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菩提非树LW


感受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个就是史书和笑谈的渔樵闲话的区别。史书是更加真实的还原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小说是加工过故事情节,使其更富有趣味。

经过小说的加工,三国演义中最为核心的三个人物就鲜明的摆在读者面前。曹阿瞒的“奸”、诸葛村夫的“智”、还有关二爷的“忠”。后称之为“三绝”。

不过对于“青铜”爱好者来说,三国演义更具有研读的必要性。可以领略明清小说创作的魅力。而要追求事实真相的骨灰王者来说,三国志是了解东汉末年纷争的第一手资料。


而今又到落花处


你好,老话说的好,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这里我的感觉是义字,从头到尾。曹操放关羽是义,桃园结义,华容道是义,三顾茅芦是义,白帝城托孤是义。这些对我感受最深的是曹操败走华容道,曹操对关羽一拜。才知人不能欠别人太多,总有一天会要还的。



用户树下阳光


看完《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我最深的感触的小说和历史差距还是很大的。


其实中国人熟知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三国历史的上百个经典人物故事,大多出自《三国演义》,但它的原型,却来自《三国志》,那么这两本书,区别何在?

笔者在此献丑:

简单的说,最大的区别是《三国志》是史书,真实的历史记载。《三国演义》是小说,就像今天的大型史剧,属于文学作品,来自历史但并非等同历史。

那有人要问了,既然《三国演义》不能完全等同真实的历史,这些故事的意义何在。其实很简单,历史小说,主要目的是向广大百姓生动传神地传达和揭示那段历史在古代中国被上演、被安排的真正目的。代表著作者的历史观,就是如何看这部历史,如何认识这部历史,并将这个认识,以小说的方式展现出来。


古人写小说,跟今天不同,因为受的教育不同,过去的读书人叫做儒生,就是孔子讲的仁义礼智信的教育。救助国家和百姓,或者教导人如何做好人,就是读书人的大志。因此,有大志的小说家大多用尽毕生的精力完成自己的作品,目的就是要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要给社会和百姓做出贡献。因此,他们绝对不会写出来仅仅为了给大家看热闹,他们写历史小说,为的是揭示一段历史的真实意义。什么意义呢?就是作者自己看到的文化的内涵,给人留下人生模范和教训,教会人如何正确地做人。


比如《三国演义》,整部书就在揭示:三国历史的出现,为的就是给人类留下一段关于“义”的做人的文化,就是在教会人如何在各种情形下遵守做人的道义。为了生动传神地揭示这一点,将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加工,让这些故事精彩纷呈,历史人物深深地刻入百姓的心中,千古流传,人们因此懂得了“义”的真实含义。

人们熟知的关羽,因此上演“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对刘备主公不离不弃,对对手曹操也要有恩必报等故事,因此有了“义薄云天”的定位。刘备与诸葛亮则留下“三顾茅庐”“鞠躬尽瘁”的君臣之义。


因此这部小说被命名为《三国演义》,演的,就是一个“义”字,在作者看来,历史就是冥冥中安排好的剧本,为人类留下义的文化而来。

因此这部小说,从刘关张的“桃园结义”故事开卷,就像现代的连续剧一样,主人公会首先出场,而一出场,就会紧扣作者展现“义”的主题。顺着这个“义”的主线,站在作者罗贯中的角度,能够还原《三国演义》各段经典故事的真相。


国学真有趣


看完《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感受最深的是“国家和个人有大德,方能致远”。刘备和诸葛亮都是大德之人,治理的国家也是大德之国,“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刘备死后,传位刘禅,在三国割据动乱之时,蜀国还能够存活40多年,不得不说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配合,心心相通,无私地传承着大德文化。

借培养刘禅,刘备与诸葛亮隔空对话,成就君臣交棒的成功典范。

三国蜀国君主刘备在自己临终的时候,对刘禅放心不下,作为对儿子的临终教诲,留下了遗诏,也就是《刘备敕刘禅遗诏》,其实也是给诸葛亮下了托付遗言,当然作为辅佐大臣的诸葛亮也要认真研读,针对辅佐和培养刘禅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策略。

诸葛亮在出师北伐的时候,就写了著名的《出师表》,针对刘禅的叮嘱和刘备的托付做了详尽的回答,句句言忠,赤诚丹心,声泪俱下,无法言表。

刘备遗诏说:“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诸葛亮出师表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针对国家恢复汉室的问题,诸葛亮接过了刘备的担子,要出师北伐,扩大蜀国的版图,担起蜀国生死存亡的责任。

刘备遗诏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出师表回答:“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针对国家治理方面,要明确区分善恶,分清是非黑白,分清好人和坏人,同时诸葛亮也给出了明确的安排:

