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中國自古就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近年來,各種“漢服運動”宣傳進行得如火如荼,紛紛喊出“華夏復興,衣冠先行”這樣的口號,更有“漢服復辟”這樣過激的言論甚囂塵上。

但是,大部分國人依然懵懂,何為“漢服”?“漢服”是指漢代的服裝嗎?難道我們身上穿的襯衫西褲或者T恤牛仔褲不是漢服嗎?旗袍、唐裝、中山裝是漢服嗎……各種疑問紛至沓來。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一、何為漢服?

漢服,即自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至今,此四千多年間,除卻異族統治的少數歷史,餘下由漢人建立政權的各朝代皆以儒家禮儀文化為主體,推行等級分明的衣著穿戴制度,經過後人不斷沿承和發展,形成了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傳統服裝的服飾體系。

但清代滿洲人入主中原以後頒佈新令後,漢族人民被強行要求剃髮蓄辮,斷冠易服,漢服從此在往後的兩百多年裡漸漸消亡。

而“漢服”這一名稱由漢朝而來,主要是因為漢朝時華夏民族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空前繁榮,也形成了完善的服飾制度。據《漢書》記載:“(龜茲公主)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

所以,襯衫、西褲、T恤、牛仔褲等這些服裝是近代從西方流傳過來的,它們並不是“漢服”; 旗袍、唐裝是滿族旗裝與近代西方服飾結合的產物,它們也不是“漢服”;而中山裝源於上世紀初的日本學生裝,經過曾在日本留學的中山先生改良而成,所以也不是“漢服”。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二、為何漢人竟不識漢服?

2010年10月16日,成都春熙路,一名女孩穿著漢服在德克士就餐,她身穿的漢服被人們當作和服,被迫脫下並遭焚燒。為什麼我們漢族人民對於自己的民族服裝都渾然不知?

1644年滿清統治者推翻明朝政府以後,為了削弱漢族人民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識,以望長期統治中原,大力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強令所有峨冠博帶的漢人必須剃成滿人金錢鼠尾的髮型,改穿滿服。

多少漢人為保住民族特徵,寧肯留髮不留頭,與清政府頑強鬥爭,最後都倒在“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泊中。40年來,哀鴻遍野,幾千萬人為了捍衛傳統文化不惜喪命。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從此,在神州大地上綻放著無限光彩的漢家衣冠被外族統治者強行抹去,至清初已是消失殆盡、難覓其蹤了。直到現在,世界之大,也唯獨漢族是一個沒有傳統民族服飾的大民族。所以,今天漢人的記憶和認知裡,就有了對漢服的缺失感。

而今,當有人終於穿起了漢服走在街頭,路人紛紛側目,“拍戲的”、“cosplay”、“韓國人”、“日本人”等各種聲音不絕於耳,“復古”、“作秀”、“炒作”、“大漢族主義”等各種帽子滿天飛。

追根到底,人們並不明白,漢服不僅僅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種文化。漢服本身更像是一把鑰匙,通過復興漢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打開漢文化這個大門,探究求索整個傳統禮儀、音樂、文化、國學,乃至民族思潮的復興。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三、漢服文化

首先,漢服是漢族區別於其他民族最顯著的外在特徵。

古時候,無論男女,華夏人民皆蓄髮束髮,衣襟右衽,寬衣博帶;而其他民族,多是斷髮披髮,衣襟左衽,身體裸露或小衣窄褲。那時的漢服可以說是漢族人的象徵。

而如今,漢族人民只是穿著千篇一律的襯衫T恤,乃至在五十六個民族大合照時,漢族代表也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何其悲哀﹗

在強行斷髮易服的清代,由於“十從十不從”中“生從死不從”的規定,漢人死後便身穿漢服入殮,這是漢族人民對清政府剃髮易服制度的一種凝重的抗議,並通過在公共空間舉行葬禮這一儀式展示傳統衣冠,使族群身份的記憶持續傳遞。

這其中的範例當數黃宗羲,這位名聞遐邇的心學大師一生未忘傳承祖先衣缽,他在《深衣考》裡詳細考究了深衣的各種特徵。他本人甚至要求死後“即以所服角巾深衣殮”,這其中所提到的關於他入殮所穿的深衣,即是傳統而正式的漢服。

在那個艱難的年代,他們就算死也要穿著傳統的漢服入土,以此告訴子孫後代:我們是漢族人。為什麼在百花齊放的今天,我們卻不能光明正大地穿著漢服昭告天下我們是漢族人呢?

