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實行祕密建儲卻百密一疏,3個月後因一個決定提前洩露天機

在“福”字的寫法上,最獨到的要屬清朝康熙皇帝,一個“福”字暗含子、田、才、壽四個美好的寓意。康熙皇帝是清朝子嗣最多的皇帝,正式序齒的兒子有24位,不過這並沒有令康熙皇帝多子多福,反而在晚年深陷九子奪嫡的煩惱之中。

康熙帝與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感情深厚,赫舍里氏生皇二子胤礽時難產而死,為了紀念和補償曾與自己患難與共的結髮妻子,康熙帝決定立胤礽為皇太子。滿清初期是沒有立皇太子先例的,但康熙帝考慮清朝入關不久,政局尚不穩定,早立太子可以穩定人心,避免皇帝意外身故後,皇位繼承發生混亂。

雍正實行秘密建儲卻百密一疏,3個月後因一個決定提前洩露天機

康熙帝這樣做,實際上是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照搬了明朝的做法。其結果眾所周知,太子胤礽令康熙大失所望,先後經歷兩立兩廢,此後康熙帝再未立過太子。太子位置出現空缺之後,其餘皇子看到機會,開始覬覦皇位。在皇位面前,皇子們置手足情義於不顧,兄弟反目,互相陷害,令康熙帝倍感寒心。

過早的公佈太子人選,造成了康熙與太子,以及皇子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釀成悲劇。雍正即位之後汲取了康熙朝的教訓,對立儲一事格外慎重。但儲君代表國家的未來,不立不行,於是雍正帝發明了秘密建儲的辦法。

雍正實行秘密建儲卻百密一疏,3個月後因一個決定提前洩露天機

所謂秘密建儲就是皇帝將儲君人選寫入傳位詔書,為防止被人為篡改,以及轉運過程中出現差錯,傳位詔書一式兩份。一份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一份藏於皇帝寢宮秘匣之內。經過這種秘而不宣的改進,完全能夠避免因儲位之爭引發的兄弟間手足相殘。不過,雍正帝百密一疏,秘密建儲三個月之後,就洩露了天機,導致雍正帝與三阿哥弘時父子反目。

雍正元年8月,即位不久的雍正帝就已經定好了儲君人選,就是四阿哥弘曆。農曆11月13日是康熙帝週年忌日,本應由現任皇帝親自前往景陵祭奠先帝康熙,但雍正卻把這個任務交給了13歲的四阿哥弘曆,弘曆代為前往祭奠。

雍正實行秘密建儲卻百密一疏,3個月後因一個決定提前洩露天機

這一舉動頗有深意,在旁人看來,這實際上是雍正帝派遣未來皇帝向先帝康熙奏告,表明儲君之位已有歸屬,清朝百年大計已定,並祈求先祖的在天之靈對王朝施加保佑。雍正的這一決定令其餘皇子感到沮喪,尤以三阿哥弘時為甚。

弘時比弘曆年長七歲,並且已經成年,結婚有子,其生母在雍正即位前就已經是側福晉,名分上僅次於嫡福晉孝敬憲皇后,是儲君的有力人選。弘時見父皇雍正讓弘曆代為祭祀,就已預感到自己將與皇位無緣了。第二年祭奠先帝時,雍正再次讓弘曆代勞,更加證實了弘時的猜測。

雍正實行秘密建儲卻百密一疏,3個月後因一個決定提前洩露天機

此後,弘時與雍正這對父子漸生間隙,弘時開始和皇叔允禩越走越近。允禩是與雍正爭奪皇位最激烈的兄弟,雍正對其恨之入骨。即位之初為了穩定大局,先封允禩為和碩廉親王,雍正四年帝位穩固之後,再將允禩削去王爵,進行圈禁,並改其名為“阿其那”,滿語為狗的意思。

對於兒子弘時倒向自己的政敵允禩,雍正和弘時的關係越發惡化,弘時也表現出對於雍正的不滿和反叛,站到了皇權的對立面。對於威脅自己皇位的人,哪怕是親兒子也是無法容忍的。雍正四年2月18日,雍正帝下詔,以弘時年少放縱,行事不謹為由,削去弘時宗籍,並撤去黃帶從玉牒除名,絕父子之情。第二年8月,24歲的弘時去世,死因沒有明確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