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法庭片《十二怒漢》影評

主題

在民主環境中,人們應該怎樣使用自己的權利?

創作思路

作者羅斯參與的一次陪審員經歷,讓他有了新的視角。羅斯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融入到了創作思維中,寫出了《十二怒漢》,主要講的就是陪審團如何履行使命和職責的故事。

主要內容

這部影片,主要講的就是一個有責任感的8號陪審員,認為一個少年被控謀殺生父的案子有疑點,不贊成判他有罪。因為陪審員的制度,必須要十二個陪審員達成共識,才能定嫌疑人的罪。以此為背景,如果8號陪審員放棄自己的想法,這個少年就會被判死刑。在8號陪審員的堅持下,其他陪審員各自說了自己的觀點,8號陪審員就事論事的提出不同意見,最終改變了少年的命運。


經典法庭片《十二怒漢》影評

激烈的辯論過程

在此之前,因為證據確鑿,其他的陪審員已經認定了少年就是兇手,沒有討論的必要了。8號陪審員提出合理的懷疑,他並沒有實質性的理由推翻證據,只不過是認為,用5分鐘的時間決定一個生命難以接受。所有的疑問,都是在他們討論的過程中讓人發現以及放大的。

內容補充

作為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的巔峰之作,沒有特效,沒有炫技,作為小成本的影片,單純的講故事,靠著原始的電影技巧支撐。然而,因為主題和人性,將整個影片昇華了。8號陪審員,強調了自己不能判斷這個少年有沒有罪,他的觀點,就是對既定事實的懷疑,也有對偏見的否決,其他的陪審員,因為天氣炎熱,或者之前有過慘痛的經歷,隨大流沒有自己的主觀判斷等理由,想早早的結束一切。

人性的種種,貫穿整個影片。首先是偏見,因為被告人出身貧民窟,有的陪審員就認為他是個垃圾。所謂的證人,一個殘疾的窮老頭,很大概率為了吸引人的注意說謊了,哪怕這個後果是一條人命也不在意。被告人的辯護律師,覺得沒有油水可撈,對案子明顯不盡心,導致幾個疑點沒有在庭審中發現。

意義和影響

陪審員討論的過程,形象的說明了陪審團的特點,不是證明嫌疑人無罪,就是證明這個案子的證據不夠充分,暫時無法定罪,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陪審團制度的歷史,比較有意思,在某種程度來說,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制度確實保障了公民的主權,也普及了法治教育。


經典法庭片《十二怒漢》影評

8號陪審員提出的觀點,得到認同

其他觀點

我是先看了實體的書,之後觀摩了1957年的黑白電影。當時是先有的電視劇,電影是後續才出來的。據說這部小成本的法庭片,當時賠錢了,卻收穫了口碑,直到現在,還是無法超越的經典。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各個國家將其本土化翻拍。

這部法庭片的成功,大部分是因為劇本寫的好。第一,主題嚴肅。第二,結構緊湊,沒有廢戲,每個細節,都有想要表達的東西。第三,人物有辨識度,從他們的臺詞和動作,能看出來性格以及人生經歷。第四,懸念迭起,有戲劇衝突。第五,臺詞推動劇情的同時,還可以顯示出每個人的性格特點。


經典法庭片《十二怒漢》影評

偏見,可以左右很多東西

我個人感覺,這部法庭片在當時,是一部有創新意識的作品。單一的場景,十二個不同職業不同性格的陪審員,圍繞著一起證據確鑿的案子展開辯論。除了創新意識以外,這部法庭片的故事核極具生命力,因為構建了每個人可以表達自己想法的平臺,在這裡無論你是什麼階級什麼職業,都可以平等的和其他人交流。這種深層次的內涵,跨越種族和國界的。所以,《十二怒漢》稱為是最偉大的法庭片,主人公8號陪審員,入選了20世紀五十名電影英雄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