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神話!他只寫一首詩,卻打敗李白,與杜甫爭第一

今天要說的這位詩人,詩作不多,儘管如此,絲毫不影響他的名氣,甚至嚇倒李白,李白曾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而這首詩就是傳世名篇《黃鶴樓》,我們先來解析一下這首詩,然後再來講講這首詩是如何與杜甫爭第一的。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詞神話!他只寫一首詩,卻打敗李白,與杜甫爭第一

首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是說詩人來到黃鶴樓,想到仙人駕鶴而去,鶴去樓空,不見蹤跡,眼前只剩下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表達了期待與現實產生落差的惆悵,也為後面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詩詞神話!他只寫一首詩,卻打敗李白,與杜甫爭第一

頷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中用“黃鶴不復返”表達物是人非,而“千載空悠悠”表達了歲月不再,且句中“空悠悠”寫出的是空間上的縱深感,“千載”則使人看到了時間的無限性。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產生了歷史的悠久感和空間的開闊感,更加催生了鄉愁。

詩詞神話!他只寫一首詩,卻打敗李白,與杜甫爭第一

頸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筆鋒一轉,不再寫傳說中的仙人、黃鶴及黃鶴樓,轉而寫自己眼前登上古樓之所見,由寫虛幻的傳說轉為實寫眼前的所見景物,晴空裡,描繪了一個空明、悠遠的畫面,寄情於景,同樣是為引發詩人的鄉愁埋下伏筆。

詩詞神話!他只寫一首詩,卻打敗李白,與杜甫爭第一

尾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終於以詩人想表達的鄉愁為結。寫江上的霧藹一片迷濛,同樣自己的眼底也生出濃濃迷霧,那是一種隱隱的淚花和心繫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也無由。詩作以“鄉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餘音的效果。

詩詞神話!他只寫一首詩,卻打敗李白,與杜甫爭第一

《黃鶴樓》從用字和格律上來說算不上是最優秀的律詩,但之所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主要還在於詩歌本身具有的美學意蘊。崔顥以此詩從名不見經傳,而名聲大噪。南宋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可見此詩在詩壇地位之高。之所以說可以與杜甫媲美,詩因為杜甫的《登高》為“千古第一律詩”,而《黃鶴樓》為“唐人第一律詩”,也就是說在七言律詩的成就上,僅次於杜甫了。喜歡的話,感謝您點個贊並關注小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