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文玩市場,殘次品和贗品,我都可以忍,唯獨看到這幾樣不能忍

相信很多玩友都跟我有一樣的經歷:在剛剛接觸文玩古玩的時候,也經歷了一段只看不買的階段,但是隨著自己看的東西越來越多之後,就覺得自己可以了,眼力行了,就把老師的話忘得一乾二淨,什麼多聽多看,少說少買的原則,都拋到腦後,一個月之內,大大小小的“漏”就撿了一大堆,讓自己本就不充實的錢包,瞬間就憋了下去,最終自己買到的東西,沒有一樣是真品。

下圖是一件號稱是清代的黃釉白底雕花小麻雀,乍一看這明亮的釉色,微微泛黃的包漿,還有這溫潤的胎質,明顯的土沁,這肯定是剛剛出土沒多久的東西,價值肯定不低,一定是珍品,這樣的一件文物,價值50萬值不值,可是看這小麻雀,怎麼有點眼熟?卻定它的名字不叫憤怒的小鳥?

話說字畫這一塊,是文玩古玩中的難點,墨跡啊,紙張啊,畫風啊,筆觸啊等等,都是研究的重點,但是在文玩市場上,你會覺得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畫中的內容,那才是反應了當時的生活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比如這幅《壽星騎車圖》,足以證明,當時老年人的豐富的娛樂生活。

但是,當你想要了解為什麼這麼多贗品假貨充斥整個市場,卻沒人管的時候,你可以想一想,這些都是以工藝品的名頭銷售的,工藝品又怎麼會有真假區分呢,所以,大家在購買這些物件的時候,一定要長住眼,不要總想著撿漏,就當一樂就好了。

但~若是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麼請一定要關注小編,小編會經常發一些珠寶鑑定小知識出來,幫你磨好打虎刀!當然啦,如果您對這方面有了解,歡迎留言轉載哦!以上與大家共勉,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