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的人早上走路一小时,晚上饭后走路一小时,对身体有帮助吗?

秦山港湾


有无好处不是年令决定的,关健是个人身体状态,体能达不到强求无利有害,因为过度劳累伤元气。


董兴国2


我从事体育工作近十年,是较有经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走路确实是最适合六十岁左右老年人的健身方式之一,但走多长时间,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否则,不仅达不到健身效果,还会有损身体。


最近几年,我们这里盛行暴走运动。不分男女老幼,也不看体质情况,一律迈开大步、急匆匆长距离暴走。去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在冬季早晨五点多暴走时,突发心脏病猝死在路上。还有几个我熟悉的人,五六十岁,本来就骨质疏松,轻微关节炎,因为每天早晚走路时间过久,或是选择不适合自身的其它运动项目,造成膝关节严重损伤。


老年人应有科学健身意识,盲目锻炼,有害无益。比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就不能凌晨起来锻炼,运动量、运动强度也不能过大,防止心脑血管猝死。老年人骨质疏松,如果走路太久、太急,就容易造成膝关节疲劳损伤,每天缓步走一个小时足够,完全没必要每天走两个小时。也不一定非得坚持天天锻炼,如果逢气温过高或过低,雨雪天,或雾霾天气,就不要再出去走路。

年龄大了,如果没有多年的体育锻炼基础,在健身锻炼时要懂得适可而止,要明白身体健康并不等于身体强壮,竞技体育的更高、更快、更强,不是老年人健身的追求目标。



不知道你具体的体质情况,要想达到科学健身要求,建议你去找当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或医生,征询意见,请他们结合你身体状况实际,开具有针对性的健身运动处方。


太阳升Sun


我俩口是军工也六十岁了,几十年骑自行车远行,现又电瓶车二百公里跑,平时每天最少三十里路走。

不为长寿也不为健康只是一种习惯,只有走起来才能身心快乐,生活充实,只为到达目的。

对你想看的世界步行就去了,前八年儿子新加坡举行婚礼,两家亲朋几十人到巴厘岛旅游,有一天没带车出来,儿子非要执着到熟悉地吃海鲜,一行人马走不动了亲家母让我背她走,我说八十岁老人还走呢。

我俩口走路也是跟公婆学的,他俩个每天速度我俩口也追不上的。

硬大家找个海鲜店吃上饭了,我们三代人气不喘人不累,而亲家俩口人高马大的累个半死。

有次同事来聚会到贾平凹博物馆去,我用手一指在凤凰大道上咱从骊山一会就到了,吓的大家赶紧拦车去了。

我在凤翔县城到小灵山圣地朝拜,也是这时节收割麦后秋没长出时,太阳火辣来回四十里路步行,还让过路车感动了捎回来了。

走着走着老了,在路上是开始的起点,平时从临潼到凤翔三天二头来回,乘换地铁火车公交汽车大巴也不觉累,我依然年轻朝气走四方,仍没被社会淘汰掉真好。


太阳出来暖洋洋张爱琴


六十多岁走一走我个人认为完全可以,我在疫情之前就一直走步,每天十公里,夏季早晨跑六十分钟,而且是跑到大汗淋漓,我感觉挺好的,以前血压一直很高,长跑之后血压降下来了,心律正常了现在一直很好,我家里体育器也有,疫情来后就在家锻炼,虽说强度不大但也挺好的,只要身体能适应六十岁后走走没问题越走越好。


长青树1255


六十岁的人早上走路一小时,晚上饭后走路一小时,对身体有帮助吗?对身体有没有帮助,在于自己的身体情况,或者说承受能力。


六十岁或者六十岁以上年龄,体重大者、身体较弱者、心血管类慢性病患者,不建议一天走路时间太长;以体重大者而言,走太多的路会使膝关节受到磨损,从而得不偿失。


走路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和任何锻炼一样,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循序渐进锻炼。还以体重大者为例,一天一次即可,一次宜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同时辅以针对腿部肌肉的锻炼,比如做腿屈伸、靠墙蹲等动作。


六十岁或者六十岁以上年龄者,并不是说不能从事时间长或者强度大的锻炼,而应量力而行;常年从事锻炼的人,就早晚各走路一小时而言,是没问题的。


沧海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身体状态的维护,这是非常好的态度,所以很多人在60岁以后开始通过快走的运动方式来强身健体,来控制血压、血糖、体重,但有一些老人行走的量过大,早上走一小时,晚上还要走一小时,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下这个问题是否合适?

