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 请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朗读音频


不二禅艺丨琴


禅者颂 · 观音


禅者悟义


月上柳梢穿云林

空山鸟语伴瑶琴

一曲流水江湖远

不动道场越古今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抚琴叫“琴操”,古琴曲多叫“操”如《幽兰操》《文王操》《遁世操》等。


“操”是训练、调伏的意思,抚琴者内调自心,外御他念,此时修养不是为了表演,而是内外调御的过程,琴者全神贯注、气息均匀。


《礼记学记》云:“不学操缦,不能安弦。”


“操”也是慢,使不安的心恢复节律和自持。琴之本发乎情,故不在曲,甚至可以不要曲,情至深处令众山皆响,众生皆清净。


为什么要慢?


众生苦于受欲望的煎熬内心不得清凉,修养是让人心自闲,闲未必指闲工夫,而是指一种心情和心态,闲者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心空才有闲。


闲是空的体现,空是闲的境界,有闲心不代表不做事。做事的人就不能心闲吗?

心中无事方可成事,无为而无不为。


闲心能转动大情,借琴寓心,借琴修心,借琴说法。

不功利、不攀缘、不慌张、不自大、不消极、不抱怨,以闲心处红尘。


生死都是闲事,急有用吗?知止而后有定,琴者自心安定,清净之音乃可清净他人。

弹琴是制欲。


《太古遗音》曰抚琴有十善:“淡欲合古,取欲中矩;轻欲不浮,重欲不粗;拘欲有权,逸欲自然;力欲不觉,纵欲自若;缓欲不断,急欲不乱。”


琴音淳和淡雅,清亮绵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中正平稳,微妙难言,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


化导自心和他心中不平幽怨之气,令人少一些急躁焦虑,多一份祥和平净。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古代琴谱只有音没有节,旋律依据琴者当下境界演奏,也须有节,只不过随情境、意境可调节。


中规中矩按照打谱一板一眼演奏的是琴匠,乐曲虽然好听,指法虽然精熟,用情也不可谓不深,然而就是缺乏生命力。


这种音乐是术,被内在意识束缚了,琴音只有音乐而缺乏内涵。

古人为什么称“乐”为“曲”呢?


因为内心的情志婉曲有致,幽微难言,奏者的音声应能表达无言之心曲、心音,当下气场、境界亦能在音中表现。


这是自我深层的心灵探察和抚摩,层层纾解。


妙就妙在可能次次不同,妙就妙在无言处的百转千回,每个音都是绝唱,每一节都有回响,此曲只应知心有,此心唯有知音知。


故此,同样一首曲子不是千篇一律的。


同样的曲,有人唱出来的叫“歌”,有人唱出来叫“颂”,“歌”和“颂”的区别在于唱者的境界和胸怀。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琴声之妙在其余韵。


余韵是虚,音声是实,虚处用心,即不在do ruai之间,也不在do ruai之外。笔者既爱抚琴也爱唱颂,但许多曲调无法打谱。


不在do ruai内和外的,才是您与众不同的微妙音。


抚琴是修养,不应为了取悦,自净则他净;

抚琴首先是清净自己,其次是感化他人。


琴是阴器,琴者心越能聚,能量越集中,则琴音越美妙,此和技术无关,此时抚奏出来的才叫妙音,背后是一颗妙心。

科学是“观徼”,“徼”是规律,是方法,是道理,是智力,有欲心到了极致能观到更多的“徼”,就像根据琴谱也能学琴,但难明其“妙”。

无欲才能观妙,什么是无欲?


不执著。

执著了就一定不妙了。


越清空越能品妙,音乐不能用以催发情绪来带动,越玄妙的音乐应该能安抚情绪,听后心胸开阔、心平如水才对,此时心湖里才能泛出自我的影像,透过影像便是自心。


琴是妙。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修养,目的为修心。

然而心看不见,摸不着触不及,不可测量,不可计划。


故此以琴来知妙,以棋来观徼,以书来观徼,以画来知妙。


琴棋书画,非关悦人,实是修己。


中国禅系列丛书《道德经指要》下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禅艺丨琴

不二修养专栏主播

王 巍

中国禅文化受益者

喜马拉雅FM《禅者的秘密•禅茶》朗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