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放不下手机去学习,怎么办?

卡哇伊丶筱梦


你这不是真懂,是自以为的懂,真懂的情况是知行合一,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个人的成长来自于他律和自律的约束,像你这种情况属于严重的不自律,既然你已经意识到经经常玩手机是不好的,是影响学习的,在自己又做不好的情况下,就要好好利用他律了。你可以在自己理智的状态下求助于长辈或自律性强的同辈,立个合约,帮你放下手机去学习。

当今社会能主动学习的人虽然不是稀有物种,但总体来看,还是少有的,当然能主动学习的人都是很自律的。你找到这样的同伴。

另外,互联网时代,线上学习也将是一个大潮流,既然放不下手机,你在手机上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不要绝对的认为放不下手机就不学习了。比如我,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证就是通过手机在线学习通过的,包括现在我大部分的认知升级也都要通过手机进行,还有我从去年开始学习写作,也是放不下手机的。

所以放不放得下手机跟学习并不矛盾,我是干脆放下手机就很难好好学习的。不过,多用手机可能对颈椎不好,也会影响视力。可这又不是学习不学习的问题了。

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学习快乐!


时间友人


你好,作为一名95后,我想我来回答一下!

曾经我也是手机不离手,手机上10个APP其中就有5个人游戏APP,父母也总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因为从上初中就开始有手机了,那时的手机还是按键机,手机上的小游戏也很少,也简单,全是放学后玩玩而已,不过也确实是被吸引了,而后到了高中基本就是入迷了,大家课余时间不是讨论课本知识,却成了讨论游戏关卡,而到后来手机上的不过瘾,就想着去玩儿电脑也处使我第一次翻墙出校门去上网。

后来改变我的居然是外挂!

是啊,讽刺,当初抱着想成为职业选手的态度去打游戏,最后却被外挂虐的体无完肤!

事实证明只要是本国的游戏,真真的都有挂,与其去当神仙的炮灰,不如把青春拿来做其他有意义的事儿,后来我便慢慢转移注意力,学习了射箭,英语,日语,写作,虽然我的文笔依旧很烂不过比起打游戏也好太多了!


爱种菜的小李


不需要和你的大脑讨价还价,执行就好。给你分享我减肥运动的例子:开始的时候,每次都超不想运动,大脑里各种开始借口乱飞!大脑很狡猾,会顽固维持你既有的习惯!这个时候,你啥都不和大脑聊,坚决执行就好!我每次都不给自己想的时间,就直接换衣服、踏上跑步机,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等你开始尝到新习惯的甜头,放弃就越来越难,比如我两个月从130减到115,现在你让我放弃新的生活习惯,一想到要回到过去的状态,我就觉得不值。所以,一开始别想就去学,尝到进步的甜头,你就会开始喜欢新的自己,这个时候,想让你回到过去的状态,你都不愿意。熬过最初和大脑博弈的阶段!还有,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压力太大,一下制定个8小时学习计划,从1个小时开始,慢慢来。


北外小阿教英语


首先要明确一点,用手机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不管什么行业什么人,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沟通、理财、购物、付款等等都离不开手机。但不是每个人自律性都那么强,所以容易把时间都花在娱乐游戏方面。

所以,第一点,首先要清晰知道,手机也是可以用来学习的,手机是一个工具,我们要成为它的主人,而不是让它变成我们的主人。

第二、给自己制定一个手机娱乐的时间,到时间就坚决把手机关掉,尤其是刷抖音的时候,晚上可以刷到天亮,浪费时间不说,也搞垮身体。

第二、转移注意力,想玩手机的时候,可以通过做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比如打球、跳舞,找人聊天都可以。

第三、制定详细目标,清晰现阶段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每天围绕学习目标去开展具体学习。



FM东子


一眼就开始你这个问题,因为我儿子要是这样,我也是心急火燎,大小道理讲了一个遍,他也都明白,就是还是放不下手机,这些天我也总结了一下,与你分享。

首先是年龄小,虽然懂一部分道理,但是还没有什么经历,所有的信息都来自父母长辈,电视,电脑,手机,几乎没有亲身经历,毛主席有句话,你可以细细品一品“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只知道一些道理是不够的,

再者就是,手机里确实有很多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最具代表性的,第一个应该是游戏当仁不让,玩游戏就像抽烟一样,沾上它容易,戒掉它难如登天,十几岁的学生玩游戏更是堪比吸毒,有可能毁掉一生,等你长大了,明白这一切时,只能悔不当初,已经为时已晚。

