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裁員減薪,地產人今年過得有多慘?

更多財經觀點資訊,關注公號“居然財經”(Jurancaijing)


地產人更多財經觀點資訊,關注公號“居然財經”(Jurancaijing)面對的焦慮是實實在在的——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對員工的薪資進行限制,甚至裁員。


1


那些處於裁員風波中的地產人,他們正在經歷著什麼?


地產朋友小周說,他也許正處於被“裁員”的邊緣。這一切不是毫無預兆的,他所在的融創年前就開始發酵,華北區域裁員,現在已經陸續蔓延到東南、華南地區。


“地產公司沒有裁員,只是優化員工。”雖然裁員一事還沒有落在他頭上,但公司已經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我能從他的言語中感受到崩潰與無助。


大規模裁員減薪,地產人今年過得有多慘?

大規模裁員減薪,地產人今年過得有多慘?


作為普通員工,腹背受敵,如果裁員名單裡真的有他,每個月的房貸車貸該如何解決?


還有更多人,上有老要贍養,下有小要上學,說不定還在應對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其背後是一個家庭需要照顧。疫情一催化,這些致命的問題一下子就暴露了。


此前,融創中國發布了2月營運數據。數據顯示,期內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22.1億元,同比減少33.17%,合同銷售面積約88.9萬平米,同比減少26.89%,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3730元/平米。


面對這樣的數據情況,即便是頭部房企,也不得不開源節流。


福州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上,接連出現了融僑集團被投訴扣工資扣年假。2月27日,融僑要求全集團員工(G6級及以上,副經理及以上),2月、3月、4月工資打五折。員工需在1天內簽署自願降薪倡議書及勞動合同補充協議。


即使不進行硬性降薪,地產人的薪水也會大打折扣。小周說,本來地產全員營銷壓力已經夠大了,一旦指標一提,業績壓根就完不成。


收入是減少了,但是支出還在,負債率加高,生活的局面愈發難以控制。


而生活的必需品還在漲價。今年1月CPI同比漲幅5.4% ,物價處在一個比平時更高的水平,各種各樣的肉製品價格上漲幅度都很大。沒辦法,消費者被迫實現“消費降級”。


大規模裁員減薪,地產人今年過得有多慘?


2


疫情之下,房企銷售冰凍、開工延遲,現金流承壓,急需外部融資緩解巨大資金壓力。


據瞭解,多家房企最先復工的是資金部員工——抓緊時間與金融機構協商延緩支付二三月份到期的貸款本息。他們還希望從金融機構借來長期資金,“期限越長越好”,並計入考核KPI。


還有一些房企以員工“理財”行短期借貸之實。比如不幸的綠地員工,被要求買10萬額度的理財產品“安家寶”。沒錢的怎麼辦?綠地也有後手,準備好了中銀E貸。員工可以貸款往公司裡投錢。


截至去年年中,恆大債務高達7500億元,近一半的債務在今年年中到期。疫情期間,恆大全國75折賣房,非銷售員工天天在朋友圈線上賣房。


恆大規定客戶繳納5000元即可鎖定房源,如到期不願購買,則將5000元如數歸還。富力的網上認購金更低,僅3000元。


大規模裁員減薪,地產人今年過得有多慘?


據瞭解,富力地產和恆大短期債務的現金覆蓋率疲弱,分別為67%和77%,現金回收放緩將對這兩家房企的流動性造成的影響最大。


不過這種小額認購定金作為一種融資手段,起到的作用有限。


2020年是房企償債高峰年份。數據顯示,2020年將有逾2000億元的房企信用債到期,高峰期分別為3月、7月至10月。疊加疫情影響,這種壓力預期將貫穿全年。


目前,各大房企正走在多發債、快發債的路上,且短期債遠多於中長期債,急於把到期債務的窟窿填上。


貝殼研究院報告指出,在2020年前兩個月的159筆債券融資中,僅1家房企的資金用途為“補充運營資金”,其餘158筆融資用途均涉及全部或部分用於存量債務償還。


3


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將原本還想奮力一搏的房地產市場,瞬間打入冰窖。


有個朋友上午還在一家頭部地產公司幹活兒,下午就接到了被優化的通知。他才入職半年左右,去年公司規模擴大之時將他招入麾下,沒想到這麼快就棄之如敝履。


現在他只能打包回到自己的出租小屋,趁著已經交過的半年房租還未到期,急著投遞下一份簡歷。


還有業績稍遜的地產人,還被困在湖北就直面裁員,還沒來得及回到工作崗位。如此經濟環境下,甚至都來不及有太多時間悲傷。


地產人跟金融人很像,這個行業裡誕生了不計其數的“造富神話。行情好的時候收入爆炸,行情不好的時候資金侷促,生存艱辛。


時代的一顆塵埃,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沒遇上是0,遇上了就是100%。普通人的脆弱,在降薪、裁員面前一覽無餘,以至於潰敗後無所適從。


大規模裁員減薪,地產人今年過得有多慘?


復工即失業,他們正在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這是整個行業的普遍現象。有人說,疫情之後,還活著就好。但直面生活的壓力時,又該如何調整自我生存下去?


吳曉波在2020年的跨年演講中曾說,我們沒有辦法用過去的春夏秋冬的煎熬的辦法、等待的辦法、既有的規律去期待下一次春天的到來。


那時候,我們還在期待一個別樣的春天。


如今,整個2020年已經過了快五分之一了,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個春天的模樣。


以前我們也總說,成年人的崩潰,是在深夜裡哭泣,第二天又努力打拼。然而失去了這個打拼的機會,才是最讓人窒息的事。


回看人類歷史,天災之後,整個社會的一般財富差距會逐漸拉大。首當其衝的是低收入家庭,沒有收入,很快就會陷入赤貧。


勞動力短缺就會導致服務業的價格上漲,進而會傳導到中產家庭。這類家庭不穩固的,也十分容易跌落。不會受到影響的,其實是處在財富的金字塔尖的這部分人,以至於整個社會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穩住企業就是穩住了就業。所以一連續的政策出臺,都在防止中小企業資金鍊斷裂。


從大的邏輯來看,短期刺激裡面最好使的還是房地產,這一點是不會變的。房地產對於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期待一個健康活力的樓市,更期待的是恢復個體的信心。讓普通人在普通的生活裡活出滋味,不要覺得生活太難。


更多財經觀點資訊,關注公號“居然財經”(Jurancaij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