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不適合手術切除?可以試試消融治療

很多人一被診斷為腫瘤,就認為必須得切除!目前腫瘤治療方面仍保持三大傳統治療手段,分別是外科手術、全身化療和放射治療,加上近幾年的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已給越來越多的腫瘤病人帶來了福音。


手術在腫瘤治療中的地位不可小覷,然而,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患者並不適宜做或不願做傳統的外科手術,而更傾向於接受一些與傳統手術有著同等治療效果的微創或超微創手術。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的腫瘤消融治療發展迅速,新成果新思路層出不窮。腫瘤消融是腫瘤局部微創治療的一種方式,是指直接將化學物質或能量(一般是加熱或冷凍)作用於實體腫瘤,以消滅或徹底破壞腫瘤為目的,使整個腫瘤包括其外周約0.5~2cm的正常組織完全凝固壞死、失去活性。


消融治療分為以能量為基礎的物理消融和瘤內注射化學藥物的化學消融兩大類,前者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凍消融、激光消融、高能聚焦超聲和不可逆電穿孔(納米刀)等,後者注射的化學藥物主要包括無水乙醇、醋酸、稀鹽酸和細胞毒性化療藥物。


腫瘤不適合手術切除?可以試試消融治療


腫瘤消融治療大多數在超聲、CT或磁共振等影像設備的引導和監控下進行。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腫瘤消融技術已經比較完善,臨床應用範圍不斷拓展,目前作為腫瘤綜合治療的一種方式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臨床醫生和廣大患者的認可。


與傳統手術治療相比,腫瘤消融治療兼具治癒性治療與姑息性治療


對於早期肝癌、不能耐受手術切除的早期肺癌和腎癌,腫瘤消融術作為治癒性手段,被列入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的指南和各種學會的指南及專家共識中。


作為姑息性治療手段,腫瘤消融術能夠有效減少腫瘤負荷、緩解壓迫和疼痛等臨床症狀,從而在中晚期腫瘤的治療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創傷小。不必開刀,僅有1~2mm的創口,基本無出血,患者當日即可下床活動。


二、快而準。一個3cm的病灶,最快7分鐘內即可完全滅活,影像實時精準引導,並可在消融後即刻評價消融區域是否完全覆蓋腫瘤。


三、花費少。接受腫瘤微創治療的患者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治療和術後恢復費用低於常規手術費用。


四、可重複性高。對於較大或多發性腫瘤,微創消融治療可分步進行,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同時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五、激發患者對腫瘤的免疫力。通過消融治療,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人體免疫系統也會被激活,就會針對腫瘤產生特異性抗體。


六、體質較差的患者也能耐受。與手術相比,消融治療對患者體質要求也比較低,對於那些因體質差而無法手術的患者,消融治療是不錯的選擇。


七、打出“組合拳”。對於中晚期腫瘤患者,消融治療也可以和放療、化療相結合,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肺部的腫瘤如肺癌:直徑≤3cm的病灶,一次消融即可根治,而直徑>5cm的腫瘤形狀多不規則,可多針疊加消融,對病灶完全滅活。


肝部的腫瘤如肝癌:適用於直徑≤5cm單發或最大直徑≤3cm多發(3個以內),無血管、膽管侵犯或遠處轉移,肝功能A、B級的早期肝癌患者,對於>5cm的單發腫瘤及小於10個結節的多發小肝癌,分次消融,患者也可獲益。


在早期前列腺腫瘤方面,腫瘤消融治療通過不可逆電穿孔,也就是納米刀可獲得不錯的效果。若前列腺腫瘤小於2cm,按現在國外的經驗,基本上不用做外科手術,就能夠取得治癒性的效果。


對於其他部位的腫瘤如甲狀腺良性腫瘤、部分甲狀腺微小癌;乳腺腫瘤,尤其是良性腫瘤;子宮肌瘤、肝血管瘤、腎上腺腫瘤、盆腔腫瘤、椎體腫瘤和軟組織腫瘤,腫瘤消融術也有著良好的效果


腫瘤消融不良反應


腫瘤消融治療常見的術後不良反應主要有:發熱、食慾不振、局部疼痛、術後噁心嘔吐、腹脹呃逆、無症狀胸腔積液等,這些一般稱為“消融後綜合徵”,大多數不需要治療或僅需對症治療。


當出現以下併發症時則需要引起重視:出血、肝功能衰竭、腸道膽道損傷、感染、氣胸、血胸、大量胸腔積液、血管栓塞、腫瘤播散和種植等。


腫瘤消融治療總體來說是比較安全的,極少出現上述嚴重併發症。


小結


當然,腫瘤消融治療也需“私人定製”,即使同一個患者的不同部位,也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患者有出血的傾向不宜做冷消融,而熱消融有止血作用,則可選熱消融;若病灶靠近大血管等重要結構,冷和熱消融有可能會損傷大血管,這種情況選擇納米刀消融術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