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泛靈心理”,促進幼兒防疫期間心理成長


近日一則“宅”家哭泣的熊孩子短視頻,刷爆了微信群。視頻中的孩子三四歲左右,一邊哭,一邊說“如果不讓我出去玩,這是很不好的事情”。家長解釋“但是有病毒啊。”可孩子卻說,“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

看了這段視頻,您什麼感覺?

我很心疼,也有點遺憾。

心疼是因為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居家隔離是最好的防疫手段。通過全國人民眾志成誠的努力,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總有一些人逆向而行,昨天本小區有一年青人從沒能完全封死的走道木板底下狗爬出去,還有一箇中年人拿著2月7日的過期通行症矇混出門,當然都被警察逮住了。同事在網上留言“樓下的玉蘭花開了,好香,長江流域2、3月開花,玉蘭開後,就是油菜花,到了四五月,就是傳說中的石楠和香樟了”,馬上有人回應:“想念老一中籃球館前的石楠花,不知道我們出去能看什麼花?”我跟貼:“能出去時,看心花(怒放)”。成年人尚且天天盼著到戶外呼吸下春天空氣,何況孩子?

遺憾的是媽媽沒有給予有效回應。

每當寶寶情緒失控時,都是非常好的培養情商的契機。

家不僅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更是個講情緒、談情感的場所,家庭教育有個教育的總原則:

先處理心情,再外理事情。

當孩子有某種情緒時,那種情緒就是他本人。我們看不到他的情緒,從精神層面看,你就沒有看到他這個人,他的精神餵養就匱乏。身體餓了,要補充營養,精神也是一樣的。0-6歲是孩子情感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如果孩子的情緒情感經常性地被父母忽視,孩子就會失去感受自己、理解他人情緒情感的能力。

巧用“泛靈心理”,促進幼兒防疫期間心理成長


處理情緒的步驟:

1、客觀描述:“寶寶,你想到外面找小朋友玩,但是又出不去,被迫呆在家裡……”

2、辨識情緒:“你是不是感覺到很煩躁,很難過,很傷心,很沮喪,很生氣……”

3歲左右的孩子正是語言的敏感期。視頻中的這個孩子的語言能力是相當不錯的。他雖然在哭泣,但他並不是肆意亂髮脾氣,邊哭邊言說,還用了“迫不及待”這個詞,非常明確地表達他的訴求。能夠為情緒命名是高情商的表現,這種能力是在養育過程中父母給薰染出來的。如果我們能把孩子內在那些無法言說的複雜體驗用這些情緒詞給描繪出來,孩子才會感覺到你理解了他,聽懂了他。孩子的慾望我們不是都要去滿足,但孩子的情感需要是要被滿足的。

3、專注傾聽: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在研究中發現,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3、4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這就是”泛靈心理”。當孩子說:“我又看不見”、“我要跟病毒玩”,你可以順著孩子的表達,把病毒當作他有生命的一個玩伴,繼續追問:“在你心中,病毒是啥樣子的”、“你為什麼想跟病毒玩?”、“你準備跟病毒玩什麼?”、“你們會怎麼玩?”

巧用“泛靈心理”,促進幼兒防疫期間心理成長


4、有效回應:

當孩子哭訴時,這個媽媽沒有共情到他的情緒情感。

媽媽採取的是講道理的方式:“有病毒呀!”

當孩子在情緒狀態下,你給他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其實,成年人也是如此:當我們被情緒裹攜時,我們的智商是下降的,是沒有辦法理性思考的。

另外,給孩子講道理,要用孩子吃得懂的語言。孩子一句“我又看不見”,反映出寶寶根本無法理解媽媽說的內容。病毒是個什麼東西,在他頭腦中是完全沒有概念的。顯然爸爸媽媽在前期的相關工作是沒有做到位的。

孩子生理上長大很容易,精神的成長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人成長都會經歷不少的創傷性事件——凡是帶給孩子很大的負性情緒體驗,他自己又不能用有限的認知去解釋的事件都是創傷事件。新聞裡、大人口中種種與冠狀病毒有關的信息,還有人們談起病毒時言語中表情裡所透露出的焦慮和恐慌;戶外活動被禁止,偶爾出門必須要戴口罩;大人對自己洗手的次數和時間要求也提高了很多……這些孩子都無法理解。在疫情爆發的初期,我們在孩子很平和的時候,用他能懂的形式比如繪本、視頻等方式告訴他:現在發生了什麼。哪怕他並不能完全聽懂,當這些情形真的出現,他在心理上是有準備的。

寶寶提出要跟病毒玩,媽媽給孩子補課的機會來啦!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爸媽陪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爸爸扮演病毒,其它家人扮演醫生、護士(如果家裡人不夠,就用物品來找替)。爸爸把病毒的可怕、可惡的那一面充分地演出來:和媽媽玩,媽媽病了,不能說話、咳嗽、暈倒……被送到醫院(可以選一個臥室代表醫院,房門關上代表被隔離),寶寶就看不到媽媽了。然後再替換角色,孩子自己和“病毒”玩,也生病被隔離到單獨房間,不能出來……這種體驗式遊戲,是非常適合三、四歲孩子的學習方式。

爸爸媽媽做有心人,在生活中帶孩子學習,生活中無處不是教育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