第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第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第三:“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刘备遗诏说:“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诸葛亮出师表回答:“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刘备遗诏托孤,诸葛亮出师表决心,刘禅谦虚退让,甘于幕后,形成了蜀国独特的忠贤礼让之风,大德风尚千古传颂。








飞鱼蜗牛


主要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中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在此之中,我最欣赏的人非曹操莫数了。许攸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只是在三国中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狡猾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得到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这样一来,扩大了人才来源的基础,便于在全社会内得到更多由真才实干而被埋没的人才。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与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策略。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关羽,这是给我留下的影响最深刻的将。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往投。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我最喜欢的文臣是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之,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个个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个个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小邓吖01


就是你会发现罗贯中真的是个人才。
比如赵云的长坂坡七进七出,《三国演义》描述尤其精彩:说罢,拍马望长坂坡而去。忽一人大叫:“赵将军那里去?”云勒马问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乃刘使君帐下护送车仗的军士,被箭射倒在此。”赵云便问二夫人消息。军士曰:“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云见说,也不顾军士,急纵马望南赶去。只见一伙百姓,男女数百人,相携而走。”云大叫曰:“内中有甘夫人否?”夫人在后面望见赵云,放声大哭。云下马插枪而泣曰:“使主母失散,云之罪也!糜夫人与小主人安在?”甘夫人曰:“我与糜夫人被逐,弃了车仗,杂于百姓内步行,又撞见一枝军马冲散。糜夫人与阿斗不知何往。我独自逃生至此。”摘录2

却说钟缙、钟绅二人拦住赵云厮杀。赵云挺枪便刺,钟缙当先挥大斧来迎。两马相交,战不三合。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夺路便走。背后钟绅持戟赶来,马尾相衔,那枝戟只在赵云后心内弄影。云急拨转马头,恰好两胸相拍。云左手持枪隔过画戟,右手拔出青釭宝剑砍去,带盔连脑,砍去一半,绅落马而死,余众奔散。赵云得脱,望长坂桥而走,只闻后面喊声大震,原来文聘引军赶来。赵云到得桥边,人困马乏。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云大呼曰:“翼德援我!”飞曰:“子龙速行,追兵我自当之。”主

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后人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这只是我随手截录的两段《三国演义》。

你再看《三国志》:

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没了,一句话就讲完了好么。罗贯中的脑洞得有多大?


无日不瞻望


孔明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他在帐中作法,点燃七星灯为自己续命。诸葛亮祈祷说:“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蒙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在此之前,罗贯中为诸葛亮设计的形象,是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的从容,是七擒孟获,空城抚琴的潇洒。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神一样的存在。而五丈原点燃的七星灯,是诸葛亮表现出的软弱。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没有人能逃得过天命,但壮志未酬,只得祈求上苍。非是没有直面死亡的勇气,而是大业未成,不敢有愧于先帝。这也是唯一一次,诸葛亮从神坛跌落为人。


星星是他看她她的眼睛


罗贯中先生笔下的《三国演义》实在太精彩了,小时候看了一遍又一遍。当然《三国演义》还是有70%的正史,至少不会让人认知为小说纯靠编!

让我感触最深的肯定是演义中诸葛亮真的太神了,神到让人觉得他已经成妖了。神和妖就一念之间。比如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等!但是演义里的诸葛亮有一点还是跟正史很相似的就是,谨慎,这也是诸葛亮不能北伐成功的原因之一!

反观正史,正史在刘备称帝之前一直就在负责后勤工作,几乎没带兵打仗过,所谓火烧新野是刘备干的,草船借箭则是孙权做的等等。正史里面的诸葛亮更多的是表现出他内政方面的才能,但是没办法,得中兴汉室,北定中原呀!纵使这样,在夷陵大战失败后的蜀汉,还是坚持了40几年,若不是因为北伐,蜀汉我相信可以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发展的更好!


元常逸少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我都通篇看过几次,它们重合的部分太多了,就书来看感觉罗贯中确实太牛掰了,能把这么多人物史事贯穿起来,造就一部世代相传的名著。就内容看两者都把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三大集团创业的艰辛,后辈们的堕落无能,成大事者的坚韧,失败者的无奈和悲壮,让人可歌可泣。三国志大部分人物的撰记过于见解,尤其是许多人崇拜的谋臣武将,读起来感觉意犹未尽,三国演义却描写的有血有肉,性格饱满。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三国志还原了三国历史,三国演义扩大了三国志的影响!

我最大感触有两个,武侯秋风五丈原,姜维一计害三贤。


抱在怀里的温柔


周瑜被黑了,背负着世人对他的误解,他明明气量很大,却不被世人是说他气量小,明明是病死的,却被说是气死的,少年的他开始跟着孙坚打拼,孙坚死后跟着孙策,孙策被刺杀死后,跟着什么的都不同懂的孙权。还有草船借箭是孙权干的。我听不得有人说他不好,听到或看到我会和郁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