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辨色力異常者或在某些方面有優勢,舊檢測法應作出改變

色弱者或許在辨別危險環境方面更有優勢

首先,我先聲明我是色弱的人,我眼中也有自己從小就認得的各種顏色,分清紅綠燈更不在話下,但是辨色力檢查的那本子上的圖案,我跟"正常人"看出來的圖案有些不同,然後就被判定為"色弱",有時候一些醫生也判我為"色盲"。當年我考駕照體檢時,只需要區分紅綠蠟筆就行了,所以順利拿到駕照,後來換駕照的時候,我發現百色交警"駕駛人之家"那裡的體檢用的是辨色力的本子,為避免麻煩,我乾脆叫一個同事"幫我辦"了。當然,色弱的人該不該獲得駕照不是我本文要討論的問題,我寫本文主要是想說明,我這樣色弱的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我的優勢,很簡單嘛,我能夠把辨色本子上的圖案看成正常人看到的另外一個不同的樣,我在辨別迷彩服方面當然是有優勢的。且看我慢慢道來。 我小時候在農村,從來不知道體檢有辨色力這一項。但在跟小夥伴們去偷柿子的時候,站在樹下我不能很迅速地看出哪個柿子是熟的,我要爬上去近看才能區別紅綠柿子,而他們直接用竹杆在樹下捅上去就行了,正因為這樣我們挨果樹主人發現的時候,一般都是隻有我被抓現行。不過摘那種深紅或紫紅李子的時候,我沒有任何色覺障礙。當時我沒覺得自己跟別人有什麼不同,相反,我一直沾沾自喜的就是我能在很遠的地方就看到蛇、竹節蟲、蟾蜍、變色龍、水草下躲藏的魚。每年春天發大水的時候,我老家村裡有一片大約50畝的低窪水田,開春時候往往種的是蕎麥,水會把整個蕎麥田都泡了,然後水回落時很多魚會擱淺,到麥田裡撿擱淺的魚,我每次都是村裡撿得最多的,秋天割稻穀的時候,小夥伴們一起到稻田裡捉螞蚱,那些外形像枯稻草一樣的尖頭螞蚱我大老遠就能看出來,所以我也總是捉得最多。我上小學二年級時有次在家門口看到大約一公里外的山坡上有個綠色帳篷和大約十個穿著綠色軍裝的軍人在那活動,小夥伴們都說沒看見,後來上學時路過那山坡下他們才看到。1988年春天有一支隊伍到我們村某山坳拍電影,我們一大幫人去圍觀,當一些穿吉利服(當時可不知道叫什麼服,現在才知道的)的演員趴下的時候,過了一陣小夥伴們都記不得他們分別趴在哪了,但我一眼就看得出他們人趴在哪裡。1989年我上高一,11月初學校組織高一同學去百色澄碧湖大壩秋遊,我和三男二女共六個同學走錯了路,騎著自行車瞎逛到百色林科所那邊去了,途中我看到路邊有一隻約20cm長的蜥蜴(即變色龍)趴在草叢中,指給那兩女生看,可她們楞是看了好久都沒看出來,直到我用石頭打到蜥蜴跑動的時候她們才相信我沒有騙她們。

以上這些我與別人的不同,當時我並未覺得有什麼異常,小夥伴們也只是認為我眼睛視力比較好而已(我大學畢業後兩年才開始戴眼鏡)。當我到縣城讀書後,體檢結果說我"色弱"的時候,我也曾盲目地認為別人區分不同顏色物體的能力比我強,我比常人更能看出某些有毒動物可能只是因為我的視力較好而已。總之,當我被判定為"色盲"或"色弱"之後,我心裡接受了我跟正常人不一樣,我屬於辨色力殘缺的弱勢方,是"色殘"。色殘在入學、就業方面有很多限制,所以後來上高中後我儘管物理測驗經常考滿分但最終選擇了文科,別人問我為什麼讀文的時候我就答"因為文科班美女多",以此來掩蓋自己的"色殘"。大學畢業的時候,柳州軍分區招文職幹部,我們系裡領導推薦了我,但聽說要體檢的時候我就主動說我色弱,然後就不必再政審和體檢了。

