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至上杜月笙》上篇


《人心至上杜月笙》上篇

本週給大家推薦霧滿攔江老師寫的《人心至上杜月笙》


  • 一個女人


在杜月笙還是上海灘一個小赤佬的時候黃金榮已經是法租界的大亨了。黃金榮的發家背後是一個叫林桂生的女人,這個女人不僅僅是黃金榮的貴人,同樣也是杜月笙的貴人。

當年黃金榮在法租界得罪了法國人,跑到蘇州闖蕩,沒多久就開了一家戲館。戲館向來屬於是非之地,免不了和衙司打交道。有一次,黃金榮和一個姓陸的捕快發生了點糾紛,直接找到了陸捕快的家裡。


陸捕快最怕地痞流氓找到家裡來,畢竟自己有家有室,而黃金榮的性格比較囂張跋扈,事情很快得到了解決,但是這一切都被待在內室的陸捕快妻子透過門縫看在眼裡。


陸捕快的妻子叫林桂生,當天晚上他就和陸捕快斷絕了夫妻關係,跑去和黃金榮過日子了。從此上海灘法租界最佳合夥人誕生,黃公館明面上是黃金榮在主持大局,而真正的幕後其實是林桂生在做決策。


在笙杜月笙進入黃公館之後,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了這個秘密,他知道只有搞定這個女人才能真正獲得光明的前途,這就是眼光,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學不會。

《人心至上杜月笙》上篇

杜月笙

  • 上海小赤佬


1888年8月22日,杜月笙出生於上海的高橋鎮。命運作弄人,2歲時,生母朱氏虛弱而死;5歲時,父親杜文卿病死,此後開始跟隨繼母張氏生活;8歲時繼母張氏被拐失蹤,從此淪落街頭,開始混社會。一個孤兒能有什麼好的教育呢,據說只上了半年的私塾就輟學了。


在高橋鎮一直混到15歲,由於吃喝嫖賭實在混不下去了,決定去上海灘闖蕩。人吶,不管在什麼處境下,夢想總要有的,否則和鹹魚有什麼分別呢?杜月笙肯定不會想到,他最後的成就會如此之大,一定超過他當時所能想象的一切可能性,畢竟貧窮有時候確實會限制人的想象力。


剛到上海十六鋪是經人介紹到了一家叫鴻元盛的水果行做學徒。做學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學會伺候人,從老闆到老闆娘,再從大師兄到二師兄,包括比你先來的人都可以使喚你。這期間杜月笙表現出來驚人的自律,由於自身立志要幹一番事業,只能忍辱負重。而且這段經歷也給他未來的人生成功之路埋下了伏筆,他在黃公館最後可以火線提拔就是因為在林桂生生病期間服侍好了這個幕後老闆。


杜月笙17歲那年,正逢日俄在中國東北開戰,滬上震動。彼時的上海民智逐步開啟,每天大街上游行的人群浩浩蕩蕩,杜月笙安奈不住自己的“愛國情懷”也參加了遊行。回來後一進門就被鴻元盛的老闆一通臭罵後趕出了水果店,至於為什麼老闆會憎恨他去遊行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杜月笙也為自己的第一次政治行動付出了代價,而政治卻陪伴他一生。


從此杜月笙開啟了人生第二段流落街頭的旅程,大上海的社會顯然比高橋鎮的要更加艱難,一度到了需要搶路人的饅頭為生,就算如此每天飢腸轆轆也是平常事。


正當杜月笙發現自己快撐不下去的時候,人生的第一個貴人出現了,他叫王國生,之前鴻元盛水果店的大師兄。他離開鴻元盛之後自己開了一家水果店,急需人手,而且他非常看重杜月笙,認可杜月笙的為人。就這樣杜月笙人生第二次賣起了水果,而且因為自己削水果的手藝獲得了一個藝名:水果阿笙。


據說王國生還教會杜月笙如何觀察人,品評人,不管怎麼樣,他能看中杜月笙就一定可以做我們的老師。杜月笙從王國生的教育中悟出了把人分成四類:


第一類:有本事,沒脾氣。有本事是智商高,沒脾氣是情商高,這是上等人才

第二類:有本事,有脾氣。這類人智商高,但有脾氣,情商不高,這是中等人才

第三類:沒本事,沒脾氣。這類人雖然智商和情商都不高,雖然幹不了事情,但也不會壞事


第四類:沒本事,脾氣不小。杜月笙把這類人列為劣等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一個內心充滿夢想、立誓出人頭地的人一定不幹寂寞的,對於當時生活在底層的人來說,雖然未必有好的機會,但是怎麼說賭博也是一種機會。在王國生的水果店乾的風生水起的時候,杜月笙的內心看著上海十六鋪的燈紅酒綠而心潮澎湃。一切都是從心開始,心動了,身子骨慢慢就會跟上。


