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創業需要注意什麼?

前段時間,NBA火箭隊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以至於淘寶屏蔽,淘寶賣家也跟著倒了黴。

年輕人創業需要注意什麼?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創業也是要相信運氣的。我前不久一個投資項目,明明已經上了軌道,結果遇到第一名拿到風投,然後瘋狂砸錢,導致整個市場都不賺錢。


還有一個生意,本來已經盈利,結果廣告不讓投放,一下子又不盈利。而另外一個項目,放了兩年不賺,結果今年流量意外地容易獲得,賺了。


創業當中起起伏伏,我現在還挺享受這樣的感覺,但也不得不說,這就對創業者的心態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經常有人來問我,什麼人適合創業?我認為其中有一條很關鍵,信念,克服失敗的信念。


對創業來說,失敗是大概率事件,一定要想清楚這個事情想成失敗後我能不能承受,而不是幻想成功了怎麼樣?有這個心態,才能夠做好創業。


馬雲35歲創辦阿里巴巴,今年9月10號退休,55歲。20年時間,他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世界前十的公司。同時,也帶給了中國國際貿易,零售業,金融業,物流業,雲計算行業巨大的顛覆。

但是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一下他的整個經歷,真不是一帆風順。

關於馬雲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他在他的小圈子這麼說的:“我創業遇到到三次經濟危機。第一次2001年因為孫正義提前塞了2000萬美金的融資,湊巧躲過一劫。第二次2008年,我提前讓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再次躲過一劫。

兩次危機都非常危險,但是恰恰公司的巨大增長都是危機過後(因為在這個過程裡對手已經死掉一批了)。”

創業過程真的很艱苦,就拿我自己來說,在10多年的創業中,幾乎每一兩年都會有瀕臨絕境的危機,每次都要傷筋動骨才能慢慢化解。

不過當每次解決了一個問題,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或者又甩開了對手一些。

所以,當你一旦選擇了創業,就一定要做好艱苦的準備,這樣的創業過程也是我們最好的壁壘。

說完了心態,策略層面呢?這裡我給題主最重要的一條忠告就是:一定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之前我想到一個話題問我女兒:為什麼有的商人能夠賺很多錢?而有的商人卻虧錢呢?

她想了一小會兒,就回答:我覺得因為有的商人做的是他喜歡的事情,而賺錢的商人做的是他擅長的事情。太厲害了!

其實也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就拿段永平老闆來說,當初他投資網易,兩百萬美金賺回了5億美金,那是因為網易當時做的是遊戲,而他的發家小霸王學習機也是遊戲,所以他知道遊戲這個行業的潛力。

而網易後來轉型電商音樂之後也都很成功,但是段永平因為不懂,所以很直率的放棄了後面的繼續增值十倍的機會。

後來他做OV,投資拼多多,那是因為他懂得中國鄉鎮縣城的市場是什麼樣的。今天他的資金95%都投資了蘋果,是因為他知道手機這個行業的未來。

對於自己不懂的行業,多賺錢都不要羨慕,一個人,把自己擅長的東西搞懂了,就足夠了。

比如我身邊有一個人在營銷思維上很厲害,但是,他卻做的是女裝,基本上就沒有發揮出來他的擅長。因為女裝是拼供應鏈,選款,管理能力的生意,所以他在女裝上就很難有太大的未來。一定要打磨自己的擅長,並找到發揮這個擅長的方向。

所以一旦決定創業,首先要想明白一件事:我最擅長什麼?然後就不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去鑽研自己不擅長的地方,因為這些自己不擅長的地方,只要找到合適的合夥人就能解決。

如果你做細節牛逼,那麼應該去找一個有想法遠見的合夥人,如果你對產品上很有經驗,,那麼就去找一個擅長運營、做瑣碎事情的合夥人。合夥人互補,人品沒問題,規矩講好,可以極大提高做事情效率。

至於合夥人要找什麼樣的人?最佳合夥人就是桃園三結義。他們創業一起混了23年,都沒個根據地,但是不離不棄,也不計較個人利益。創業要遇到這樣的合夥人,才能長久,千萬不要找完全利益導向的合夥人。