到了60岁这个年纪,虽然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讲,仍然属于年轻老年人,且60岁这个年纪是属于初老期,也就是在老年人当中的下线限,刚刚进入老年这个阶段。

但无论如何一个人的身体零件使用了60年,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么到了60岁这个年龄,有一些朋友想要通过快走、慢跑等方式来强身健体,这是非常好的想法,毕竟生命在于运动,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每个人任何的运动时间和方式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现在有一些老人,包括谢医生身边的老人,非常喜欢通过快走这个方式来锻炼身体,在公园里随处可见这样的老人,迈着矫健的步伐,一圈一圈的在走,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快走!

快走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简单,有腿就能走!之所以快走,在老年人当中非常受欢迎,我想首先是因为这个运动方式特别的简单,只要它附近有一个比较大的场地就可以进行快走,甚至有一些在政府的门前小空场地也能每天走1~2个小时。

●没有费用!快走,只要有场地就可以进行,而且不需要交费,很多城市的大学、政府的花园都非常适合老年人进行快走。

●另外快走还有非常好的一点,那就是对身体确实有好处。首先快走的强度并不是特别的大,有一些老年人走的速度比较快,也一般控制在10~12分钟1公里左右,很对暴走团控制在9分钟左右,这个速度对于老人来讲有点太快了。其次呢,快走也可以很好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率,但是对整个心脏的刺激又不是特别的大,走到微微出汗,很多人觉得特别的舒服,并不觉得特别的劳累。而且第2天仍然可以在毫无疲劳感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快走,这对于维持整个身体的状态和维持对运动的信心是非常好的。


快走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

由于快走这种运动方式,看起来简直太简单了,所以很多人忽视了快走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也导致了一些问题。

●老年人,不注意场地的选择!很多老年人呢,在快走的时候并不太挑剔,场地有一些地方坡度比较大,而且坡度的距离也比较长,无论是上坡和下坡对于关节的刺激都是比较大的,长时间的在有坡的地方行走,而且如果行走速度比较快,关节承受的压力肯定是大的,磨损也就会加大。

建议老年人在快走的时候呢,一定要选择一个比较平的地方,而且最好是空气比较清新,不要在路边经常有车来车跑的地方走,因为有很多的废气,污染到老人的肺部,身体还没走成什么样,肺部造成损害就亏了。

另外如果有专用的塑胶跑道去行走可能会更好,对于关节的刺激会降到最低,但是这样的条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但也无所谓,只要地面平,不是那种崎岖的小路都可以。

●不注意鞋的选择。无论是跑步还是快走,造成膝关节、髋关节以及踝关节损伤很多的原因是由于没有穿上一双正确的鞋。有一些老年人在行走的时候穿的鞋非常硬,而且鞋底的厚度也比较薄,对于踝关节和关节的刺激是比较大的,建议在运动的时候呢,尤其是快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专门的健走鞋,千万不要因为某一些专业的建筑鞋比较贵,而选择用那些比较普通的鞋,这样的话如果因为长期行走出现了关节的问题,治病可是比那一双鞋要贵多了。


对于快走的量和时间,谢医生想专门写一下!