人一旦沾上賭博就很難退出,當然很多人用賭博來交際的,比如黃金榮,但是此時的杜月笙顯然沒有這樣的能力,他賭博就一個目的:發財。結果肯定很慘,畢竟賭場裡基本都是貓膩,不抽老千是不可能的。一旦破罐子破摔,嫖和賭永遠是一對好兄弟。很快上海灘十六鋪又多了個混混,從此對於水果店的生意也不再上心,而且經常挪用公款,最後實在欠的太多,一走了之,開始了杜月笙人生的第三段居無定所的江湖生涯。

混社會,對於一個毫無背景的小年輕人是非常困難的,身在江湖首先要清楚自己需要有一個靠山,當時的上海灘幫派林立,比如比較有名的像青幫,洪門,斧頭幫等等。杜月笙內心十分期盼自己能夠找到一個能罩著自己的大哥。


由於經常在一家妓院鬼混,在妓院裡還認了個乾孃,乾孃其實就是老鴇。乾孃給杜月笙介紹了一個大哥,這個大哥確實讓杜月笙有了一個人可以依靠,但是也是杜月笙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情。在幫派裡面是論資排輩的,杜月笙認得大哥叫陳世昌,他在青幫裡面的地位屬於倒數第二級,也就是說認了陳世昌這個大哥後,杜月笙屬於青幫裡最小的一輩。


多年後杜月笙成為上海真正的大亨,很多人拿這個事情來取笑他,當然不敢當面取笑,但是杜月笙其實很清楚別人是怎麼想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好歹終於加入了組織。有了組織當然就要乾和組織身份相匹配的行業,就這樣杜月笙正式成為上海灘一個賭場的皮條客,專門拉客戶到賭場來賭博的客戶經理。


不安分的心永遠是騷動的,就像現在有人爆出來銀行客戶經理直接黑了客戶的錢到自己的賬戶,杜月笙也是這麼做的。他知道金牌客戶經理也掙不了多少錢,只有在賭場搏一把才是人生真正的機會。當然結局可想而知,輸光了只能被債主追殺,東躲西藏。


在人生再次陷入絕境的時候還是王國生救了他,不計前嫌,讓他回到水果鋪繼續幹活,之前的帳一筆勾銷。這裡不得不說王國生是個伯樂哈。期間杜月笙還生了一場大病,差點要了他的小命,幸虧得到王國生和杜月笙姑母的照料才挺了過來。


俗話說,當一個人經歷過死神的威脅後會洗心革面,事實證明這個基本都是扯淡的,至少對於賭徒來講就是這樣。身子骨好轉後杜月笙沒有感覺王老闆的大恩大德,反而變本加厲繼續套錢去賭博,因為作為一個優秀的賭徒他非常清楚,不在賭桌上爬起,就在賭桌上倒下,這個就是宿命。


一切都已經註定,命運趕著杜月笙繼續前行。在他每一次快要跌倒的時候總有人過來扶他一把,很難說這個不是他為人豪爽帶來的價值。一個不算貴人的貴人出現了,他叫黃振億,這個人當時的處境和杜月笙差不多,但是年紀比杜月笙大很多,事後來看這也是一個伯樂,至少他相中了杜月笙。雖然黃振億本人沒有什麼出息,但是他在黃公館裡面有人,所以經過他的介紹杜月笙終於到了人生的轉折點,順利的進入了黃公館。

《人心至上杜月笙》上篇

杜月笙和黃金榮

  • 杜公館


人生的轉折不僅僅是機遇,更重要的是自身的改變,一切的好運肯定不會隨便降落到一個無辜的人身上,就算降落了,如果沒有一份厚度去承接,相信一切終將煙消雲散。


杜月笙自從進了黃公館之後,決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當然一般這樣的人經常會下這樣的決心,結果基本都是不了了之,但是杜月笙不是,他真的做到了。不僅僅做到了謹小慎微的為黃老闆服務,而且通過他自身的觀察發現了黃公館的核心秘密,那就是黃金榮是檯面上的主人,而真正的決策者其實是躲在幕後的林桂生。所以希望在黃公館出人頭地必須先搞定老闆娘。


這個世界上相信很多男人做夢都希望通過搞定老闆娘來實現人生的大突破,但是死的很慘的人比比兼是。這裡有個很大的問題是如何有機會接近老闆娘林桂生,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佈局和信心,更需要耐心,這次杜月笙做到了,他的等待沒有讓他浪費青春,因為機會很快就來了。


