倒藻的實質不僅僅是藻類的死亡,還包括其他生物的死亡。這也就解釋了水為什麼會出現有變白,也有變紅,也有變黑。因為輪蟲死亡會引起水白濁;浮游動物在缺氧的情況下會引起水泛紅。

至於水發黑,那因素就更加複雜。一方面水體對流,把底部淤泥層的腐屑物帶至水體表層,會引來水色發黑。另一方面,魚排出的糞便未得到充分的消化,比如魚有腸炎,有脫便,還有投餵過量,殘餌增多,所以需要分解的有機物增多;但為池塘分解有機質的微生物,如芽孢桿菌、酵素、乾酪乳杆等卻不足。生成與分解不能保持平衡,有機物在水體越積越多,魚塘的水面顏色逐漸變黑,最開始還只是一層薄薄的油膜,然後慢慢的演變成泡沫,終於有一天,一個外界誘因,可能是一場大風吹動池塘水體對流,也可能是一場雨水,也可能某個方向帶來的突然降溫,此時的池塘自淨能力極其脆弱,對外界影響的緩衝能力有限,也就引發了倒藻。

二、預防倒藻的方法

為了預防倒藻,最為關鍵的就是調水,重在平時。

讓池塘中過多的有機質得到充分的分解,及時的讓這些飼料營養,在腸道中沒有被消化吸收的部分,再次通過微生物的作用,轉化成魚的產量,促進魚的生長,提高養殖效益。

同時,平時注重對魚的腸道保健,防止腸道脫粘、炎症。平時預防可在飼料裡添加膽汁酸幸福100,保肝護肝,促進膽汁的分泌,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對水生動物的肝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增進肝臟的解毒以及營養轉化功能,另一方面調節水生動物腸道微生態環境,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水生動物對細菌、病毒、原生生物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而且還能誘食,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水生動物生長。

三、倒藻出現的措施

如果已經發生倒藻,加註新水與解毒,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解降死亡藻類的毒素與抗應激;同時發生倒藻的水體,水面往往伴隨著油膜,所以先用有機酸或解毒超爽原液,然後再潑魚康乾酪乳桿菌,能快速改善水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