如今人民的服飾雖是多種多樣的,卻沒有一樣能完完整整地體現出漢族人民的民族精神,而傳統的漢服恰好能很好地體現與人為善、人與自然相和諧的中華文化精髓,應該適當倡導復興。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其次,漢服是漢族文化的縮影。

第一、 漢服體現了漢族人民的傳統美德。

漢服的寬大飄逸體現了漢族海納百川的民族氣度,漢服的端莊舒緩體現了漢族克己復禮的行為方式,漢服的嚴格蔽體體現了漢族對矇昧野蠻的厭惡以及對文明教化的推崇……

第二、 漢服展現了漢族人民獨特而深厚的生活文化底蘊。

今年的花朝節,各地漢服愛好者紛紛穿上漢服,舉行賞花踏青、祭拜花神等活動,並向市民展示了書法、太極、茶道、花藝等傳統文化,各地新聞爭相報道。花朝節,是我國古代一個很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然而,如今卻鮮少有人知道這個節日了。

花朝節又稱“花神節”,由於花信時間不同,各地方的花朝時間也不同,大多集中在農曆二月份。漢服是漢民族的特有服飾,傳統意味甚濃,人們穿上漢服參加花朝節的一系列活動,展示了漢族人民崇敬天地萬物、熱愛生活。

這幾年來,社會上不乏這樣的情況,很多市民穿上漢服過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等節日,這無不彰顯著漢族人民極具家庭觀念、不忘祖宗恩德和修構人間正氣的生活底蘊。穿上傳統的漢服,置身於各種傳統節日,更容易體會其中深厚而絢爛的文化內涵,這其中的文化內涵才是過節的真正意義所在。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第三、 漢服是華夏禮儀的最好體現。

禮儀象徵著人類剝除矇昧的外衣而進化成文明,而服飾正是禮儀的外化表徵。

自漢服復興以來,人們對於婚服的選擇又多了一種,人們穿上端莊大氣的漢服,遵循《儀禮》中規制的“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舉行婚禮。如此禮而隆之、珍而重之、肅穆而淳樸的盛大儀式無處不在地彰顯和弘揚了孝悌之德、夫婦之義等人倫之本的民族文化,這都是時下氾濫的西式婚禮所遠遠不能與之相比的。

除了婚禮,還有出生禮、成人禮、祭禮、射禮等各種反映了漢民族道德行為規範與世俗生活完美結合的典章禮制。

所以,我們當重拾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而不應該把“禮儀”二字弱化為簡單的“禮貌”的膚淺認識。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第四、 漢服展示了漢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

漢服常與茶道、琴藝、樂舞、武術等傳統文化協同發展,陶冶漢族人民的情操,提升修養,洗滌靈魂。隨著漢服的消失殆盡,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也大多萎靡不振。如今,隨著方興未艾的漢服運動,我們又看到了傳統文化復興的希望。

例如,2004年8月22日,在黑龍江省武術比賽中,一名男子身穿漢服,一時間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是漢服第一次作為武術服裝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有些人開始認識到漢服消失的背後是漢民族魂魄之一的保家衛國、守護正義的尚武精神,進而上升到民族精神問題。所以,人們在提倡漢服復興的同時,更多的是希望復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精神。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最後,漢服的發展應結合時代需要。

任何一個民族傳承歷代而積澱深厚的文化都不可能是千古一貫的,而是應當兼收幷蓄,與時俱進,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只有與時俱進的文化,才能歷久彌新,持續地影響著民族的精神和麵貌。

近年來,雖然有許多人支持漢服復興,但是也有不少人對漢服復興持有成見和誤解,如:

文化學者餘秋雨先生評論百名學者倡議漢服為奧運禮儀服裝時,他認為這是不尊重其他少數民族的“大漢族主義”極端行為。這一事件隨即引起無數網友和學者爭相辯駁,但此後餘先生在北大授課時仍向學生宣揚他的這種想法,他認為這是“倒退”,甚至上升為“法西斯主義”。

對於漢服復興這個問題,餘秋雨先生的言論雖過於偏激,但也在給漢服發展敲響了警鐘。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那麼,漢服發展該何去何從,這是當下值得深思的問題。

誠然,漢服自清代開始就消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長時間的認知斷層導致國人對漢服的熟悉度和認同感下降,甚至消失。就全世界範圍來說,近現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人們的服裝也漸漸趨於一體,再加上漢服寬衣廣袖的特點,已經不適宜現代快節奏的生活。

漢服如果按其形制原封不動地恢復到現實當中來,不僅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而且也得不到普世價值的認同,但如果僅僅因此否定復興漢服的行動,也未免太草率了。

第一,傳統意義上的漢服可以保留其原來的樣式,作為一種禮儀性質的服裝出現在重要的儀式場合上,從小孩的週歲生日到上中小學的開學禮,大學的畢業禮,再到成人禮,婚禮等,都可以穿著漢服。

第二,漢服可以經過改良變成得體美觀的日常便衣,使之既具有實用性的同時也不會丟掉民族特色。這樣,漢服經過合理的創新改良就會順應時代的潮流,形成實用美觀的新式漢服,代表著傳統文化的漢服也一定會在新時代綻放屬於它的光彩。

一顆被遺忘的明珠:漢服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