林桂生生病了,而且找了很多大夫都看不好。這時候有人提出來需要一些年輕的陽光男人來衝太歲,補充陽氣,這裡大家不要想歪了(我知道你一定想歪了!!!)。所以就用黃公館裡幾個年輕男人替換了丫頭來照顧林桂生的起居,其中一個就是杜月笙。對於那些沒有眼力的小年輕來說,自己趕上這樣的事情真的倒黴,內心極不情願,但是杜月笙知道眼前的就是自己的大貴人,而且他在鴻元盛學會的一套照顧人的能力在這裡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等林桂生康復後自然就開始關注起杜月笙來了,這樣杜月笙就過了第一關了。

當時法租界有兩個華人最有地位,人稱一文一武。“武”自然就是黃金榮了,而“文”則是指法租界工部局總翻譯曹振聲,而且兩家關係非常好。不巧的是林桂生病好了沒多久曹振聲的太太也患上了怪病,叫什麼大夫都治不好。這個時候就想起來了林桂生生病這個事情,指明瞭要求杜月笙過去衝太歲照顧曹太太。就這樣杜月笙得以在曹黃兩家自由穿堂入室。從這點我們可以說杜月笙靠女人起家一點都不為過。


杜月笙的第二個機會很快就來了。當時上海的土煙(鴉片)生意基本被英租界的沈杏山等“老八股黨”控制住,但是富貴險中求,實際上林桂生和黃金榮也是在做鴉片生意的。貨源問題基本靠搶,生意當時黃公館一到晚上就顯得非常神秘,要求所有人不得外出,只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因為不希望閒雜人知道這門生意。


有一天晚上,有人來報告林桂生說搶來的煙土讓一個兄弟運回黃公館,但是這個人失蹤了。很明顯,這哥們是想私吞了這批貨。這個時候杜月笙主動提出來說跑一趟把煙土找回來。最後果然被杜月笙截回了煙土,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杜月笙心思縝密。因為他不是盲目的去找,而是通過分析認為對方在法租界截得貨必然會把煙土往英租界運,英租界不在黃金榮的勢力範圍,所以他就在英租界和法租界交界的洋涇浜截住了這批貨。


杜月笙順利通過了林桂生的第二場考試。不久林桂生投桃報李,給了杜月笙公興記一份長生俸祿,每個月的收入是30大洋。公興記是當時法租界前三大賭場之一,那麼30大洋這個數字什麼概念呢?當時上海灘一個警察局長的薪水不過7大洋,這個薪水已經足夠他養活全家老小,而且還能買房置地,因此對於杜月笙來說這是一次大跳躍。


在此期間,林桂生還對杜月笙做了第三次考察。她給了杜月笙2000元大洋,這些錢足以買下三座黃公館,林桂生就是想看下杜月笙到底如何花這筆錢的。事後證明,林桂生沒有看錯杜月笙,杜月笙把之前欠別人的錢加上利息全部雙倍奉還,另外還接濟了很多認識或者打過照面的朋友。說明杜月笙非常明白口碑的重要性,這一點他和黃金榮是截然不同的,黃金榮愛財如命,而杜月笙散財如土。


通過三次考察之後林桂生決定大膽提拔和啟用杜月笙,因為她知道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如果自己不能提拔起來,以後就便宜了別人了。這個和企業用人一個道理,真正的人才如果用不好就會成為對手。所以林桂生要求黃金榮把法租界前三的賭場撥一個出來給杜月笙,另外讓杜月笙自立杜公館。正如當年她發現黃金榮後果斷抉擇,這次也不例外,而且她發現這次的魚要比黃金榮大的多。


為了提升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位,林桂生安排黃金榮為杜月笙去提親。杜月笙的第一個妻子叫沈月英,典型的江南美女,但是這次杜月笙是看走眼了,因為他不知道這位女神原來是個老煙槍。娶進門後除了為杜家生了孩子,其他時間基本都在吞雲吐霧中度過,醉生夢死。


杜月笙24歲那年,黃金榮正式把公興記賭坊轉到他的名下,人生從此開始開掛。

《人心至上杜月笙》上篇

上海灘杜公館

  • 財散人聚


杜月笙在17歲的時候第一次參與政治就遭到了鴻元盛老闆的拋棄,政治和革命似乎與他一生相伴。在二十世紀上半頁的上海灘,玩政治就像玩股票一樣刺激,但是作為股神的杜月笙幾乎屢屢實現高拋低吸。


不知何時,杜月笙在革命黨人眼裡已經是一個熱血青年,而且知道他同情革命。第一個猛人找上杜月笙的是楊虎,杜一看此人不是一般人,立即讓黃金榮親自為楊虎設宴,但凡楊提出的要求一概滿足。送走了楊虎又來了王佰齡,杜月笙一看立即按照楊虎的標準接待,滿足一切要求。


這裡就看出杜月笙的眼光非常毒辣。沒過多久,上海光復,革命成功,楊虎成為滬上軍政府的要員,黃金榮和杜月笙的地位也隨之上升。此後據說杜逐步進入革命黨的決策層,參與了對徐寶山的暗殺策劃。


