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私募基金公信力進化史:專業性和資產配置重要性凸顯 私募獲機構投資人肯定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私募基金公信力進化史:專業性和資產配置重要性凸顯 私募獲機構投資人肯定

【編者按】私募基金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具有公信力,是否能夠真正成長為公眾信任的力量,是行業長久發展的根本。要想建立私募基金的公信力,私募基金行業不僅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有責任和義務向投資者報告,接受問詢和質疑,提供解釋和辯護。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投資者的雙向博弈、雙向信任、雙向選擇才能真正形成。在這個鏈條上,監管機構和自律組織應當做好制度建設、創造有力條件,在私募基金管理業務中,公平、責任、效率能夠建設,也能充分表達。

2月10日開始,《中國基金報》將每週刊發專版,從不同角度剖析私募基金如何支持創新,為實體經濟服務。近年來,私募基金快速發展,其專業性和資產配置的作用日益顯著,獲得同業和投資人的肯定。第八版就此刊發專題文章《專業性和資產配置重要性凸顯 私募獲機構投資人肯定》。


專業性和資產配置重要性凸顯 私募獲機構投資人肯定

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

近年來,私募基金快速發展,已成為資本市場的中流砥柱。一方面,私募基金通過提供投顧服務,其專業性獲得同業認可;另一方面,私募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配置作用日益顯著,獲得機構投資人的肯定。

從“盲選”到積極擁抱

私募基金獲機構投資人肯定

私募基金的管理規模近年不斷攀升,佔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的比重從2016年末的15.23%升至2019年末的26.36%。

與私募基金合作10年之久的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介紹,銀行與私募的合作經歷了幾個階段,從最初私募基金以信託通道擔任投顧的方式與銀行合作,到銀行與私募基金直接合作,再到資管新規推出,銀行與私募合作又退回到通道投顧模式。

2009年光大銀行在銀行理財界推出了第一隻淨值化陽光私募產品“陽光私募基金寶”。“當時我們特別謹慎,考察了400多家機構,最後選取5傢俬募作為投資顧問。”不過,潘東表示,由於當時私募公信力不足,最終選擇信託公司擔任第三方管理人,行使資金和交易的監督職責。

她坦言,過去與私募的合作是靠感覺,慢慢地根據數據庫來做判斷。她告訴記者,光大銀行選擇主動管理的管理人的前提,是此前有和光大合作過結構化產品,“目前這樣的管理人有上百家,光大再從中選擇私募合作”。

2014年私募量化投資興起,光大銀行推出了私募量化MOM,遴選了20家量化私募管理人。“從5家到20多家,是因為我們有了更多的數據庫,選擇的邏輯和方法越來越豐富。”潘東表示,在私募基金進行登記備案後,越來越多銀行開始跟私募基金直接合作。雖然在資管新規之後又退回到通道投顧模式,但總趨勢是越來越積極。光大也在資管新規後推出“七彩陽光”私募FOF淨值型產品。

招銀理財首席投資官範華表示,招銀理財前身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是銀行資管同業中最早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建立委託合作關係的機構之一。從長期合作的效果看,優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但為投資者創造了可觀的投資業績,在公司及行業研究、投資體系流程搭建等領域也給予了較好的支持與協同。

在股權領域,社保基金開展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時間超過15年,經歷了較為完整的市場週期。2004年,社保基金經批准投資中外政府設立的股權投資基金,邁出了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第一步;2006年參與國內第一隻產業基金,2008年開始投資經合規備案的市場化股權基金。社保基金會股權資產部(實業投資部)主任劉寒星表示,社保基金開展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主要是基於對我國經濟發展前景的長期看好。

私募基金配置效果日益顯著

以養老金、保險資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更是日益重視私募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配置作用。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養老金等長期資金配置私募基金金額4787億元,其中,私募股權基金獲得越來越多機構投資人青睞。

據劉寒星介紹,直接股權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是社保基金資產配置中的重要品類,已創造超過2000億元收益,投資回報超過投資基準。截至目前,社保基金累計與30家基金管理人合作投資40餘隻基金,認繳投資金額近900億元。

在劉寒星看來,配置私募股權基金主要是看重其多元化配置效果和回報潛力。長期來看,大力開展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在內的實業投資是提高基金收益、分散投資風險的必然選擇。

泰康資產股權中心首席運營官郭悅表示,私募股權基金是泰康股權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對於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佈局,隨著資產規模的擴大也在穩步推進。我們致力於與合規運作的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也隨著基金行業的變化,管理和調整投資組合。

範華說,2014年起招銀理財以直投基金和母基金的形式開始佈局股權私募投資,已覆蓋超50%市場頭部機構。銀行與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的合作形成了能力邊界上的互補。“銀行在信貸優勢上的輸出向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提供了新的項目篩選的視角,提升了對被投企業的賦能。私募股權基金在行業賽道上的深度思考也給銀行在業務創新方面提供了素材。”

選擇管理人

一看專業二看合規

範華表示,借鑑海外先進機構的經驗和中國市場的特色,招銀理財逐步形成了適合中國市場的管理人選聘和評價機制,看重管理人的誠信、專業能力、投資流程所帶來的長期業績的可持續性,容忍一定的短期波動,優勝劣汰。

範華指出,隨著私募行業格局逐步向頭部集中,與私募的合作也從增加合作家數轉變為向頭部優秀機構聚焦。“我們與高毅、景林等的合作快十年了,在繼續與這些頭部機構合作的同時,還將積極發掘潛在頭部基金管理人。”

潘東表示,一直將合規性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投資能力、業績和流程的嚴謹程度等。

經過多年合作,社保基金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邏輯和流程。劉寒星強調,私募股權基金產品一方面非標屬性較強,投資門檻較高,另一方面,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成功需要大量的積極主動管理,必須選擇確實具有出眾專業能力的優秀管理人,才能充分發揮私募股權基金在資產配置中的優勢,平滑收益波動,擴展有效前沿。因此,參與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需要與LP自身的專業知識技能和人才儲備、資金性質、投資策略等相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