工作後我逐漸喜歡上攝影,當時還在田東的時候,有時田東某照相館曬出來的相片,特別是風景照,我總感覺跟我看到的真正的風景顏色不一樣,我很失望,跟他們反映了,他們說顏色沒有變,是你自己色盲吧?是啊,我是(你們辨色力正常者所說的)色盲,但我眼中相片上的顏色跟現實的顏色略有不同,我發現了,正常者卻看不出來,特別是1999年之前的警服顏色即所謂的"橄欖綠"色,很多照相館曬出來的相片,警服有點偏藍了,在我看來明顯跟真實警服顏色不一樣,但所謂的"正常人"認為是一樣的。我突然意識到這或許對我來說是一個優勢,比如某些迷彩服迷惑了辨色力正常的人,但卻迷惑不了我這種色殘的人,倘若我是個狙擊手,這不是我的優勢嗎?後來網絡越來越發達了,網上經常有些看圖找物的遊戲,特別是找有偽裝色的蟲子的時候,我掃一眼就看出來了,什麼叢林中找豹子,石山中找貓頭鷹,找出埋伏的狙擊手等等,對我來說都只是瞄一眼的事。他媽的,在這方面我真是個有巨大優勢的人!

約翰·道爾頓(JohnDalton,1766~1844),英國科學家,近代原子理論的創建人。聖誕節前,道爾頓送給母親一雙"棕灰色"的襪子,而母親卻認為自己穿櫻桃紅色的襪子不合適。道爾頓感到非常奇怪,襪子明明是棕灰色的,為什麼母親說是櫻桃紅色的呢?事後,道爾頓又拿著襪子詢問周圍的人,只有弟弟和他的看法一致,別人都說襪子是櫻桃紅色的,經過認真的分析比較,道爾頓發現自己、自己的弟弟和其他一些人都是紅綠色盲。 他曾描述:"我所謂的黃色,相當於別人的紅、橙、黃、綠諸色;而我看到的藍色和紫色則與別人一樣。"道爾頓雖不是研究生物學的,但他卻是第一個色盲發現者,有趣的是,他自己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色盲病人。所以,色盲病也被稱為道爾頓症,道爾頓根據自己的研究,寫出了一部很有價值的科學著作《論色覺》。

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沒有辨別色彩的能力。通常說的色盲多是指紅綠色盲。面對五色繽紛的世界,人們到底是如何感知它的呢?原來在人的視網膜上有一種感光細胞——錐細胞,它有紅、綠、藍3種感光色素。每一種感光色素主要對一種原色光產生興奮,而對其餘兩種原色光產生程度不等的反應。如果某一種色素缺乏,則會產生對此種顏色的感覺障礙,表現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色盲又分許多不同類型,僅對一種原色缺乏辨別力者,稱為單色盲,如紅色盲,又稱第一色盲,比較多見;綠色盲,稱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藍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較少見。如果對兩種顏色缺乏辨別力者,稱為全色盲,較為罕見。色盲多為先天性遺傳所致,少數為視路傳導系統障礙所致。一般是女性傳遞,男性表現。根據統計,男性色盲發病率為5%,而女性則為1%。有先天性色覺障礙者,往往不知其有辨色力異常,多為他人覺察或體檢時發現。凡從事交通運輸、美術、化學、醫等工作人員必須有正常的色覺,因此,色覺檢查就成為服兵役、就業、入學前體檢時的常規項目。

