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双隐形的翅膀,房企还能走多远?


没有这双隐形的翅膀,房企还能走多远?

“住房本是拿来住的”,也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设施。自从不知被哪位商人盯上、当做商品起,房价就尤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将老百姓的收入支撑能力抛得背后远远的,既使让绝大部分家庭倾其上下三代所有成员一辈子的全部收入都难以企及。可是,如今还有多少愚蠢者为房企摇旗呐喊:“房价还要涨,因为这里以后发展了,就是黄金地段!”,“应该还要涨,因为与同一线的城市比,其他城市房价是多少,这里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等等声音不绝于耳!

没有这双隐形的翅膀,房企还能走多远?

注:以上数据为平均数字!

没有这双隐形的翅膀,房企还能走多远?

以上海为例,人均年收入约7万,一家五口(其中小孩1人),房价约5.5万/平方米,100平方左右。则住房总支出应为550万(不含装饰),全家一年总收入21万(3人✘7万/人=21万,1人照顾小孩),550万÷21万/年=26.2年!显然,全家人所有收入不做其他任何支出,全部用于买房,也要用26年多的时间呀,人一生从25岁开始工作至60岁退休,也只有35年时间,26年就用于解决最基本的裸房,还别说其他的子女教育、生病支出等等。有的房企说严冬来了,要活下去,那你想过让老百姓活下去了吗?

据统计,全国房企2019年达97000余家,而中国人口约14亿,平均5人为一家,则全国约有2.8亿个家庭,也意味着总需要2.8亿套住房。平均一个楼盘为500套住房,则97000家房企,只需每家房企开发2.8亿÷(97000✘500)=5.8个楼盘,就能满足全国人口的住房需求了。况且,住房的产权为70年,换房周期至少也要二三十年吧。这样的情况,从经济学的角度,中国的房企还有春天吗?

为什么中国的房企,一路高歌,领跑世界,甚至没有刹车的迹象?就是因为特殊的国情,房企发展的背后有一双隐形翅膀!

  • 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的增加,意味着每个开发区就会有一大批人口的迁入,从而增大了该区域的住房需求。但是原迁入的人口住房,都空置了!老百姓为了生活、提高收入,也只能忍痛割爱,离开原有的家园。
  • 学校、医院、交通的重新规划,伴随着人口居住的大挪动。因此,老百姓为了子女上学、生活、交通便捷,在学校、医院及地铁、公交等附近居的住需求大量增加,从而抛弃了原有生活的地方。
  • 子女上学、居民保险等,要有该区域的户口,上户口的基本条件就是本区域的住房(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放宽了),这是老百姓必买房的硬伤呀!
  • 城市的规划,老城的没落,新城的发展,让多少人随着迁移到新城买房,因为你必须办的事要到新城去办!
  •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财政收入,低价从老百姓手中征集过来而高价转让给房产商,巨额的差价让当地财政突然猛增创收。真可谓是一举多得,GDP上去了,城市形象上去了,政绩也上去了。但是,银行的欠款,老百姓的房贷,怎么办?所以房企不能一下子垮 !
  • 房企中标购地,先支付极少部分钱,拍到地后,由于有政府做后台的影子,大量向银行举债借款,一部分用于支付余下的购地款,一部分用于建房。所以房企的负债率越来越高了!
  • ……


没有这双隐形的翅膀,房企还能走多远?

凌晨,突闻今年首家房企暴雷,新华联控遭清算,标志着房企进入了冬天!其实,这并不是个例,也不是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而是大势所然!房企,如今根本就没有了春天,既使有,也只是局部!这次疫情的暴发,加快了国家发展三农建设的步伐,也促进了中国发展的转型,同时也让老百姓明白了哪里才是最适宜生活的地方!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试问,没有这双隐形的翅膀,房企还能走多远?

没有这双隐形的翅膀,房企还能走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