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的收購“枉”事

近日,英特爾宣佈,將完全停止其在2016年收購的深度學習芯片初創公司Nervana的NNP-T產品,專注於Habana Labs,這一場3.5億美元的收購以徹底失敗而告終。據傳,當時,Nervana是北美最有名的AI“芯片”初創公司,一場強強聯合,卻扛不過三年。 阿里巴巴集團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監徐凌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其中不僅有Nervana的先天不足,這家初創公司沒有有經驗的、來自計算芯片背景的主架構師,沒有成型的硬件團隊。也有英特爾本身的原因,2017年以來英特爾內部的調整一直沒有消停過,在組織架構上沒有很好地進行保障。 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這樣一個收購失敗的案例本可以不必拿出來反覆咀嚼,但英特爾在收購方面的表示也確實不爭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導致業內人聽聞這一消息,第一反應就是雙手一攤:噥,又失敗了。


​英特爾的收購“枉”事


通信市場不如人意

2006年,外網有消息爆出,英特爾將出售其通信和應用處理器業務。時任英特爾發言人Chuck Mulloy否認了該消息,並宣稱只出售XScale手機芯片業務,並沒有撤出通信市場。 但是,在消息傳出一週後,分析人士還是因為英特爾“日益嚴峻”的形勢,而為英特爾的股票下了最後通牒。當時幾乎所有的聲音都認為,出售通信和應用處理器業務是因為英特爾業績不佳。 根據資料指出,在1999至2003年間,英特爾花了差不多100億美元來拓展其通信業務,其中包括數個大額收購,市場研究公司Forward Concepts的Will Strauss指出,“這些收購,後來被證明成為英特爾的包袱。” 諸如1999年,英特爾以7.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PC電話技術廠商Dialogic,為了壓住德州儀器、朗訊及摩托羅拉,成為互聯網與電訊業集成產品的主要供應商。2006年,據英國媒體報道,英特爾將Dialogic部門的大部分資產出售給加拿大私人公司Eicon,其中包括PBX和主機媒體處理軟件等業務。 同樣在1999年,英特爾花16億美元收購DSP Communications Inc.公司,一家CDMA和TDMA基帶處理器芯片供應商,最終公司的財產與StrongARM一起,6億美元賣給了Marvell。 而在2000年以3億美元購入的通信軟件方案商Trillium Digital Systems公司也被英特爾擺上“貨架”,英特爾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它賣出,後來這家公司被Rdisys收購。 2001年,英特爾以5.5億美元收購開發用於下一代光纖網絡的分組語音(Vop)傳輸產品公司VxTel,為了進一步加強了它在芯片製造業的實力,但最終在2004 年以100萬美元賣給了Telsima。 2002年,英特爾花2.4億美元收購了最大的第一代總線工控機制造商Ziatech公司,開始涉足通信業,在被收購兩年之後,Ziatech又被Intel以380萬美元賣給了Performance Technologies公司。 20世紀90年代末期,電信肥皂泡一個一個往上推,在對新世紀的憧憬及對新經濟的嚮往不斷攀高的熱度中,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隨著因特網和數據通信的迅猛發展,電信業的規模將無限量放大,而為企業提供網絡和專業性電話服務也將成為最賺錢的業務。 因此在那5年裡,英特爾一直關注通信市場,並在期間收購了35家小公司,多數在通信領域。 不幸的是,英特爾公司在通信市場上的擴張正趕上電信產業的衰敗,大多數電信公司都出現了虧損,有的甚至被迫破產,英特爾公司也只能放棄它收購的一些公司。 當然這一段收購史,在如今的百科資料中已無跡可尋,只能從當年的報道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或許英特爾不希望媒體和公眾記住它不堪回首的收購歷史。

