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西湖龍井茶,還必須得有這兩個“毛病”

虎跑泉中水,獅峰山上茶;

旗槍婷婷立,綻放龍井芽。

明前西湖龍井茶,還必須得有這兩個“毛病”

杭州虎跑泉

當每年初春冰雪開始消融,愛茶人便多了幾許特別的期待。因為,就在不經意間,說不準哪個山頭的明前茶就下來了!

一年之始,在這萬物復甦生機盎然的春日,或居於斗室、或打坐戶外,亦或是邀上幾位好友尋一茶室,衝上一壺新炒制的明前綠茶,嗅聞其早春之清香,品嚐其醇厚之滋味,在縷縷茶香中談古論今,在甘醇滋味中暢想未來,豈不樂哉!

說起明前茶,可能第一個讓人們想起的就是西湖龍井茶啦,誰讓她一直位居名茶之冠呢!

明前西湖龍井茶,還必須得有這兩個“毛病”

杭州虎跑景區

但在品鑑明前西湖龍井茶時,有不少茶友會提出好多貌似很合情理的問題,甚至有人懷疑自己喝的到底是不是正宗的西湖龍井茶,因為他們覺得,作為一款極品的名茶咋就有這麼多的“毛病”呢?

下面,茶童根據多年的品鑑經驗及實操案例,就明前西湖龍井茶容易被茶友判定為“毛病”的兩個重要特點說一說。

一、條索欠勻齊,伴有小黃片兒

大家肯定知道,明前西湖龍井茶是一年中採摘最早的一茬兒。因為是最早的一茬兒嫩芽葉,所以這些芽葉的發芽時間肯定是有個先後的,畢竟茶們冬眠了一冬,從睡夢中醒來的時間不會過於一致。

明前西湖龍井茶,還必須得有這兩個“毛病”

魚葉展示

比如種植在朝陽面茶山、或是生長在水分充足的地塊兒,這些茶樹萌芽就會相對偏早個十天八天;若生長在茶山的背陰面或是相對乾旱的地塊兒,這裡的茶樹發芽肯定要晚上幾天;又加上早春季節氣溫普遍偏低,茶芽生長緩慢,所以經過一個緩慢的生長過程之後,到了開園採摘的時候,這些芽葉的成熟度都已達到了採摘標準,但個頭兒卻有些參差。但人們還是會將這第一批萌芽的嫩芽葉趕著“明前茶”這一撥兒一塊採下來,所以這批茶青就會有大有小,長短不一,自然待炒製成成品茶以後,條索的長短粗細就會顯得差別比較大,給人以欠勻齊的感覺。

明前西湖龍井茶,還必須得有這兩個“毛病”

茶芽構成圖示

至於茶葉裡的小黃片兒,在專業上講它還有個挺好聽的名字,叫“魚葉”兒。它是茶樹新梢上抽出的第一片葉子,因為形似魚鱗而得名,亦稱“胎葉”。它因在茶樹上最早萌發,個頭又長不大,所以當茶葉開園的時候,其實從生物學年齡上來講已經變成了老葉,又因為它與新梢嫩芽長在一起,所以採茶時特容易把它也採下來混進茶青中,經過炒制過程變成了黃片兒。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茶友已經明白啦,當第一茬嫩芽兒採過之後,待再發出來第二茬茶芽兒,由於這一批芽兒萌發同步,所以再採製成的成品茶外形反而變得比第一茬兒明前茶更勻齊了;第二茬的嫩芽兒因生長點已遠離魚葉生長部位,所以採茶時也就不容易混進魚葉,炒制的成品茶裡反而見不到小黃片兒啦!

明前西湖龍井茶,還必須得有這兩個“毛病”

龍井茶菁

二、香氣與滋味都不夠濃烈

明前西湖龍井,可以說是把“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詮釋得最為完美的茶啦!因為生長在早春季節,光照較弱、氣溫偏低,所以茶樹這個階段的生物學代謝中,碳代謝較為薄弱,但氮代謝相對旺盛,這批嫩芽葉中蛋白質氨基酸含量相對較高,而作為糖代謝產物的多酚類物質含量偏少。

所以在香氣上來講,明前西湖龍井茶的內含物裡因富含蛋白質及氨基酸,所以鮮爽味會特別突出,香型多為高雅清新的的豆花香及蘭花香香氣,若炒制時火功偏高就會體現出相對明顯的板栗香型,但作為經驗豐富的製茶老師傅,往往在炒制明前茶時都會在火工上就低不就高,在香型把控上多以體現花香為主,相對低檔粗老的原料才會偏向於製作成板栗香型。

明前西湖龍井茶,還必須得有這兩個“毛病”

炒制比賽(戴手套為大賽要求,否則製茶高手絕不戴手套)

至於明前茶的滋味,就更容易理解啦!因為茶多酚是構成茶湯濃度的主要物質,但明前茶內因多酚類物質含量相對偏低,所以茶湯的滋味多以醇厚甘鮮感為主,不會出現過於濃烈的湯感,即使是優質群體種原料,其滋味雖然相較於其他品種偏濃一些,也基本上屬於濃厚鮮醇的口感,而不是好多老茶客所追求的近似於“低檔感”的濃烈滋味!

說到這裡,相信茶友們已經明白啦,那就是這兩項容易被當做成了明前西湖龍井的“毛病”,恰恰正是正宗明前西湖龍井的“標誌性特徵”。

明前西湖龍井茶,還必須得有這兩個“毛病”

杭州“十八棵”御茶園

除了西湖龍井精製茶之外,我們也可以相對狹隘的理解為:如果一款明前西湖龍井茶,芽頭勻齊且沒有一點兒魚葉,喝起來板栗香高銳、滋味濃烈,那這款茶我們反而需要好好品一品,認真鑑定下它的質量、審定下它的來路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