​​​​

以上算是對第一次創業的年輕人一些小建議。

最後給大家留一個思考題吧:

三個人合夥創業做淘寶,A出錢30萬不做事,B做事不出錢,C又出錢20萬又做事。該怎麼分配利益? ​​​​




86年,創業十多年,工薪家庭,目前年收入八位數。


公司100多人,幾乎每年都是50%的增長,另外持股並盈利的有8家公司。


在這,分享8條創業經驗,希望能對第一次創業的年輕人有所幫助。


1、 對於創業來說,機遇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其實是機遇。只有碰到機會,才有創業。那麼為什麼還要提升能力呢?因為只有能力提升,才能夠提升你碰到好機遇的概率。每個機會,都匹配各種能力的人。所以,有足夠能力的人,不缺機會。說缺機會的人,其實本次是能力不夠。


2、 一般有個觀點,叫做先學做人,再學做事。


但是實際工作中,我認為還是做事更加重要

壞人能做事,也照樣合作。做事能力是很多年輕人差的能力。除了你的專業能力外,還包括協調能力,抓重點的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談判能力。一個人能不能創業,做事能力很關鍵。很多老闆做人差勁,但事辦得漂亮。還是成。


3、 打工和創業的區別。


打工,往往需要的是解決單項問題的能力,比如你負責數據分析,職能很細緻,不需要你做別的。而創業,所需要的能力實在太豐富了。我剛剛創業的那會兒相當不適應,比如說公司電燈壞了,要自己搞。網絡佈線出了問題也是自己學著搞。遇到刁蠻工商,也得要會斡旋。所以那幾年學了“一身本領(全是雞毛蒜皮)”,創業就要照顧的事情方方面面,不僅僅是掙錢能力啊。很苦逼。


4、 具有長遠眼光的創業者,走的會更遠。


茅臺和五糧液的競爭很有意思。90年代兩個都是數一數二的品牌。後來五糧液為了擴大銷售額,做了很多子品牌,什麼五糧春五糧醇,拉開了規模上的差距。但是,茅臺後來一步步漲價,消費升級了,有錢人只認貴的。。。滿眼看去,茅臺竟沒一個對手,高端市場全收。

創業者,不要光顧著銷售額,得看到市場的變化


5、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努力就能夠獲得成功。


其實,一個人只要8分努力就夠了。

如果你創業,最重要的你積累到多少資源,多少人給你過程中幫助,所以交朋友能力強的人,創業成功率極高。。。如果你就業,最重要的則是看你選的老闆。。。大了說,我身邊一些阿里10年+的老員工,聊下來大多數水平一般,但是人家身價都幾千萬過億。小了說,一些不怎麼樣的電商運營,也因為老闆水平高,跟久了也是三五十萬年薪。別光埋頭努力。


6、 只有勤奮的創業,可以嗎?


99%創業者,一年到頭忙死了,最後利潤仍然微薄。而少數老闆,也勤奮,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依靠頭腦做事,這才是優秀的創業者。如果創業者只能依賴自己的勤奮,而不是智慧,顯然是被事業所困。

創業前,要去依靠勤奮去積累智慧。否則創業後,還是隻有勤奮。這樣的創業,沒意思。


7、先做小產品,再做大產品。


為什麼經驗豐富的創業者,給新創業者指導的時候都說“做小產品,解決小問題”。因為新創業者能力弱啊,競爭激烈的市場往往大佬比較多。而且不僅僅是能力的差距了。創業者先佔個小地盤立足。積累了經驗資源資金。慢慢再去做大一些的產品。否則,找死。很多大機會都是被成功者的二次三次創業做成的。


8、 電商創業的三種路徑:


1)產品差異化。始終在一個領域創新產品,保持競爭力。

2)成本領先優勢。這條其實最難做到,對規模要求非常高。

3)不斷找新機會(包括流量和產品機會)。大多數人其實前N年的創業,只能夠找第三條路,因為前兩條太難了。

電商這些年機會多,所以第三條路一直通。


創業是一場風雨兼程的獨自旅行,它要求創業者必須有強大的內心以及清晰的目標,才能在旅途中找到方向。


而我,很幸運的一直在沿著目標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