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量练习习题以后,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lvningwei


很简单,老是做一加一等于二,做一万个,永远是学前班水平。一样的做一万道,会的做了,不会的还不会,只是会的更加熟练而已,不会的仍不会,有何效果呢。就好比进入迷宫的人一样,胡走乱走,出不来,后来即使误打误撞出来了,没分析没用脑子记,再进去还是出不来。

文科的是靠记忆,理科是靠操作推理演算。不论哪科,都是学不会的,记没记过的。

本身学习就是由不会到会的一个过程。只不过个人的思维爱好不同,所以导致偏科,成绩有所不同。

但是要想学好,不论文科和理科,都得讲究方法。都得用脑子,不能呆呆的傻学,死学。对自己学过的东西进行归纳总结,知识行成系统化。再建立错题集,对错题进行错题分析,并能够举一反三,以后遇到这种类型的题就都会了。这样重点难点一网打尽,知识系统条理刻在脑子里,谁能拿的去,又怎能轻易忘得了。

我初中的英语和化学都是这样提的。我高中的语文曾经考过年级第一,也是这样记的。高中的几何入门成绩提上去,也同样。

初中化学和英语起初第一次考试都考七十多分,我很不满意,因为我初中小学主科都是班里前三名,一般第二,偶偶第一,唉,没办法,就二的命。我就自己查漏补缺归纳总结,结果课下学二十来天,英语上去了,第二,九十六分,从那没下来过。化学也是,自己学段时间,下个单元就考九十七分,也第二,从此初中化学一直没下来过。这是归那学习法

下面我讲下,错题分析法。

我几何不入门,初中高中都不好。打心看烦,啥的又算,又画,又背的。不语文不算术的。

我有一学姐,年级倒数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高中,结果高三理科年级第二名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后又考研究生,现在中央科技部。初中成绩差,据别同学说她家穷,买不起课本,都是借别人旧本子读完的初中。所以知识啊,真的真的能改变人的生活。她初中咱不说,就说她的高中。我另一学姐听我苦诉立体几何不好,就把她的立体几何错题分析集拿与我看。哇,做了好几本。一道错题,改正,并红笔分析,原理公式,知识点应掌握的,没掌握好的,此种题的解题思路,方式方法。并再附加两个此种类型的题。 我拿回去,一假期也模仿着做了个,结果你们猜怎么样。原来三十来分,死不入门,结果茅塞顿开,高考立体几何畅通无阻

高中语文曾考年级第一,后来看一高考文科状元,每天把前面所学内容看一遍。。我也是这样做的。每天晨读翻一遍前面所学过的。全学完,倒数第一课也这样。大家知为啥,会的一略而过,不会的读记。再说我的英语也是这样,大考之前,我只看试卷错题。

现在我教学生,也给学生提倡归纳总结法,和错题分析法。哪门课都适用。因为我不喜欢压学生,所以总得成绩有时不好。但年级第一名一般出在我班。那年生物缺老师,我就当个补丁,第一次带,不专业,结果好几个专业带一二十年的,年级第一名没出在他们班。蝉连好几次我班年级第一名

所以,练习题做多,没用。理科就那几种类型题,掌握了,方式方法就这样解决了。记的好像在咱这头条前几天,有个老师广告说三天一本数学都掌握。 我说不吹牛,代数两个小时一单元,我能把二三十不通的提到八十多分,就那几个原理公式,题型。一本八九单元,三天就搞定。我是说代数,代数我可超好,大学高代都很简单。

所以,做题不在多,在会。难点,重点。

学不会,做不会,记不会,融汇贯通,就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