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今天這篇文章,是疫情爆發以來,我寫得最難過的一篇。


真的。


最兇猛時,我是痛。不是哀。


感染和離去人數爆棚時,每天都憋不住地哭。但也挺住了。因為我以為,挺過去,福報就在後頭。


但現在的信息告訴我,900萬武漢人、5000萬湖北人,可能真的很難很難。


哪怕疫情結束,也不會瞬間切換至萬事皆休、喜大普奔的模式。


他們可能會像破損的電燈,通了電,鎢燈閃著,竄著,吡噝吡噝的,就是不會嚯地一下,馬上通體鋥亮。


他們做不到。


那些曾發生過的痛苦,會像墨團一樣,在他們的生活裡洇開。然後滿眼都是黑,都是苦。


那些黑與苦,有一個專有的名詞。


它叫:創傷後遺症。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我很好的朋友,叫池槿文,一個溫婉純良的女孩,家在湖北孝感。返鄉後,因封城,變故頻生,壓力如山,她悲憤交加,以至於性情大變。


她睡不著。

總是哭。

她甚至會罵人,會說TMD,無助又無望。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那種茫然無措,就像你站在路中間,就那樣站著哭。身後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


她是幸運的。因為她還能表達,我們也都懂得。


但無法發聲、無法宣洩的人,最後就成了抑鬱。


一個在武漢的男生髮視頻,稱自己快不行了。


每天都特別痛苦。


他總是莫名其妙地崩潰。崩潰之後,就瘋狂地掉眼淚。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他最強烈的一個願望居然成了,“很想一覺睡過去,再也不醒來。”


看得人眼淚刷刷地掉。


這段時間,

我們一直在關注武漢的病人、亡者。


卻少有人關注,病人、亡者的身邊人,是否還安好?


他們怎麼樣?

他們能扛下去嗎?


這是所有心理專家們當前最關注的問題。


在微博搜索關鍵詞,“武漢 抑鬱”,或“武漢 創傷後遺症”,看到的信息觸目驚心。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那裡關鍵詞指向的世界裡,有著我們無法想象的壓抑,與煎熬。


有人說,我真的不行了。


有人說,抑鬱症,但我沒藥吃了。


有人發放出自殘的圖片,用激烈的方式,向外呼救。


雖已打碼

但圖片可能令人不適

建議不要放大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還有人,已經永遠離開。不是因為感染。


他們困在時代的困境中,舉步維艱,無法、也無力走出。


在全民共克時艱、共同抗疫時,他們的眼淚顯得矯情、脆弱、不合時宜。


於是,他們不被看見。

也不想發出聲音。


他們也不想“惹人討厭”。


但痛苦真實存在,而且連綿不絕。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方方說,現在武漢每個人,或輕或重都有應激障礙。


這種應激障礙,就是一種心理創傷。


當面臨生命無法承受的喪失,當生活翻天覆地,很容易產生這種心理問題。


這種病人表面看起來很正常。言語寡淡,表情冷靜,不激烈也不頹唐,幾乎看不出內心的簸動。


甚至也沒有眼淚。


比如一個60多歲的奶奶,確診了。


她告訴醫生:“我先生兩天前去世了,因為這個病。”聲音是木的,空洞的......


她不呼天搶地,也不哭,拿著一堆片子,抽出幾張,輕輕地說:“這是我先生的,我要保管好,到時去殯儀館領骨灰時要用......”


話裡還是沒有任何情緒。


查房的時候,主治醫生叮囑她:“下次讓家屬帶些牛奶來......”有人遲疑了一下,低聲說,“她家裡沒人了,都在隔離。”


丈夫走了,兒子感染,自己感染,卻“無動於衷”。


正常嗎?當然不。


但這種不正常的反應,頻頻出現。


還有一個老人,去醫院給兒子開死亡證明。


老人滿頭白髮,穿得破爛,一看就是貧苦的打工者。


他的兒子,32歲,死於新冠肺炎。


老人也沒哭。

沒有眼淚。


他站在醫生的桌子旁邊,非常順從地,沉默地,看著醫生給兒子開證明。


醫生說:簽字吧。


他就按照指示,在一張張紙上,鄭重地,歪歪扭扭地,簽下自己的名字。


依然沒有反應。


這是看淡生死嗎?


不是的。


這是非常態的。也是危險的。


悲傷如果有眼淚,就只是悲傷。


悲傷沒有眼淚,就會成為抑鬱。


而哭不出來,這種命運重擊所致的痛苦,就會100%地、整個地,全部內化入心,進入潛意識,變成根深蒂固的癥結,最終要你的命。


當年大阪池田兒童殺傷事件發生後,一位精神科醫師接受電視臺訪問。


記者問他:“這會對小朋友們有影響麼?”


他是這麼回答的:


“與這次事件有關聯的小朋友,即使現在看起來若無其事,等他活到人生的某個階段,‘一定’會發生問題。”


所以後來有人毀人。

有人自毀。

有人抑鬱終生。


疫情下的倖存者也是。


也許他們現在看起來,無悲無喜,與正常人沒有差別。


但這是因為,在大難面前,人懵了,傻了,僵住了,不知道如何反應。


就像一股巨大的寒流,忽然將一個人吞噬。痛苦被凍住了,你木在那裡,流不了眼淚,也思考不了。


但“痛苦”遲早會化開。

淚水遲早湧出來。

關於“喪失”的傷悲,從來不曾離開。


幾周以後,或者幾個月,甚至幾年,它們會忽然回來,將你的生活撕開大口。


就像《言語的秘密生活》裡的倖存者,她在劫後餘生裡,也一直是麻木地、機械地生活。


她需要這種保護。


敏感之於災難受害者,是一種無休止的凌遲。


麻木,才能讓他們熬過去。


但她的感受被喚醒後,她說:


“我怕有一天,可能不是今天,也許不是明天,但是有一天,突然間,我會開始哭,沒人可以讓我停下來,眼淚充滿整個房間,我無法再呼吸,我會把你也拉下來,然後,我們一起淹死……”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我們的倖存者呢?


