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2月7日,呼喊著“危急時刻,為國分憂、敢於擔當、甘於奉獻

”的鏗鏘口號,來自西安交大一附院的秦軍出征武漢,“我們不僅要參與臨床救治,更要為國家提供疫情防控的方案和建議。”這是施秉銀院長對隊伍的要求。

一個月來,142名醫療隊隊員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以異鄉為故鄉,視患者為親人,大幅降低接管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七八病區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截止目前,共收治109人,已有48例康復出院,絕大多數患者轉危為安。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集中多學科精銳力量救治危重病人

醫療隊建立了軀體疾病、心理健康、康復訓練生活照護等立體多維度工作構架,把挽救患者生命當作頭等大事,把降低病死率作為首要任務。施秉銀院長多次親赴病房查看患者,為他們把脈、開方。

抵達武漢的第一天,施秉銀院長要求醫療隊建立危重病例討論機制,集合全隊力量,盡最大努力提升重症患者治癒率。施院長強調:“如有必要可打破隊伍之間的界限,並通過遠程會診同在西安本部其他學科的專家進行討論,把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當作頭等大事。”對於不同層次的病人,採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根據工作量進行動態分配,病區內及病區間動態調配醫護人員,保證最強力量救治最重病人。

醫療隊把所有病人按病情輕重緩急進行分層,特別關注危重患者的病情走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適時採取相應的治療對策,這使很多病人病情好轉,由需要插管的狀態轉為僅需要鼻導管吸氧的狀態。對於由重症逐漸減輕的患者,簡化藥物,同時加強心理干預,促進病情逐漸好轉。

施秉銀院長牽頭成立了院內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小組,該組成立以來,通過對病亡病例逐例評估分析、查找病亡原因,形成分析報告,指導院內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該項工作的開展使全院病亡率大幅降低。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生死時速!一次次將病人從鬼門關拉回

2月17日晚,七病區主任石秦東教授剛回到酒店準備休息,突然接到值班同事的緊急求援:“患者血鉀已經7.4mmol/L,隨時可能心跳驟停,現在怎麼辦?”

命懸一線!“這位病人的情況,我太清楚了,在2月10日入院時,就已經很嚴重了。必須進行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血液淨化治療。”石秦東一邊指導同事搶救,一邊緊急帶領ICU護理人員趕赴醫院,迅速建立血管通路,開機、裝機、預充管路、上機、調參數等操作一氣呵成,CRRT正常運轉,患者血氣血鉀逐步迴歸正常水平。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人救回來了,天也亮了。一夜未眠,大夥卻很興奮,因為又一次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然而,病情每時每刻都在變化。3月1日,這位病人再次生命懸危,血壓怎麼都維持不住。

必須上ECMO了!石秦東立即向施秉銀院長請示,很快達成了共識。重症醫學科醫護團隊緊急集結,與在崗的醫護人員組建了臨時ECMO團隊。從開始準備至ECMO順利運轉,僅耗時一小時。

很快,患者的氧飽和度上升,血壓趨於穩定。又一次將病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這樣的生死時速不斷在兩個病區內上演,為了挽救患者生命,所有醫務人員都分秒必爭、在醫院和駐地來回奔波。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我真希望武漢早點迎來百花盛開,奼紫嫣紅的春光,帶你們好好吃吃武漢美食,逛逛漢街,看看黃鶴樓,去歸園寺抽抽上上籤。”

“醫生說你查過兩次房了,因為面罩我們只能看見你們的眼睛,而且我也不知道哪個是石主任,抱歉了石主任,再查房我一定要認識我生命中的恩人。”

“有你們真好,西安交大一附院所有的白衣天使是我們一生的牽掛。”

“老李,你們康復我們就很開心了,這個群會一直在,有問題請聯繫。居家隔離指導和康復流程指導幫你們準備好了。”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八病區一個醫患微信群中的暖心對話,群主是石志紅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此次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醫療組組長,兼任八病區主任。

“我們剛到的幾天,病房的氣氛很沉重,病房配有電視,可更多的患者還是呆坐在病床上,也不和我們溝通,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也十分有限。”石志紅明顯感受到了患者們孤單、恐慌、焦慮、安全感缺失等不良情緒。