对于快走的量和时间,比如早晚各走一小时,谢医生想通过以下一些情况来详细的写一写。

●如果老人比较瘦,平时从年轻就开始非常注重锻炼,每天运动量也很大,身体也没有特殊的情况,那么如果能早上走一小时,晚上走一小时,没有任何的觉得身体的异常无可厚非,完全可以。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有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的关节软骨和骨骼的承受能力是一些从来都不锻炼的人难以想象的,也是非常适合使用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仍然能够跑步,甚至跑马拉松的原因。

●如果老人体重比较大,那么建议每天走的量不要特别多,从少逐渐增加,每天能控制在8000步左右左右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早晚各走一小时。大家要知道我们体重每增加一公斤,我们的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将会增加4公斤,也就是体重增加的4倍。如果长时间的过度的行走不用说这个量到底适不适合单纯体重对于老人的关节刺激就比较大了,毕竟人到60身体开始衰落,本身体重比较大的人就容易出现关节的退变,也就是劳损,那么如果行走的量太大,人为的去增加这种劳损的可能,是非常不值得的。


●如果老人身体不是特别的好,有高血脂、高血糖,想要通过锻炼来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要注意量和时间。

建议有这种情况的老人,在通过快走锻炼的时候,每天没有必要早一小时晚一小时,一般针对这种情况的老人,没有特殊的关节问题,我们建议每天控制在50~60分钟的行走时间是可以的,但是这个量不要一次性的走完!

如果一次性的走完或者是走的量比较大,本身糖尿病人就容易出现炎症,长时间的过度的行走的,关节软骨、肌肉、筋膜受到的刺激跟普通人是完全不一样的,非常容易出现慢性的运动损伤。

相信有糖尿病的病人应该知道,以前往往医生告诉患者每天走2万步,早期确实得到了很好的正常效果,但是随着日积月累运动损伤出来了,不能走了,血糖通过药物单纯的一项去控制,控制的并不好,这就是过度运动的体现。

所以我们建议最好是分开走,走的量在8000-10000,比如中午吃完饭半个小时以后出去走半个小时,晚上吃完饭以后再出去走半个小时,这样呢,既不会走的量特别大,同时又可以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可以把关节磨损的量降到最低。

要知道控制血糖是一场系统的持久战,要通过药物、生活饮食干预以及锻炼共同来达到目标,如果单纯的想要通过行走等过度的运动来控制血糖,可能短时间内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往长期看,一旦出现运动损伤,控制血糖将会难上加难,这样的患者太多了!
●如果60岁的老人已经开始出现了关节疼痛的症状,比如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关节出现疼痛,走平路的时候往往并不是特别的疼,或者有的时候关节听到响声。这种情况的老人如果每天走两个小时,这个量太大了,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代表着已经有了早期骨关节炎的表现,这种情况说明了关节的软骨可能已经存在的磨损,建议每天行走的量控制在6000步左右就可以了,不要走的太多。



也建议老人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最好要到医院进行膝关节按时间或者核磁的检查,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有没有问题。

康复锻炼!

快走达到的可能是全身的锻炼效果,但是有可能对关节,尤其是膝关节造成一定损害,那么在您快走后,平时休息的时候,也要进行一些膝关节的康复锻炼,这些康复锻炼非常简单易行,但是却真的非常有效,尤其是那种想养生关节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的老人,做这些康复锻炼意义甚至比有问题的人意义更大。

●踝泵,促进血液循环!这个动作每天做300~500次都可以,尤其是下肢血液循环不是特别好,有糖尿病的老人多做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可以适度预防下肢血管问题加重,对于预防糖尿病足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直腿抬高!这个动作可以很好的锻炼老人的髋关节以及膝关节,每个动作抬高的时间可以维持在30~60秒,慢慢来不着急,双下肢都做!
●大腿肌肉绷劲儿,学名叫股四头肌静力收缩。每次绷到肌肉发酸就可以放松了!坚持一段时间会发现膝关节稳定了,肌肉强健了!

●其他一些康复锻炼,大家自取适合自己的动作!



总结

人到60,开始进入老年的最初阶段,这个时候开始进行好的系统的运动,比如快走,是非常好的一种行为,但是一定请注意运动是把双刃剑,如果过度运动可能会造成损害。

到了这个年龄,往往身边的压力开始减少,正是要开始旅游啊、休闲啊或者是享受人生的时候,如果此时因为过度的运动出现了关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那么将悔不当初。建议运动过度的老年人请一定听一句劝:运动不要过度,科学合理就好。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老年人,关于运动这方面的疑惑,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帮助肯定有,但不是每个人。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

为什么?

