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的一項流行病學分析顯示,兒童感染率與成人相似

根據WHO報告,截止到2019年3月8日,全球共有102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COVID-19確診病例共計105586例,死亡3584例。在中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際,歐洲和中東地區卻顯示出疫情急速擴散的跡象,例如韓國、意大利、伊朗等國感染人數近日出現猛增,WHO警告控制疫情蔓延的機會窗口正在關閉。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

繼武漢之後,湖北各市採取“封城”措施,將絕大部分病例侷限在湖北地區,最大程度的防止了COVID-19病例的輸出蔓延。對於湖北省外地區,在病毒廣泛傳播流行的早期階段,如果可以對病例進行仔細監測,推斷感染的時間和地點,密切追蹤未感染和無症狀的接觸者,提供有關病毒傳播和自然病史的關鍵信息,那麼對於疫情防控將顯得至關重要。

2020年1月8日,深圳市確診了首例COVID-19病例,3月3日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公共衛生學院,在醫學預印本網站MedRxiv在線發表最新研究成果《Epidemiology and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in Shenzhen China: Analysis of 391 cases and 1,286 of their close contacts》,分析了深圳市391例COVID-19確診病例及1286名密切接觸者的數據,描述了COVID-19在湖北省以外傳播的一些非常關鍵的流行病學信息。

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

2020年1月14日至2020年2月12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共確診COVID-19病例391例。男性和女性的病例數量大致相等(187例 vs 204例),其中79%是年齡在30歲到69歲之間的成年人。大多數病例為輕度(26%)或中度(65%),只有35例(9%)為重度。

84%的病例有發燒症狀,而6%的病例沒有出現任何體徵或症狀。截至2020年2月22日,391例中已獲得228例患者的最終臨床結果,其中3例死亡,225例痊癒。

在基於症狀監測發現的確診病例中,男性比例(55% vs 28%),以及年齡在20-69歲之間的病例(91% vs 75%),比基於密切接觸監測發現的確診病例更多。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

潛伏期

根據183例有明確暴露時間和症狀出現時間的病例數據分析,研究人員估計COVID-19的潛伏期中位數為4.8天(95%CI:4.2-5.4),95%的人將在感染後14.0天內出現症狀(95%CI:12.2-15.9)。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

確診和隔離時間

在基於症狀監測發現的確診病例中,在症狀出現後平均5.5天(95%CI:5.0-5.9)得到確診,而基於密切接觸監測發現的病例平均確診時間為3.2天(95%CI:2.6-3.7)。症狀監測組發病後平均隔離時間為4.6天(95%CI:4.1-5.0),密切接觸監測組發病後平均隔離時間為2.7天(95%CI:2.1-3.3)。

由此可見,症狀監測組相比,以接觸為基礎的監測組確診時間縮短了2.3天(95%CI:1.5-3.0),

隔離時間縮短了1.9天(95%CI:1.1-2.7)。

另有191名在抵達深圳之前或抵達當天出現症狀的患者,在抵達深圳之後平均4.5天(95%CI:3.8-5.1)被確診,抵達後平均3.1天(95%CI:2.5-3.7)被隔離。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

恢復出院時間

根據228例已知最終臨床結果的病例數據分析,50-59歲的患者恢復出院時間的中位數為32天(95%CI:31-33),年輕人的恢復出院時間明顯較短(例如,20-29歲的患者為27天),而老年組的恢復出院時間明顯較長(例如,70歲及以上的患者為36天)。

除年齡外,恢復出院時間還與疾病嚴重度有,與輕度症狀組相比,中度症狀組恢復出院時間延長了19%(95%CI:17%-22%),重度症狀組延長了58%(95%CI:55%-61%)。3名患者在症狀出現後35-44天,確診後27-33天發生死亡。

密切接觸者續發率

在2020年1月14日至2月9日期間,292名基於症狀監測確診的病例中,共確定了1286名密切接觸者,其中83%(244/292)的病例至少有一名密切接觸者,95%的密切接觸者被追蹤隨訪了12天或更長時間。在密切接觸者中共有98人PCR檢測為SARS-CoV-2感染陽性,1例為疑似感染。

除外漏檢者,研究人員估計,COVID-19總體續發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為9.6%(95%CI:7.9%-11.8%),而家庭接觸者續發率則高達14.9%(95%CI:12.1%-18.2%)。每個病例引起的繼發病例數(即觀察到的再生數,R)平均為0.4(95%CI:11.1%-17.6%),80%的感染是由8.9%(95%CI:3.5%-10.8%)的病例引起的。

多因素迴歸分析顯示,家庭接觸(OR=6.5,95%CI:1.5-26.5)和一起旅行(OR=7.1,95%CI:1.4-34.9)與感染顯著相關,接觸頻率高會顯著增加感染風險(OR=8.8,95%CI:2.6-30.1)。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

此外,在密切接觸者中,儘管有一些現象表明年齡較大者的感染率有所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10歲以下兒童的感染率(7.4%)與人口平均感染率(7.9%)相似,感染率和年齡之間並沒有明顯的關聯性。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一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儿童感染率与成人相似

密切接觸者感染時間

根據48對有明確的“傳播者-感染者”關係和症狀出現時間的病例數據分析,研究人員估計從接觸傳播者到出現症狀的平均時間為6.3天(95%CI:5.2%-7.6%),

95%的病例預計會在感染後14.3天(95%CI:11.1%-17.6%)內出現症狀,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在密切接觸可疑病例後,要求在家自我隔離14天的原因。

總結

本研究通過對深圳市COVID-19早期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為了解COVID-19的自然史、傳播特點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學的依據,為預測病毒的影響、評估控制措施和指導全球應對提供了證據基礎。

研究表明,COVID-19是一種潛伏期相當較短(平均4-6天),但臨床病程較長的疾病,患者需要數週時間才能康復或發生死亡。在以接觸者為基礎的監測組中,20%的人在第一次臨床評估時沒有出現任何症狀,近30%的人沒有發熱症狀,這與COVID-19相當高的無症狀攜帶率是一致的,基於接觸者監測發現的病例比通過症狀監測發現的病例或許更能準確反映SARS-CoV-2的平均感染情況。

此外,在觀察到的密切接觸者中,幼兒的感染率與人群的平均水平接近,總體來說COVID-19的傳播率相對較低,每個病例的後續傳播不到1例(0.4),這與加強監測與隔離病例相結合的措施效果密不可分。

原文鏈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3.20028423v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