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簡述

越南戰爭發生在當今的越南東南亞。它代表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DRV)和越南解放民族陣線(越共)成功地企圖團結並在整個國家實行共產主義制度。反對DRV的是美國支持的越南共和國(越南南部,RVN)。越南戰爭發生在冷戰期間,通常被視為美國與蘇聯之間的間接衝突,每個國家及其盟國都支持一方。

越南戰爭日期

越南戰爭簡述

在戰鬥中逃跑的民眾


越南戰爭簡述

美國海軍馬多克斯DD-731


衝突的最常用日期是1959-1975。這一時期始於北越對南方的第一次遊擊襲擊,並隨著西貢的淪陷而結束。美國地面部隊直接參與了1965年至1973年之間的戰爭。

越南戰爭原因

越南戰爭於1959年開始,也就是根據《日內瓦協定》將越南分割後的五年。越南分為兩部分,北部是胡志明統治下的共產主義政權,南部是恩戈丁·迪姆(Ngo Dinh Diem)統治下的民主政府。1959年,何厚Vi在越共的領導下,在越南南部發起了一場游擊戰,目的是在共產黨政府的領導下實現該國的團聚。這些游擊隊經常在希望進行土地改革的農村人口中得到支持。

擔心局勢,肯尼迪政府當選增加對南越的援助。作為遏制共產主義蔓延的更大目標的一部分,美國努力訓練越南共和國軍(ARVN)並提供軍事顧問以協助打擊游擊隊。儘管援助流量增加了,但肯尼迪總統不希望在越南動用地面部隊,因為他相信地面部隊的存在會造成不利的政治後果。

越南戰爭的美國化

1964年8月,一艘美國軍艦在東京灣被北越魚雷艇襲擊。這次襲擊之後,國會通過了東南亞決議,允許林登·約翰遜總統在不宣戰的情況下在該地區進行軍事行動。1965年3月2日,美國飛機在越南開始轟炸目標,第一批部隊抵達。在“滾雷”和“弧光”行動的推動下,美國飛機開始對北越工業基地,基礎設施和防空系統進行轟炸。地面上,當年由威廉·韋斯特莫蘭德將軍指揮的美軍在那年在朱萊周圍和艾朗峰山谷擊敗了越共和北越部隊。

春節攻勢

在這些失敗之後,北越選擇避免與常規戰鬥進行戰鬥,並著重於讓美軍在南越悶熱的叢林中採取小部隊行動。隨著戰鬥的繼續,河內領導人在美國空襲開始嚴重損害其經濟的問題上爭論如何前進。為了恢復更多常規操作,開始計劃進行大規模操作。1968年1月,北越和越共開始大規模的Tet進攻。

在Khe Sanh對美國海軍陸戰隊發起進攻後,越共發起了進攻攻勢,攻擊了越南南部整個城市。戰鬥在全國各地爆發,看到ARVN部隊堅守陣地。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美軍和ARVN部隊成功撤退了越共的進攻,在順化和西貢這兩個城市進行了特別激烈的戰鬥。儘管北越遭受了慘重的人員傷亡,但泰特動搖了認為戰爭進行順利的美國人民和媒體的信心。

越南化

由於Tet,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總統選擇不競選連任,而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接任。尼克松結束美國參與戰爭的計劃是建立ARVN,以便他們自己打仗。隨著“ 越南化 ” 進程的開始,美軍開始返回家園。在Tet之後開始的對華盛頓的不信任隨著諸如漢堡山(Hamburger Hill)(1969)等具有可疑價值的血腥戰鬥的新聞的發佈而加劇。隨著諸如在邁萊(1969)屠殺平民,對柬埔寨的入侵(1970)和五角大樓文件的洩漏(1971)等事件,針對東南亞戰爭和美國政策的抗議進一步加劇。

戰爭的結束和西貢的淪陷

美軍繼續撤軍,而更多的責任轉移到了ARVN,ARVN在戰鬥中仍然無效,常常依靠美國的支持來避免失敗。1974年1月27日,巴黎簽署了和平協議,以結束衝突。到那年三月,美國作戰部隊已經離開該國。經過短暫的和平之後,北越於1974年末重新爆發了敵對行動。他們在1975年4月30日輕易地推過ARVN部隊,佔領了西貢,迫使南越投降並使該國團聚。

傷亡

美國:58,119人喪生,153,303人受傷,1,948人失蹤

越南南部230,000人死亡,1,169,763人受傷(估計)

北越南1,100,000人在行動中喪生(估計),受傷人數不詳

關鍵人物

  • 胡志明–北越共產黨員,1969年去世。
  • Vo Nguyen Giap –策劃Tet和Easter Offensives的北越將軍。
  • 威廉·韋斯特摩蘭將軍– 1964-1968年,越南美軍司令。
  • 克賴頓·艾布拉姆斯將軍(Creighton Abrams)– 1968-1973年在越南的美軍司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