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化!京滬向左、廣深向右 強二線在崛起

中國人口流動,正在迎來新變局。

在省級層面,廣東、浙江人口增量持續霸榜。在城市層面,廣州深圳則成為人口流入高地,杭州西安成都表現同樣突出。


相反,作為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卻一直處於人口流出邊緣。


京滬向左,廣深向右,部分二線城市人口飆漲,說明了什麼?

01

京滬向左,廣深向右,二線狂飆

京滬人口增長陷入停滯,廣深人口增長提速,部分二線城市不斷刷榜。

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長-0.6萬,上海增長4.36萬,而廣州、深圳分別增長40.15萬和41.05萬,人口增長形勢相當懸殊。


大分化!京滬向左、廣深向右 強二線在崛起


如果從過去5年來看,北上廣深的人口走勢更是呈現大分化態勢。

從2014年到2019年,北京人口曾經連續3年負增長,而上海也出現2年負增長的情形。

整體來看,過去5年,北京常住人口僅增長2萬,上海常住人口4.36萬,平均每年淨增長不到1萬人。


大分化!京滬向左、廣深向右 強二線在崛起


與京滬相比,廣深增量極其可觀。


從2014年到2019年,廣州淨增長222.5萬人,而深圳淨增長266萬人。廣州平均每年淨增45萬人,而深圳每年平均淨增超過50萬人。

藉助廣州深圳的強勢增長,廣東常住人口一路飆升,穩居中國第一人口大省之位。


與此同時,一些二線城市,藉助搶人大戰,人口規模迅速抬升。


這其中,最突出的當屬杭州。去年杭州放開大專以上學歷落戶,以55.4萬的人口增量超越深圳,刷榜人口增量榜,同時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躋身千萬人口俱樂部。

大分化!京滬向左、廣深向右 強二線在崛起


這種場景,在西安、武漢、成都等地都已輪番上演過。


雖然人口增長持續性不及廣州深圳,但許多二線城市,已經嚐到了搶人大戰的甜頭。

02

京滬人口,增長為何停滯?

同為一線城市,廣深人口增量爆棚,京滬卻一直處於流出邊緣,為什麼會這樣?

顯然,這背後並非京滬兩地失去人口吸引力,更非“逃離北上廣”已經成了趨勢。


只消看看落戶北京上海有多難,就明白這兩地相比於全國所有城市,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吸引力。

可見,京滬人口增長緩慢,核心原因在於,這兩地一直在主動控制人口規模。

根據2035總規,到2035年,北京的人口天花板是2300萬,上海的人口天花板是2500萬。

目前,北京常住人口2153萬,上海常住人口2428萬,兩地離人口天花板分別還有147萬和72萬的增長空間。

要知道,這是未來15年的人口增長空間,北京平均每年不到10萬人、上海僅為5萬人。

正是在人口天花板限制之下,北京上海不約而同開始抽疏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嚴控人口總量。

這方面,北京堪為代表。從2014年至2019年,北京市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2759家,疏解提升市場631個、物流中心122個。

同時,正是在這幾年,雄安新區橫空出世,通州副中心屹立而起,加上京津冀一體化不斷推進,這些地方成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關鍵所在。


大分化!京滬向左、廣深向右 強二線在崛起


上海同樣如此。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規劃出臺,上海正式躋身長三角城市群唯一龍頭。


上海對長三角的虹吸效應和輻射效應同步體現,人口呈現內部流動的新趨勢。

03

廣深:中國第一人口高地

與京滬不同,廣深的人口天花板更高。

根據相關規劃,廣州2035年的人口天花板是2000萬人,同時按照2500萬服務人口進行公共服務配置。

目前,2019年廣州常住人口為1530萬人,離2000萬的人口天花板還有470萬人,平均每年還有近30萬的增長空間。

深圳雖然尚未公佈具體人口規劃。但從各方面透露出的信息來看,到2035年,深圳常住人口將會增加到1800萬人。

目前,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為1343萬人,離1800萬的人口天花板還有457萬,平均每年也是近30萬的增長空間。

這就決定了北上廣深人口政策的懸殊。


北京上海受制於人口天花板,只能主動抽疏中心城區人口,而廣深雖然不能像二線城市一樣全面放開落戶,但至少在搶人大戰中有更多政策空間。


大分化!京滬向左、廣深向右 強二線在崛起


在廣州,應屆生可直接落戶,往屆本科生落戶年齡放寬到40歲,社保放寬到6個月,而碩士以上學歷及留學生,只有有參保記錄即可落戶。

在深圳,大專學歷及以上可直接落戶,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只要滿足年齡限制,還可享受1.5萬-3萬不等的財政補貼。

廣州深圳有產業有發展空間,加上相對寬鬆的人才落戶政策,這兩地的常住人口增量自然冠絕於全國,成了中國第一人口高地。

04

全面放開落戶:誰的機遇?

從2019年開始,中國進入新一輪城鎮化。

這一輪城鎮化最為明顯的標誌有二:


一是確立了以中心城市引領城鎮群的發展方向,“中小城鎮化”被取而代之。


二是,全面放開大城市落戶,城區人口低於300萬的城市均可“零門檻落戶”。


在此背景下,石家莊已率先放開零門檻落戶,鄭州等地則將落戶門檻放寬到中專生,以杭州為代表的二線城市也將大專生均納入落戶範疇,至於三四線城市,零門檻落戶,更是蔚然成風。

然而,這場落戶盛宴,有些城市被排除在外。

發改委表示:

全面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

這段話的關鍵在於“除個別超大城市外”。


所謂超大城市,指的是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注意,城區常住人口不同於城市常住人口,城區只包括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等區域,不包括農村地區。


大分化!京滬向左、廣深向右 強二線在崛起


就此而言,目前中國內地只有4個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而總人口超千萬的重慶、成都、武漢、杭州等地,只能算是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0萬)。

換言之,北上廣深不在放開放寬落戶限制之列。


但正如上文所說,廣深的城市承載力更強,人口天花板更高,人口政策的彈性空間更大,這就決定了四大一線城市人口的不同走向。

可以預料,未來人口將會呈現三大趨勢:


其一,以杭州、成都、鄭州、西安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將會以更大力度打響人口爭奪戰,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力只會增強不會削弱。


其二,京滬雖然將會持續控制人口。但藉助金融科技互聯網等行業的領先優勢,這兩地仍是海內外高端人才的首選之地。


其三,廣深人口虹吸效應將會更加突出。經過這場疫情,人們會更加明白,北上廣深領先的從來不只是經濟規模,而是以法治、治理為代表的綜合實力。


顯然,“逃離北上廣深“的說法不再有市場,一線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仍舊獨一無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