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新生兒不好帶嗎?這7個常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

文|佳楠

帶孩子這幾年,沒少聽老人說,慢慢熬吧,熬過了月子孩子就好帶了。月子裡孩子較小,整個身體摸上去軟軟的,小小的,照顧起來很繁瑣,不是紅屁股了,就是腋窩淹了;還會鼻塞、吐奶、鬧覺等等,這讓本就沒有經驗的新手父母,焦慮不已 ,也分不清孩子出現的這些症狀是身體不舒服的表現,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相對於出了月子的嬰兒來說,月子裡新生兒的護理,更需要耐心和經驗。

月子裡新生兒不好帶嗎?這7個常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

1、月子裡為什麼寶寶總是溢乳?怎麼才能減少寶寶溢乳?

①孩子的胃容量小,胃入口處賁門括約肌鬆弛,而出口處幽門括約肌卻相對緊張,寶寶吃進去的奶不容易進入腸道,卻容易通過鬆弛的賁門返回食道,流入口腔;

②小寶寶們的消化道神經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

③寶寶吃奶的時候,有的媽媽奶比較衝,當奶陣來時,奶太多,而寶寶吞嚥不及。

月子裡新生兒不好帶嗎?這7個常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

以上這些情況都會造成寶寶溢乳,溢乳並不是疾病,可以通過以下6種方式減少寶寶溢乳:

①寶寶吃奶的時候,當媽媽奶陣來的時候,奶水比較多,往外衝,適當夾住乳暈,讓奶水緩慢流出;寶寶吃奶太急的時候,也要適當控制一下。

②寶寶吃奶的方式要對,幫助寶寶含住整個乳暈,避免吸入空氣。

③喂完奶,注意幫寶寶用空心掌豎抱拍奶嗝,拍出奶嗝後,輕輕放下寶寶。

④使用奶瓶時,要注意讓奶汁充滿奶嘴,避免吸入空氣。

月子裡新生兒不好帶嗎?這7個常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

⑤餵奶前給寶寶換上乾淨的紙尿褲,以免嬰兒吃飽後,再因換尿褲動作導致寶寶溢乳。

⑥剛吃完奶發現寶寶尿了,拉了,先不要著急換尿褲,一般吃完奶,寶寶很快就會睡著,等寶寶睡了,再輕輕的換。

寶寶生理性溢乳是正常的現象,爸爸媽媽不要著急,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溢乳的現象都會慢慢減少直至消失。

2、如何預防寶寶腋窩淹紅?

剛出生的小寶寶由於活動量小,睡眠時間長,身體舒展開的次數也少,很容易腋窩就捂紅了。這個時候可以先塗抹一些嬰兒護臀霜或者護膚油,塗抹後,晾乾。預防寶寶腋窩紅,可以這樣護理:

①、經常給寶寶洗澡,洗完澡後,擦乾身體後塗抹潤膚油。

②、經常抬一抬寶寶的胳膊,讓腋下空氣流動。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保持皮膚乾爽,寶寶貼身穿的衣服,要選純棉和透氣性好的。

月子裡新生兒不好帶嗎?這7個常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

3、新生兒鼻塞,不用慌,分清情況來處理: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就要使用生理性海鹽水噴鼻子,讓寶寶鼻子能通氣,不然會影響吃奶和呼吸。

如果是生理性分泌物,鼻子內有鼻痂子。可以採用溫和的方式來處理:

①可以抱寶寶去大人洗過澡的浴室裡待一會,潮溼的浴室會軟化寶寶鼻痂,鼻子癢,一打噴嚏就出來了。

②還可以在寶寶的鼻子裡滴兩滴乳汁,打噴嚏就出來了。

③當然還可以使用溫熱的毛巾捂在寶寶鼻要部。

⑤最後就算你什麼都不做,新生寶寶月子裡愛哭,大哭過後鼻痂也會掉出來。

媽媽要使用相對柔和的方式來處理寶寶的鼻痂,如果寶寶只是輕微鼻子堵不影響吃奶,也不影響睡覺和玩,也可以不用處理。但我不建議使用吸鼻器,如果寶寶不配合還會傷到寶寶。

4、月子裡寶寶鼻子和嗓子咕嚕咕嚕是怎麼回事?

新生寶寶鼻子和嗓子老是咕嚕咕嚕,有一些是正常的生理情況:

1、有的新生兒出生後喘氣不大正常,呼嚕呼嚕的。這是嬰兒喉鳴,在剛生下來時還不明顯,出生後數週變得越發明顯。是因為新生兒喉骨發育不完善,喉軟骨軟化造成的,一般在6月齡到週歲間會自行消失。如果寶寶喉鳴程度比較嚴重,持續時間也比較長,需要向醫生諮詢。

2、新生兒鼻道相對狹窄,血管豐富,容易出現鼻黏膜水腫。新生兒又容易受外界環境冷熱變化的刺激,鼻黏膜出現擴張、收縮容易產生分泌物就是鼻涕。

而寶寶沒有咳出分泌物的能力,分泌物積留在咽喉部,出氣呼哧哧的,好像嗓子有痰,如果新生兒其他方面正常,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分泌物過多,媽媽可以幫助清理一下,簡便的方法是輕輕拍背。