看看這最後一句:"凡從事交通運輸、美術、化學、醫等工作人員必須有正常的色覺,因此,色覺檢查就成為服兵役、就業、入學前體檢時的常規項目",就是這句"按語"害了我這樣的色殘者了。我承認,我的眼睛或許比正常人少了些許紅色錐細胞,令我在看到紅綠區間的顏色時"色差"(指各色光的波長變化)敏感度不如正常人,可能正常人在紅綠區間的光波有極小的波長變化時(比如1納米左右的變化)就能敏銳地發現了,而我這類人要在光波波長有較大變化時(比如10納米的變化)才看得出來;但在看藍綠區間的顏色時我的"色差"敏感度卻高於正常人,即在藍綠色光之間的區域,光波稍有變化(1納米的變化)我立即能看得出來,(而正常人要在10納米變化時才看得出來)。所以,色弱者從小就跟正常人一樣,都有自己對各種顏色的認知,能看出可見光譜上的七種主要色光,但在看辨色力圖片時,色弱者看到的與正常人不一樣,是因為這些人眼中,圖片上各小色塊之間區分更明顯的區域與正常人的不一樣,正常人在紅綠間,色弱者在藍綠間。從進化論角度來說以上論述也符合"自然選擇"原理。色差敏感區間在藍綠間的人,在人群中不需要太多,5%足矣,我這類色殘人就是在長期的優勝劣汰自然選擇後僅存且必須留存的一小撮。植物果實成熟,多表現為紅色,因為紅色是暖色調,代表這東西對增加能量有用,而藍色是冷色調,代表損耗能量,許多毒素就表現為藍色,暗示人碰了這藍色東西會損耗人的體力甚至致死。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幾百萬年中人的食物獲得主要靠採集和狩獵,從採集這種活來看,辨色力敏感區間在紅綠間的人在採集植物果實時有優勢,所以繁衍的後代更多,但辨別有毒物質的人也需要有,只是不需要太多,百人裡邊有一個人足矣,因為碰上危險動物或有毒的植物果實時,只要有一人喊出"危險"就夠了,其他人就知道有危險,但在摘紅色果實時辨色力正常的人卻不會一個個地指給色殘者看,估計最後還會趨向合理分工,99個女人採集,另有一人在望風就夠了,所以色殘女性只佔1%的比例。在男子狩獵的過程中,中途如果看到有成熟的紅果子,辨色力正常的人當然不會放過,所以自然選擇的結果是這部分人仍然能獲得更多能量而繁衍較多的後代,而色覺敏感區間在藍綠間的色殘者,在這過程當中更加容易看到那些有偽裝色的危險動物,但他會喊出來,然後其他人就知道避開蛇蠍之類的動物了,但因為狩獵這種生產方式比採集需要更多的人來認出遠處有偽裝色的獵物,所以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是狩獵群體需要比採集群體更多的色殘者,是以男子色殘比例達到5%。如果要證明我這個看法,我想,太平洋一些海島上那些以漁為業的部落中,調查一下看看,如果傳統漁民色盲色弱者所佔比例比陸地上的人高出不少,那就說明我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海中打魚敏感區間在藍綠間的人有優勢。

另外,可見光波長在350納米到770納米之間,請看下列各色光的波長:

顏色 波長範圍

紅 770~622nm

橙 622~597nm

黃 597~577nm

綠 577~492nm

藍、靛 492~455nm

紫 455~350nm

可能不同的人可見光區間也不同,而紫光與紅光的波長存在倍數關係,所以紫表現為"更深的紅",而像我這樣的色殘者,說不定比正常人更有可能看到紫外線光,但沒有試過,如果今後體檢時辨色力這一項能夠使用更細分的標準,如,在一個暗房中用各種不同的可見光波照射一些文字,看誰在哪個波長區間看得到文字,然後在他(她)的辨色力這一欄上標明每個人的色差敏感區間和可見光區間。這樣做,至少比現在把我這樣的色殘者直接以色盲為名排除在許多職業之外要科學吧?比如,我這種人比正常人更容易看到穿著迷彩服或吉利服的狙擊手,部隊不要我真可惜了,有些迷彩服,對正常人是偽裝,但對色殘者什麼都不是。


(科普)辨色力異常者或在某些方面有優勢,舊檢測法應作出改變

圖片源自網絡,你看出是什麼動小物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