还有一点,不要把用手机方便和家长,同学联络为借口,这个托词,只是一条送你进入深渊的绳索,看似给你以安慰,实际上是条毒蛇。

到此,我可以给出结论和回答,

第一,不要有任何接口和原因,无条件的,完完全全的听家长的话,不要一丝懈怠。

第二,一丝不留的抛弃手机,不要有任何瓜葛,需要打电话时,用父母长辈的手机,用完既还,对自己狠一点,在狠一点。

第三,转化思想,把富余的时间用到看书,和父母,家人,朋友面对面聊天,在现实中聊天,锻炼自己的现实交往能力。

第四,增加兴趣,比如打球,跑步,练字,画画等等,提高自身技能,为走入社会增添更多道路选择。

好了,说这么多,估计你都听过,但是没有起到作用,希望这次你能听进去一丝一点,要是这听进去了,也因此收益了,请别忘记告诉我你的收获和进步,我随时在这等你的喜讯,孩子,加油!加油啊!孩子,你可以的。

关注我,分享更多


明天不是明天


我相信现在很多道理孩子其实都懂,为什么做不到呢?以下原因及对策供你参考:

01.经不住诱惑。在学习和手机游戏两者之间选择,学习远没有手机有吸引力。我猜想,你的学习成绩应该不是特别理想,不然也不会放不下手机不顾学习。很多优秀的孩子也玩手机,不过他们能平衡好学习和手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这么纠结痛苦。但你提出这个问题,并希望得以解决,说明你是有心想学,也可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02.逆反逃避心理。叛逆期的孩子,越是不该这个年龄段做的,越是被别人(尤其是父母)要求不允许做的,他偏要做,以此来证明自己长大了。还有一个就是逃避作业,本质还是因为没有get到学习的乐趣。

如果真的想改变,从两个方面来做:

第一 主观上。既然你已经懂得手机对你的危害,那就在思想斗争的时候,坚持不碰手机。第一次可能时间坚持不了多久,慢慢的会好的。

第二 客观上。让手机消失,可以交给父母保管,可以直接销毁。不要心疼钱,与学习相比,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如果确实有打电话的需要,普通的功能单一的电话手表或是老年机就好了嘛。(反正我班孩子是自己这么处理的,你可以参照)

第三种方案不是特别建议,但确实沉迷手机,上面两种不生效的情况下,可以试试,适合个别对象。那就是手机里什么最吸引你,就玩到吐为止,那种再也不想碰的感觉,然后再参照第二条。

我是#百变女先生#希望可以帮到你。


百变女先生


这是个经典的问题,道理大部分人都懂,但想要控制住自己却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从思想落实到行动上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你必须得经历点什么才会懂。现在别说是孩子了,就连成年人也很难控制对手机的合理使用时间。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思想上的懒惰,玩手机你基本不需要思考,只要按照手机上的引导一步一步操作就行了,这是一种被动接受。而学习和工作需要你思想上主动面对。要想摆脱这种困境,我给你几个建议把,首先找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把玩手机的时间用来做你的其他爱好,如果生活中你没有其他爱好,就去培养一个,分散注意力。第二就是选择一个户外运动,还是找自己喜欢的,平时多运动运动,找一些比玩手机更有意思的事情去做。最后就是一定要知道玩手机的危害,首先对眼睛的伤害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是熬夜玩手机的话,对肝脏和肾脏危害特别大,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其次手机玩的时间长了,会让人变得迟钝,你的大脑面对思考问题会越来越懒惰,最后让你翻开书读一行字你都受不了,我真的见过这种人。所以首先你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个好事情,但想要摆脱它,一定要高度自律,多交些朋友,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有空提升一下个人的品味、气质和审美,比如说学个钢琴什么的。反正你玩手机,浪费了你时间,迫害了你的身体,最后你啥也得不到,除非是工作需要,所以干一些能够提升自己的事情,哪怕去敷一会儿面膜都比这个强。





王佬狮


1 建议改变先从微习惯开始

任何一个大的习惯都可以先拆分为一个2分钟内可以完成的小习惯,这个小习惯做起来没有压力,但却导致后面的大习惯做起来顺理成章。

举个例子:你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换上运动鞋还是往沙发上躺呢?俩种启动方式直接带来的是俩种不同的结果。换上运动鞋很容易,2分钟就能搞定,但换好以后出门开跑就顺理成章了;反之,躺沙发上,刷手机可能就是你的下一步了。

我之前早起一段时间后,发现早起很痛苦,因为别人都舒服的躺在被窝里,一对比就更挣扎。学习了微习惯后,我不再去想早上起来要干吗?只是到点起床换上运动服,然后自然而然的铺开瑜伽垫,开始运动,现在还一直这样,早起完全没有了压力,相反因为早起有了更多的时间看书写作,效率高了不少。