因为60岁以上的人,大多都有漆关节,退型性病变。过多的行走,会加速关节磨损。如快走一小时,可达5公里路程,而5公里路程,就不止一万步了。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就有点儿过了。究竟走多少步合适?没有死规定。我认为,自已感觉微微出汗即可,不要走得大汗淋淋,身体虚脱了,事得其反。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行走健身。

什么人不适合行走健身?

1,身体太胖的人,尤其是上身胖的人,不适合行走健身。因为上胖,对下肢压力大,使漆关负何大,加速关节磨损。

2,有心脏病的人,不适合快速行走。因为快速行走,会加速心脏跳动,同时血压也随之升高。

3,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高血压病史的人,均不适合快速行走。我的朋友因有高血压病史,早上快走晕倒在便道上,就再也没醒过来。

4,尤其是早上天凉季节,血管及易收缩,有上述病史的人均不适合快走,待太阳出来后,慢步走会安全一些。

什么方法适合老年人健身?

1,要顺应天时,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保护血管以正常温度。

2,健身方法有多种,不是必须去户外快走,如健身房,健身器材,及室内舞蹈。

3,不能行走的老年人,可选择在家里健身,或是在床上,做一些健身动作。均可达到健身目的。

4,我向大家推荐,我个人的健身方法。不用花一分钱,用自已的双手,自我拍打及按摩。由表及里,达到防病去病地目的。靠自已的感觉掌握力度,既安全又健身,何乐而不为。

结束语;


du184567027


六十岁一个甲子,是人生的转换期。之前是为生意、事业忙碌,之后就要为自己健康保养。

这个年龄的人身体或多或少有些衰老,如果能早上走路一小时,可以及时改变晨起气血不畅通的疲劳状态,增加吸氧量,改善气血循环,为一天的生活准备好充足的体力。

常年坚持下来,则能够缓解很多慢性病。

晚饭后走路一小时,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脾胃健康。脾胃是健康长寿的后天之本,坚持晚饭后走路一小时,是健康长寿之人的好习惯之一。

这个年龄退休后,随着各方面情况的改变,不免心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通过一天两个小时的走路,可以多接触同行者,改善自己社交圈子变窄带来的困惑,有利于心理健康,也为重新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生理健康的、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有利于适应社会的每天两小时走路,肯定是对身体有帮助的。


2019东子


从60岁的年龄看,怎么说呢……

对身体好处肯定有,坏处也许有。

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我先说一下好处吧:

1.疏通心肺,保留肌肉

心肺功能是老年人必须重视的器官功能之二。

对于60岁仍然能够坚持锻炼的健康老人而言,好心好肺几乎等同于长寿。

而每天坚持120分钟的快走,对心肺功能的稳步提升是很好的。

注意,是稳步提升,快走这种运动不像跑步打球那么剧烈,对于脏器功能的维持也来的更加健康平和。

而对于肌肉组织而言,我们都知道,越是好的肌肉训练,以为着越高的代谢能力

而代谢能力是保持年轻状态几乎唯一的可控因素。

快走能轻度的让你的肌肉变发达,这也是维持健康的一大益处。

2.肠胃的养护效果

快走是公认的对肠道功能最为舒缓的运动方式之一。

尽管我们的肠道无法被直接锻炼到,但是快走的强度,节奏,和肠道的蠕动功能是息息相关的。

保持每天快走的习惯,不会出现类似便秘,或者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或者脂肪堆积。