這樣的不良情緒顯然不利於病情緩解,反而會加重心理負擔。石志紅決定組建醫患微信群。

在微信群內,醫護與患者溝通非常頻繁,患者身體有任何不適,便可及時告知醫生,這樣就使查房、診斷不僅限於病房之內。除了在院治療,康復訓練也是重要一環。病區專門制定了《患者呼吸康復流程》,從飲食康復、運動康復和心理康復三個方面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和調節。醫務人員拍攝了新冠肺炎呼吸康復視頻,由醫務人員親身示範,通過微信群發送給每一名患者,引導患者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從而逐漸恢復身體功能,促進呼吸功能康復。有了交流互通的平臺,除了及時交流病情變化,更多的是對患者的心理慰藉,患者感覺同醫生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患者之間也在相互鼓勵,分享就醫經驗,增強了戰勝病魔的信心。為了全方位促進患者康復,石志紅還邀請了西安本部精神心理科陳策教授、李業寧醫生和康復醫學科尚翠俠教授加入微信群,對患者的心理、康復問題及時進行治療和指導。

線上線下,身心同治、縮短病程,取得的效果非常顯著,許多患者表示“我們在石主任團隊的治療下,每個人都在好轉。西安交大一附院的白衣天使是我們一生的牽掛。”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黨建引領,構築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為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2月16日,在武漢戰疫前線,交大一附院援武漢醫療隊舉辦了援武漢新冠肺炎防控前沿陣地臨時黨總支成立儀式。

臨時黨總支提出了“六個帶頭:黨員幹部帶頭聽黨指揮,服從安排;帶頭扛起責任,擔當作為;帶頭協同作戰,合力攻堅;帶頭嚴守紀律,恪守規矩;帶頭不忘初心,服務患者;帶頭科學防控,及時總結

“在武漢遭遇重大傳染病疫情的特殊時刻,我們受國家之命,作為國家隊出征武漢,事實證明,我們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隊伍。廣大黨員繼續要在疫情防控中守初心、擔使命,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淬鍊黨性,磨礪意志。這場仗,我們一定能贏!”在戰疫前線,施秉銀以身作則,始終帶領黨員幹部衝鋒在最前線,在他的感召帶領下,共有82名隊員主動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移植醫院精細化管理,助力前線疫情阻擊戰

醫療隊實行三級聯動模式,嚴格按照半軍事化要求進行管理,設置了醫療組、護理控感組、綜合協調組等,通過隊管組、組管人,加強上下聯動,堅持統一指揮相互協作。

醫療隊建立了每日工作例會機制,每天由各組負責人彙報當日工作,提出存在的問題,商討解決方案,全力保障患者的救治工作。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無微不至的專業照護與人文關懷相結合,打造有溫度的護理

醫療隊進駐病區後,護理團隊在第一時間對病區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每一項操作,每個病房的設置、分區都進行了實地察看,結合病區實際,從建章立制、細化崗位職責,整理病區環境、推行精益化管理,人員分層級管理,重點關注感控環節,實施專業照護與人文關懷相結合五個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護理工作。

一是制定了工作人員要求、各班次工作流程、防護管理等12個規章制度,兩個病區實行同質化管理,護理組長,管理人員每天督促流程執行、落實,每日存在問題病區群內反饋並改進;

二是對原有病區進行改造,重點改造清潔區與汙染區病房環境,嚴格按照規範設置緩衝間一區與二區,每一區域室內張貼穿脫流程,確保每一環節有效落實。設置重病室,急救儀器設備、藥品定量放置,急救設備均處於備用狀態,每日進行專人清點與核查;

三是實行小組組長負責制,每小組設置主班、治療班、責任組、重病監護組,護士能級與患者危重程度相匹配,相互協作,確保患者安全。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兩個病區護理人員彈性排班,相互協作。對於疑難危重技術的開展,先由ICU護士開展,後續組成師帶徒點對點床旁培訓,目前已新培訓多人次可以獨立開展CRRT治療和ECMO護理;

四是設置感控專崗,每日督查醫務人員防護服穿脫,手衛生執行等。對清潔區、緩衝間、病房按要求消毒,做好患者終末處理;

五是安排ICU護理人員專人管理危重症患者,重點關注患者氣道、管道、液體平衡,實行床旁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與主管醫生溝通。積極滿足患者生活需求,細心照料患者的生活起居,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也格外重視,做好患者的情緒疏導及安撫工作。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工作滿一月,每名隊員都在超負荷運轉,疲憊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施秉銀院長要求大家“我們的各項工作目前開展的非常好,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稍有懈怠就會引起醫療質量的波動。我們要再接再厲,一定要以最好的成績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

秦軍出征滿月:斬獲抗疫最佳戰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