友情提醒:习惯的改变不要有太大的门槛。比如你想开始健身,最好健身房离家近一点,太远去一次很困难也很难坚持下去。

2 找到一个爱好并坚持下去

想让自己不刷手机,势必需要有一件其他可干之事来代替刷机。做什么因人而异,这取决于你对自己未来的个人定位,当然我就喜欢画画🎨或者看电影,也未尝不可。

疫情期间在家呆了30天,别人都无聊的快长毛了,我却特别充实,因为我参加了一个线上的训练营,30天里啃完了10本书,累计输出3万字的文章,还线上讲书几次。别人吃喝玩,我却在飞速进步。所以如果自己做不出改变,来强迫自己跟着一群优秀的人来改变,倒逼自己一下,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做得事情很多,甚至自己也很优秀!

3 公开放出你的承诺

改不了的核心,还是因为自己内心不想改变,但如果在自己的朋友圈立个flag,扔200元红包作为自己没做到的惩罚,我想你也会有动力了。

任何改变意味着我们要跳出现有的舒适区,这一定会带来痛苦和不适应。过去的我俩个月也看不完一本书,现在学习了快速阅读后,基本4-6个小时搞定,当你的改变为你带来成就感时就愈发有了改变的动力。所以要学会记录你的成长并时不时秀一下,也会帮助你去坚持下去的。

一张5毫米厚的纸,如果折叠50次,你知道是多远吗?答案是一亿公里,相当于太阳到月球的距离。不要小看细微的改变,复利是可怕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斗七君


从心理学上来说,你放不下手机的原因是因为手机能提供你即时反馈。简单的说,我看个15秒的抖音,我就笑了一下即正反馈。而我背了一下午单同,记住30个,英语还是没进步,这就是弱反馈。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简单的快乐,马上得到当然要比靠积累好。

知道了原理,就要给学习建立一个正向反馈。这需要你先有一个大的目标,比如我想考六级,需要记3000词。把这目标分散,安天算。然后在按时间算。简单的说一天背20个单词感觉难度大,那一小时背5分钟二个单词了。背了以后就打个卡告诉自己又进去了这样下去你也就有动力了。

总结一下,简单点说就是你要缩小学习的预期。不然你老感觉学一小时没进步,不如看15秒视频开心,然后就不停看视频啦[捂脸]


橘子蛋包飯


我把对类似问题的回答分享到你这。

关于自律的问题,我回答过蛮多次。——总体概括为两句话:

1、如果你真的认为这件事重要、真的觉得这件事需要去做,你会做的。

2、透过症状看清自己的真实诉求。

 

先说第一句话。我说的“你真的认为”这几个字,是指内心的真实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听到专家、权威、朋友建议我们“应该怎么怎么做”,——这只是别人的建议,你觉得有道理,你也以为应该做,但是这未必符合你自身现实情况。所以你理智上知道该做,实际却动力不足。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说自己总是失眠的人(或者嘴边上总是挂着要养生、要减肥的目标),你去深入问一下,他总是喜欢看手机到深夜12点过后、喜欢在睡前玩游戏、听相声等各种刺激休闲的节目。同时他深知晚上9点后就要安静一点、不要让大脑太兴奋,这样有利于睡眠。

——经过咨询,你会发现,原来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总觉得工作太忙太累、回到家又各种家务,总觉得他一天下来忙忙碌碌不得闲、很疲很累。睡觉是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但他更渴望心灵的放松和休息。所以,他只能侵占自己的睡眠时间。换句话说,对于休息需求,他优先满足精神的放松,其次才是机体的放松。

 

很多人要陪伴家人、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毫无进展。该吃吃、该喝喝,该陪家人的时候他要不说自己忙、要不总是抱着手机。

对于嘴边上挂着养生、减肥,但总该吃吃该喝喝的人,你觉得他们是身材重要、还是开心重要?

对于强调要维护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但一有时间却总抱着手机自娱自乐的人,你得知道他们是先自处重要,还是与他人相处重要?

和语言相比,行为不会骗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减肥的重要性,而只是表达了一个大家都倡导的愿望、或仅仅是为了与他人有一个共同的谈资。

 

所以,也引出第二句话:我们能通过观察自己的拖延症,认真看清自己的真实诉求。

 

症状都有积极意义。它在向主人发信号。拖延症也在发信号,——“主人,我不想做这事,我还有更重要的、更想做的事情需要去做。”关于这一点,也不是很容易就能看清自己的真实诉求。因为从小打到,家庭和社会对我们打磨得很多啦,遵守各种秩序和规范(我并不是说不需要遵守),你想一下子就聆听到自己的内心的声音,不容易啊。

办法有二:一是学会内观。二是在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找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