月子裡新生兒不好帶嗎?這7個常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

以上情況,排除嬰兒確實有不舒服的狀態下,媽媽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讓寶寶更舒服些:

1、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溼度、溫度適宜,減少室內塵埃,讓嬰兒慢慢適應,接受新鮮空氣。

2、幫助寶寶清理鼻腔分泌物,可以使用生理性鹽水清理鼻腔。

3、媽媽幫助寶寶清理喉嚨。抱著寶寶微微身前傾斜,空心掌輕拍後背,如果寶寶咳出痰液,媽媽可以用紗布裹住手指,把分泌物清理出來。如果寶寶把痰嚥下去了,也不要過度擔心,適當給寶寶補充水分,稀釋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使其容易排出。

5、從胎便變成正常大便,你還需要了解這些。

寶寶不同時期的大便根據吃的食物不一樣,大便顏色也會不一樣。嬰兒期,在孩子剛生下來的10-12小時之後,即使沒有吃一點東西,也會拉黑綠色的大便,這叫胎便。是正常的情況。

在餵奶三四天後,大便呈黃綠色,是過渡性大便,之後逐漸呈黃色。如果嬰兒出生後24小時內沒有胎便排出,或4-5天后仍無正常大便,就需要及時去醫院看下。

一般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黃色或金黃色,大便次數多,一般每天2-4次,多的能達到7-8次,這是生理性腹瀉,屬於正常現象,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現象會慢慢消失。

吃配方奶的寶寶,相比母乳寶寶,大便次數會減少,而且大便一般都會帶著一股臭味。

6、新生兒滿月沒長體重,爸媽要關注這些情況。

足月新生兒滿月後男寶平均體重5.1公斤,女寶平均體重4.7公斤。不知道你的寶寶是否在這個範圍內,一般來說正常的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體重增加1公斤左右。但如果你的寶寶體重沒有任何增長,排除以下原因後,應該去醫院檢查下。

1、餵養不當。

有的新生寶寶在月子裡媽媽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母乳,或者母乳較少,寶寶吃不飽。也有些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在餵養的過程中餵養不當,會造成寶寶不舒服拉肚子、腹瀉等情況,也會導致寶寶體重不增長。

2、生病不舒服導致體重沒有增長。

有些寶寶在月子裡可能會生病,比如被家人傳染感冒、或者沒有做好保暖措施著涼了,肚子不舒服等等。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寶寶體重不增長或負增長。

月子裡新生兒不好帶嗎?這7個常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

補充一些關於新生兒體重增長的知識:

寶寶出滿月時,體重的增長與出生時的體重密切相關。往往出生時體重較高,滿月後體重增長就相對高些;而出生時體重較低的寶寶,滿月後體重的增長就相對較低些。

當然,體重的增長與否,還與餵養有關,有些寶寶儘管出生時體重較高,但如果餵養不當,也會造成寶寶體重增長不佳;但有些寶寶出生時體重較低,但餵養得當,照顧的好,寶寶也沒有生什麼疾病,寶寶體重增長速度就快,滿月時體重反而比較高。

新生兒的體重,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每週平均增加200-300克。這種按正態分佈計算出來的平均值代表的是新生兒整體普遍現象,每個個體只要在正態數值範圍內或接近這個範圍,就都應算是正常的。

7、新生兒的餵養需要注意什麼?

①新生兒每天需要吃多少奶?

嬰兒的奶量存在差異,寶寶的奶量存在差異,喟口大的孩子每天能吃1000毫升左右;喟口小的孩子,每天只需要600毫升左右。同一個嬰兒在新生兒期,每天的奶量也是不一樣的,只要孩子發育正常,不用刻意追求奶量。

②如何判斷母乳夠不夠寶寶吃?

即使是剛出生的小嬰兒,也會知道飽餓;母乳餵養的寶寶,剛出生前兩週吃奶次數會比較多,到了第三四周,吃奶次數會明顯下降。

月子裡新生兒不好帶嗎?這7個常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

如果孩子吃奶的過程中把奶嘴吐出來,或突然丟掉奶嘴把頭扭向一邊,露出滿意的微笑,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如果孩子吃完奶還緊抓著奶咬著奶瓶不放,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則孩子可能還未吃飽。

不管是哪種餵養方式,都要靈活掌握運用,還要懂得觀察寶寶吃奶後的情況。是滿意的微笑還是意猶未盡,通過觀察及時做出回應。

溫馨提醒:

新生兒在24小時內,每天餵奶8-12次,每隔2-3小時喂一次,這也是平均情況。有些嬰兒吃的次數多,有些吃的次數少些,要靈活把握餵奶次數,只要寶寶看起來膚色健康,皮膚、肌肉有彈性,長胖了,長高了,有活力,都說明寶寶餵養不錯。

月子裡的新生兒好不好帶,取決於你對相關護理知識的瞭解程度,瞭解的越多,護理起來內心堅定有力,不會總是自我懷疑,憂心忡忡。這7個問題,是新手父母焦慮的根源,掌握基礎護理知識,做快樂新手爸媽!

歡迎關注:

佳楠育兒記 我是佳楠,育有一男孩,每天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小知識,讓您在育兒路上不孤單,我們相伴而行,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