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陸治,字叔平,別號包山子,弘治九年(1496)生於蘇州包山梅梁裡。陸家世代耕讀,陸治從小在書香環境中成長,遷居蘇州郡城之後,又因父親與文徵明交誼深厚,於是從學於文徵明門下。早年陸治以品學兼優,先後被鄉里推薦為「諸生」、「貢士」。陸治也有意參加科考擔任公職,然而屢次考試,都未能中選,是轉而選擇書畫、園藝生涯,在藝術領域中展開另一片天地。陸治天資、學力兼具,五十歲左右隱居支硎山之後,讀書作畫,用功更勤,對大自然的觀察和體驗也逐漸深刻。從目前傳世《陸包山遺稿》來看,陸治詩文多見紀遊山水和詠贊植物花卉之作,淡泊寧靜的生活也反映在畫作裡,透出清逸脫俗的氣質。陸治晚年生活清苦,甘於隱居生活,直到萬曆四年(1576)去世,沒有放下畫筆。

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明 陸治 山水卷 絹本設色畫

35.4×108.3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陸治像大多數畫家一樣,剛開始學畫的時候都有老師指導,免得找不到方向。陸治的老師文徵明,學問好品德更好,陸治跟著學習作詩、寫字、畫畫,兩人像朋友一樣融洽。在老師的鼓勵下,陸治越畫越好,把老師的方法都學會了。文徵明高興自己文人畫風有了傳人,又進一步指導陸治去學習宋朝人和元朝人的筆法。

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陸治很用功,老師沒教之前,已經對元朝畫家王蒙和倪瓚的筆法下過功夫,所以老師一教就畫得很順手。陸治畫這幅山水時剛好四十歲,他把倪瓚的筆法畫出來了,連構圖的方法也是倪瓚常用的形式。倪瓚喜歡畫一條河兩岸的景緻,陸治也採取了類似的佈局。畫中幾間小屋子可能就是畫文徵明的住所──玉磬山房,雖然畫中房子簡化了許多,陸治畫來還是很有味,因為這裡也是陸治學習成長的地方,在陸治學畫歷程中,能得到一位好老師指點,真是幸運。

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明 陸治《山水卷》高清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