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就能治教育病了嗎?沒這麼簡單

2018年11月18日,俞敏洪先生又語出驚人了:進了北大的人有精神問題的不在少數,所以我一定會讓我的孩子上普通大學,不是去名牌大學。此言一出,又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性,可以說俞敏洪老師這兩天在某些人的心裡真的成“老溼”了。


我聽了這個之後,我是沒有什麼驚訝的,畢竟處於社會頂端的精英人士,他可以任意選擇他想要的人生,他的孩子選擇性更大,哪怕他兒子不夠爭氣,他的人脈也可以拉他一把。但我還是想到了某些事情,一是中國教育錯在哪?二是素質教育成立嗎?


一、中國教育錯在哪?素質教育成立嗎?


我從小就聽到這麼一種論點,說中國學生的壓力太大,課業壓力繁重,所以,應該給學生減負,如此云云,的確,這說的也是事實,但是這沒說到點子上。


在我看來,中國教育的壞處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它不公平,這個不公平不是美國式教育的不公平,因為中國教育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有的人天生不適合學習,卻依然要被拽在一張試卷上,然後用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比,而自己的藝術體育特長,幾乎沒有用武之地,你總不能全國都是藝術生體育生吧。


第二是它毀滅了受教育者的興趣、創造性以及求學的熱情。這也是高考的兩重性,它成就了一些人,但是也毀掉了一些人,而且如果一個人高考失利,他會終身厭惡學習。而且大量的學生會因此產生心理問題,一個表現就是,中國學生的自殺率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了。


我們都把中國教育的問題推卸在應試教育上,那我們就不遺餘力地推行素質教育吧。但是,你真的去體察一下素質教育,你會發現這四個字根本經不住推敲。


首先,素質教育要求人全面發展,你爭取德智體美勞樣樣精通,

弄得自己跟秦淮八豔似的,但是現在我們真的需要這樣嗎?我們有可能這樣嗎?無論是從知識存量還是社會分工的細化這些角度來說,人的全面發展只能是一種美好訴求,就像錢鍾書數學是個渣也沒耽誤他成為一代文豪;愛因斯坦到死說話都結巴,小學時候的“語文”成績就沒及過格,耽誤他成為物理學家了嗎?


人類社會最頂尖的那一批創造型人才並非是全面發展的,他都是自己所擅長領域的那個最善於鑽研的人。


“素質教育”,就能治教育病了嗎?沒這麼簡單

素質教育的漏洞


第二,什麼才是素質?藝術專長?體育特長突出?這也是一筆糊塗賬,你根本就無法精準定位“素質”這兩個字應該指代什麼。如果我們現在把高中的學科全部推翻,你說什麼科目對人的素質最重要?可能最後還得是語數外排在前頭,因為他們是你認識世界的最基本技能,它解決的是你的生理需求,那些音樂之類的還是得往後排,因為它們解決的是你更高層次的自我提高的需求,你還是得分出個先後主次。


有人把“素質”簡單地定義成考試不考的東西,說中國的學生就會啃書本,弄出一堆書呆子,你應該讓學生有時間發展發展藝術體育嘛!別弄得手無縛雞之力。


這種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也確確實實是中國學生面臨的問題。

但是,中國的美育教育長期發展不起來其實就是因為不考,不管你教育局下多少封紅頭文件,要求加強素質教育,最後怎麼樣?該不搭理你還不搭理你!那好了,如果說你把音樂之類的納入到高考之中,你說考鋼琴,那我們就學鋼琴,你說考什麼藝術特長我們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去學,最後你會發現,兜來兜去,還是應試教育,而且你還加大了學生的負擔。所以,把中國的教育病歸結為“應試教育”,本身就錯了。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兩點:第一,提高自身素質,而第二點,就是贏得社會競爭。這兩點是有內在聯繫的,不需要我多解釋,在座的各位一想就明白。但是,如果你把兩個東西都放在一起,後者在人們實踐中的重要性就會超過前者,在制定教育規則的時候就會有所偏重。因為一個人的素質評價是極其複雜的,是不能單純以考試分數衡量的,你得派一個科研小組長期跟蹤他的學習生活,才可能做出準確的判斷。於是在考察第一點的時候,就會做一個極端的簡化——考試,就看誰分高!高分就是高素質!

這就是高中數學已經與生活應用扯不上關係了,但是依然要考的原因,最能拉開分數差距的,就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的。

但是後者的考察十分簡單,你只要有錢、有權力或者有社會聲望,後者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其實中國教育長期以來並不注重的是人的能力提高,他注重的就是怎麼讓學生在以後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們搞排名之類的其實就是為了這個,把競爭意識從小植入在你的腦子裡。所以,中國教育的錯根本就不在於“應試教育”的身上,沒有哪個國家的教育是理想化的“素質教育”,只不過是“多維度應試”罷了,中國教育真正的病在於:它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軍備競賽,在這場競賽中的失敗者將永遠痛恨學習,遠離知識。


二、教育病怎麼治?