3.骨密度的提升

每天的快走假如是在户外进行的话,充分享受阳光的沐浴,对于体内钙质吸收有极大的好处。

每天快走的人,在度过更年期以后,极少出现因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

-------------------------

再说说弊端和调整方式。

1.关节的压力

人的身体再好,对于关节这种不可逆的人体结构而言,到了60岁或多或少会有磨损

那么,参考体重因素,假如体重过大,每天120分钟的步行,会加剧这种磨损。

假如你的关节已经有了疼痛或者不健康的弹响,那么就要注意稍微缩短走路的时间,60分钟就够了。

另外最好配备护膝或者护踝这些护具。

2.激素的分泌

走路作为轻度运动,本来对激素分泌量的影响不大。

但是每天2小时走路,尤其是在晚上,还是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兴奋的。

这样的话,睡眠的时间也许会被推迟,或者是睡眠的质量会有所下降

那么建议晚上的走路运动时间可以适当的缩短并且提前。

3.过度的疲劳叠加

每天2小时的走路运动,即便速度不快的话,也会有700大卡以上的热量消耗。

而且总的运动耗时比较久达到了120分钟。

最要命的是,每天晚上走路以后,仅仅隔了睡眠的几小时,又开始了早上的走路。

这对于老年人的肌肉修复来说时间不太够。

也许会有一天比一天累的状态出现,不提倡。

建议每天只走一次就好。

---------------

希望有帮到你。


虎山行不行


曾经有很多消息宣称,走路运动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最佳运动,不管这个消息的真实程度有几分,但走路运动,确实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如果能够结合身体实际情况,每天进行适度的走路运动锻炼,对于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来说,确实能够获得很多的健康获益。但具体的活动量,具体的运动时间,还是建议大家要因人而异,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


比如有朋友这样问:我每天早晨走路1小时,晚上饭后走路1小时,这样能对身体健康有益吗?对于这个问题,真的没法一概而论,如果您的身体条件不错,运动强度也足够,这样的运动方式当然并无什么不妥之初,但如果不顾及身体具体情况,强行规定运动量,不适合的运动反而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不适当的运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运动强度太低的运动,比如原来流行的每天6000步的锻炼方式,这个6000步,并不能单纯的看这个步数,如果我们事情比较多,来回走动很多,每天不用锻炼,累积步数达到6000步也并不难,但是不是只要是走够6000步,就算是身体得到锻炼了呢?当然不是的,如果我们能够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用一定的配速去完成这6000步,在走路运动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肌肉、身体其他部分,心肺功能等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的6000步才是有效的运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度的运动,不顾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我们之所以要运动锻炼,首先应该弄清锻炼的目的,我们锻炼的目的是加强体质,获得健康获益,因此,千万不要为了运动而运动,太过追求量,追求强度,对于60岁左右的中老年朋友,就更不建议这样去进行锻炼了。

比如说每天早晚各走一小时这样的一种锻炼方式,首先应该考虑这一个小时我们准备走多少步,走多远,运动强度如何设置,我们的身体是否能承受这样的运动,比如说您本身就有骨退化性的关节炎问题,又天天不管运动量的暴走,这样走路太多的运动,造成关节的进一步磨损,就得不偿失了;再比如一些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都知道糖尿病应该加强运动,但如果已经有了糖尿病足这样的并发症的情况下,不顾实际情况,坚持大量的走路运动,反而会加重糖尿病足的问题,引起更严重的健康风险,再比如有些朋友在身体生病的时候,本身身体已经比较虚弱了,还非得保证“每天”运动,这样做不但不能起到抵御疾病的效果,反而因为身体得不到休息,而家中疾病问题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

这3个小例子只是一种提醒,实际上对于60岁左右的中老年朋友,由于个人身体素质、基因遗传,日常保养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其个人身体情况也千差万别,因此,能否进行走路运动,如何合理安排走路运动的强度,每天到底走1个小时还是走2个小时,这样的问题,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身体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又能起到锻炼效果,同时又能保证运动安全,才是最佳的活动方式。

对于60岁左右的中老年朋友,如果您能够选择一种适合您的运动方式,积极的进行运动锻炼,并且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运动锻炼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会非常多: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肌肉力量,加强身体平衡能力,预防骨质疏松,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心脑血管健康风险,辅助加强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慢性代谢指标,舒缓情绪,改善睡眠,加强体重控制等等,这些方面的健康获益,都是我们在合理运动过程中可能得到的健康获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