他們眼淚同樣多。同樣艱難。


求大家,看到他們!!!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以上說的還是見證者。


親歷過的病人,他們身心的痛還會加倍。


在紀錄片《非典十年祭》裡,大家可以看到,不少好轉的病人,多是苟且偷生。


他們大多離了婚。

無法工作。

一直靠藥物維持。


這一次的疫情,也許不會有這麼嚴重的身體後遺症。但我們也要重視患者的心理健康。


人是非常脆弱的。


身體扛不住重擊。心理也難以消化沉重的意外。


大家還記得李西閩嗎?


他是一個作家。


2008年汶川地震,他被埋在廢墟中,長達76小時。


他被鐵片刺穿臉頰,被重物壓住,獨自在黑暗中,與疼痛、恐懼、飢餓、窒息感對抗。


後來他被解救。


本以為萬事大吉。卻不曾想,他患上嚴重的抑鬱症。


他曾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


“不可能開心起來了,完全感知不到世間的任何美好和樂趣,很恐怖,四面都是黑暗,哪怕你開著燈。”


“站在人群中,都感到孤獨,站在陽光下,黑暗也會湮沒我,我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即使睡著了也會做噩夢。”


“委屈、憤怒、絕望、不懈的情緒找不到出口,淚水又流不出來,門一推,就跳下去了。”


2012年,他在微博發了遺言,吞下兩瓶安眠藥。


好在後來獲救。


但這也足以告訴我們,這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這才是劫後餘生。


我們都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是真正經歷大難的,等到的,可能是嚴重的心理創傷。


現在疫情即將結束,病患即將歸零,亡者不再增加。


楚地之上,武漢城中,那些家破人亡的人,一定會在解禁之後,開始回顧、反思。


而往事一反芻,痛苦就甦醒。


一甦醒,世界已換了人間。


那時候,他們怎麼辦?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如果你是親歷者,是正在煎熬的病人,請一定要明白,這不是你的錯。


放過自己!

停止自我加害!


如果一直走不出來,請記得以下三種方式:


1 ,流出眼淚。


請你盡情地哭。


哭,就是療救。


不要忍,不要憋。這不丟人。在這種情況下,宣洩就是重中之重。


2 ,分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事實。


分清楚,你痛苦的,到底是什麼?


是事實?

還是想象?


如果是事實,饒恕自己。因為你不是聖人。

如果是想象,那更不需要揹負。因為那不存在。


3 ,拔打求助熱線12355。


這是青少年呼叫中心。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這個熱線池槿文打過。


她熬不下去時,曾求助過。有人接。


如果你也走不出來,可以拔打12355呼救。


但是——


健康的人請不要騷擾。


再說一次,健康的人不要騷擾,不要佔用公共資源,不要擠佔他人的救命熱線!!!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接下來說,如果你身邊有創傷應激障礙者,不要嫌棄他,也不要總想著“拯救”他。


這兩種心態,會害死他們。


因為——


嫌棄會令他自責,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而拯救,也會令他自責。他會發現,他再用力,也永遠達不到你想“拯救”成的樣子,更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你要記得,接納比什麼都重要。


在和他的相處中,切記以下幾點。


1 ,讓他傾訴,不要讓他加油。


他加不了油。


你讓他加,就是另一種施壓。


而你的“加油”,是帶有預設的,是希望他樂觀積極向上成為社會好青年的。


可是他真的做不到。


他可能為了討好你,故意做出這種樣子。但這不是真的。


努力無果+偽裝,會將他逼入深淵。


2 ,告訴他,這是正常的。不要說,這是不對的、不好的、異常的。


接納的本質,就是承認一切發生。


承認他病了。

承認此時努力無效。

承認這一切都很正常。


當你真正明白,這是正常事件時,你才不會心急火燎,他才有空間去呼吸。


3 ,陪伴,但不要教訓。


接納,不代表不作為。


你可以陪伴。但注意,不要嘰嘰歪歪,不要羅嗦。你越多話,他病得越嚴重。


你就靜靜地做自己的事。


他需要和你說話時,你就聽。


少給意見,就是聽。


相信我,你聽了多少,他就痊癒了多少。


4 ,彆著急。相信時間,相信人的自愈能力,相信人的意志力。


人都有自愈能力。


這是本能。


只要度過了自我交戰最厲害的時期,他就能重建內心的秩序,一點一點恢復。


所以彆著急。


咱們一切慢慢來。反正時間有的是。


現在,大規模災難已近尾聲,看見武漢的創傷,成為當務之急。


而這一切,需要我們所有人去正視,去發聲。


所以請你轉發此文,告訴每個人,在楚地中央,很多心碎正在等待療愈,很多幸存者正在長夜痛哭......


請大家救救他們!


請所有人,幫幫他們!


最後,希望凜冬盡時,所有人都站在陽光下。你一身春意,他們內心已無冰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