那既然現在的競賽這麼激烈,那怎麼才能讓競爭不那麼激烈?很多人腦子裡第一個反應就是“擴招”。這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假設現在大學繼續擴招,爭取讓所有的高中應屆生都可以上大學,那又怎麼樣?你會帶來兩種後果,第一就是大學生素質的整體下降,第二就是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大,你要意識到,中國教育的問題不僅僅是教育病,更是社會病,他是全社會的各種力量合力的結果,為什麼都要上大學?因為現在很多企業招工的底線就是大學學歷,假如說誰都上大學了,企業只需要把底限提升到碩士就可以了,再嚴重可以提升到博士,競爭還在,還是那麼多人搶一碗飯,只不過是時間延後了,但是難度提升了。


其實我們對於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有一種理解性的偏差,就是我們都認為發展教育一定是對的,不管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這麼想問題,政治家這麼說有選票,上層精英這麼說可以繼續鞏固作為知識持有者給他帶來的社會控制力,底層老百姓覺得教育可以讓我出人頭地,而從事教育行業的就更別說了,教育越發展,賺的就越多。

但是,其實現在教育已經足夠發達,真正的問題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農村和城市,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的教育資源差距太大了。這就像濫發貨幣,只不過教育擴張人人都同意。


那既然擴招之類的教育擴張不能解決問題,那還有一條路就是提前把一部分人分出去,讓他們不參加高考。這種教育制度也有,而且很成熟,在德國就是如此,德國實行教育雙軌制,小學4年,畢業的時候會讓班主任、學生本人、校長以及家長共同開會,就是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建議他是選擇上職業學校、以後讀應用技術學院,還是正常的文科中學以後讀研究性大學。這點中國很多省市也在逐步學習,就比如說企業與職業學校聯合培養計劃,但是中國這種轉型國家,很多時候會學不好,最後都被企業鑽了空子謀私利。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教育分流不是沒有過,如果一家有兩三個孩子,那隻需要有一個孩子出息就行了,另外兩個完全可以想幹嘛幹嘛,當然所有孩子都成名成家是最理想的,曾國藩的家庭就是如此啊,他在朝為官,四弟不愛讀書,就在家打理家事,而且曾國藩還很喜歡自己的四弟,給四弟的家信中,你甚至可以讀到一種巴結弟弟的語氣。


“素質教育”,就能治教育病了嗎?沒這麼簡單

一個人的腦子,四個人的希望


為什麼現在就沒有這種景象呢?中國的教育就是分不了流呢?很簡單,計劃生育!由於長期以來的計劃生育,大量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那一個家庭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一個人身上,我不管你愛不愛讀書,你必須讀下去。這就是計劃生育帶來的一個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後果。你以為獨生子女的可憐是因為沒有兄弟姐妹而感到寂寞嗎?沒有兄弟姐妹有朋友,未來還會有自己的另一半,獨生子女抱怨的從不是自己的人生路上沒人陪,而所有的中國孩子都在抱怨家裡對自己的期望太高,爺爺希望我這樣,奶奶希望我那樣,爸爸媽媽又是另一種期望,我一個人要完成四個人的夢想,我TMD造了哪輩子的孽!


而我想說的是,這種教育病,在目前的社會情況下,無解!我只能告訴你怎麼在現在這種高壓力的教育中笑到最後。哪怕是失敗了,你也不會走向極端,這也是給教育工作者支招:


第一、還是要注意學生的興趣。興趣最大的敵人就是高考,因為如果你想在高考中脫穎而出,你要做的就是大量動作的簡單重複,說白了,刷題、背書,這些都會讓你對你的興趣降到冰點,甚至你都會產生本能的排斥,但是,最後笑到最後的,恰恰是把興趣做到最好的,所以,不要忘了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第二、把情商教育提上來。請注意,我說的情商不是精於人情世故的本領,而是控制負面情緒的本領。我們很多時候腦子裡的情緒還是源自於我們最原始時代形成的那一套生活本能。比如說,你看見東西就想吃,是因為人類長期食物匱乏,你容易憤怒之類的其實都是原始人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本能,如果你沒有那些負面情緒,在惡劣的生存環境裡你就是待宰的羔羊,但是現在你採取積極樂觀的態度其實更利於你與人合作,遺憾的是很多人的情商還是停留在原始時代。而中國的教育過分地注重智商,不注重情商,所以,這很壞,中國學生的性格缺陷一方面是家庭社會造就的,一方面也是學校的情商教育沒達到的結果。


第三、勇敢的做個異類。我從來不在乎別人說我奇葩之類的,因為如果你想獲得創造力,任何情況下都隨大流是不行的,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但是現在的情況大多數是“聽人勸,餓死你”。因為你要面臨的社會,無論是更新頻率還是更新幅度都遠遠大過以往,所以,你要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社會,也要學會自己做判斷,原來的經驗不管用了,一切都得靠你自己。所以,勇敢的做個怪人,不讓別人用一套世俗的觀念看你,借用羅大佑的一句歌詞吧:或許你將會發現人生還算美麗,只要你拋開一些面子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