自打接下公興記賭坊之後杜月笙就面臨著兩個大麻煩,一個是“剝豬籠”,另外一個是巡捕房抓賭。什麼是剝豬籠呢,就是有人在賭坊外面厚著,看到有錢的賭客立即上去把人架走,然後搶劫完了殺人。據說這個是黃金榮給杜月笙下的暗手,他是迫於林桂生才把賭坊轉給杜月笙,內心一百個不樂意。


杜月笙的解決方案很簡單,把所有這幫人背後的老大全部找出來,設宴款待,提供的方案就是有錢大家一起賺,拿出一成的利潤和大家一起分享。杜月笙從中協調,讓另外兩家賭坊一起參與整個計劃,這樣法租界的賭坊從此告別“剝豬籠”。錢是分出去了,但是沒有“剝豬籠”,生意比之前好的更多,其實大家一起賺的更多。而且通過這一手杜月笙積累了人脈,提升了人氣,按照現在的說法人氣值爆棚,大家都願意為杜老闆效勞。


對於巡捕房抓賭的事情,同樣的方法,大家建立利益共同體,讓法國佬也是賭坊的股東,再加上他利用曹家的關係,很順利的就擺平了整個事情。因此不管是黑道還是白道基本都在杜月笙的財散人聚政策下緊緊的團結在他的周圍。


但是伴隨著利益共同體人群的不斷擴大,杜月笙繼續更多的資源加入到體系中去壯大整個架構,以賭坊的利潤已經很難支持了。


巴菲特的最佳拍檔查理.芒格有一個好友是垂釣高手,芒格向他請教釣魚的秘訣,芒格得到的回覆是沒有秘訣,如果非要說一個的話,那就是到魚多的地方去釣。


杜月笙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做最慷慨的人就要掌握利潤最高的生意,那就是鴉片貿易,一個最喪盡天良的行業。舊中國不知多少家庭死在鴉片上,先是帝國主義用鴉片賺走了大量的白銀,伴隨著清王朝的倒臺,各地軍閥的主要軍費其實都是由鴉片在支撐。當年蔣介石北伐軍費的主要軍費來源就是鴉片的收入。


鴉片生意既然是最暴利,自然也是最暴力!而且當時的鴉片生意一直控制在英租界以沈杏山為首的“大八股黨”手裡。杜月笙非常清楚,不光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20世紀也是一樣。他招募了當時上海灘四大猛人:顧嘉棠,高鑫寶,葉焯山和芮慶榮。


通過這四個人成立了“小八股黨”,目標非常明確,打劫煙土,打擊“大八股黨”。搶來的鴉片總要銷售出去,杜月笙當然知道零售的利潤高於批發,所以決定自己開家煙土行。就這樣“三鑫公司”正式開張,股東分別是黃金榮,杜月笙和金廷蓀,每人各佔三分之一股。


但是煙土行利潤太高,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杜月笙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給自己明確了送禮人員的清單:


第一:上層實力人物,定期支付

第二:衙門機關部門,定期抽成

第三:新聞界、報人和記者,就怕文化人耍流氓

第四:各大幫會的老大安排妥當

第五:各路江湖豪傑,有錢的怕沒錢的,沒錢的怕不要命的

第六:遭逢難處,有可能鋌而走險者

第七:舊日好友,一人昇天,仙及雞犬

第八:各種特殊情況,能給錢的都給錢


非常好,基本上都是股東了,這樣“三鑫公司”的鴉片生意穩當了。開張三年後,杜月笙在上海灘的名聲如日中天,疏財仗義的美名言傳街巷。但是到了公司清賬的時候,三個股東一看傻眼了:刺字,虧損!


黃金榮暴跳如雷,其實那是黃金榮沒有活到現在,你看人家亞馬遜10多年持續虧損照樣市值沖天。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杜月笙的遠見,所以說到砸錢玩流量的把戲,杜月笙才是老祖宗,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都得忍他做祖師爺。他知道搞這個行業,前期就是需要大量的投入搞定相關人員。但是虧損擺在眼前,作為CEO扭虧為盈責無旁貸。


其實虧損的根本原因很簡單,收入不夠高,支出太大了,因為真正合法的鴉片生意不在法租界,而是在英租界的沈杏山手裡。機會很快就來了。


1919年,《申報》登出消息:“萬國禁菸會議,將於一月十七日,在上海舉行。”


這意味著沈杏山的生意即將和他們一樣,也是非法,換一個角度思考其實大家都變成合法了。杜月笙利用黃金榮以及自身黑白兩道的優勢一舉降服了沈杏山,從此整個上海灘的煙土生意全部納入“三鑫公司”的口袋。1944年,三鑫公司的每年盈利高達5600萬元,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

《人心至上杜月笙》上篇

晚清鴉片吸食者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