移動處理器敗北

當時,對於英特爾剝離通信業務的傳言還有不同聲音傳出,計世網一則報道指出,業內人士陳禕聲稱:“目前英特爾的低功耗處理器基本都是基於XScale微架構,這一架構來源於早年從DEC收購的StrongARM處理器業務。而英特爾旗下的多款產品也採用了基於這一架構的處理器芯片。包括手機和PDA使用的PXA應用處理器、IXP網絡處理器、通信處理器以及PC系統中的I/O(存儲)處理器等都是基於這一架構。”因此,他認為,如果出售這部分,對其整個低功耗產品市場的影響將會很大。 時間線拉回1997年,英特爾從DEC公司收購了StrongARM架構,在吸收StrongARM架構的精髓之後,演變出新一代Xscale架構CPU。當時,EE Times印刷版週刊上寫道:“最積極推廣應用處理器的英特爾,在上週於日本發表了StrongARM架構的XScale處理器,做為獨立應用處理器的原型。” 英特爾XScale處理器在那時非常強勢,採用最先進製程並具有超高性能,以至於包括HTC、三星、摩托羅拉、華碩等一線廠商紛紛在自家的旗艦產品中以採用英特爾處理器作為宣傳賣點。 然而,2006年,英特爾決定把整個XScale部門打包賣給Marvell。在產品性能領先、銷路也完全不是問題的時候選擇出售業務,著實讓人想不通。當時剛剛上任的英特爾新CEO 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給出瞭解釋,賺錢不給力。 從市場調研公司Forward Concepts的數據看,2005年全球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總計達8.39億美元,德州儀器佔69%,高通佔17%,而英特爾的鉅額投入只換來7%的份額,後面聯發科還推出了廣受山寨手機廠商歡迎的處理器。 不僅如此,歐德寧還拒絕了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關於iPhone初級版本手機處理器的邀約,歐德寧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在那天結束時,他們對一款處理芯片感興趣,給出了一個確定的價格,而不想再提價,但那個價格低於我們的預期。我看不到將發生的事。這並不是可以彌補的損失。事後看來,當時的預期是錯的,它的價值是人們所想的100倍。” 僅半年後的2007 年。手機市場風雲突變,蘋果推出了第一代蘋果手機。緊接著谷歌也發佈了安卓系統,從此打開了智能手機的大門,跟隨智能手機迅速興起的還有 ARM 和高通。 捕捉到手機市場的火熱,2008年,英特爾又一次聚力衝擊該市場,推出了基於X86結構的Atom芯片。然而由於功耗高、整合基帶難(僅在2014年成功整合3G基帶芯片)等因素,直到2012年,市面上沒有一款手機搭載了該系列處理器。最終,英特爾於2016年宣佈停止開發Atom處理器。 英特爾出售XScale業務,讓這位芯片巨頭在移動芯片市場算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就算後來斥巨資用X86移動處理器去強攻移動處理器市場,依然於事無補,英特爾最終決定放棄移動處理器市場。


​英特爾的收購“枉”事


折戟基帶芯片

放棄移動處理器市場不代表英特爾對移動市場“野心”的結束,既然做不好移動處理器,那就轉攻基帶芯片。經歷失敗的英特爾重整旗鼓,繼續“買買買”之路。 2010年英特爾宣佈以14億美元收購英飛凌的無線業務。該項收購於2011年完成。要知道從2007年的第一代iPhone到2010年的iPhone 4,蘋果都是用的英飛凌基帶芯片。英特爾當時收購英飛凌,既有整合移動芯片業務的戰略,也有順勢攬下蘋果這個大客戶的意思。 搭上了英飛凌2G/3G的直通車,英特爾算是正式進入移動通信領域。並開始在英飛凌的專利基礎上繼續研發,掌握了一些3G和4G的專利,並且在蘋果和高通鬧翻的時候,撬了高通的牆角,大量的向蘋果提供4G基帶。然而,英特爾的專利遠不如一直深耕通信業的高通,也讓蘋果在和高通之戰之中,一直處於下風,不能給予蘋果有效的支持。 2013年,英特爾發佈了自己的首款4G基帶產品XMM 7160,該產品採用臺積電40nm CMOS工藝製造,得到了三星Galaxy Tab 3 10.1等平板的使用,但在手機領域使用量一直是零。僅從產品來看,英特爾在4G研發上已經晚了高通一大步。因為早在一年前,高通就已經推出了基於28nm工藝的MDM9615芯片,並被iPhone 5所採用。 這之後,即使英特爾推出了28nm工藝的基帶芯片XMM 7260,並獲得了三星的部分訂單,但因為高通對CDMA的壟斷,英特爾的基帶芯片只能止步於前,從而與全球通無緣。 再後來,通過收購威盛,英特爾以這樣的方式繞過高通獲得CDMA專利,然而此時的高通早已在前面多走了好幾步。而且專業通信機構測試成績表明,英特爾基帶其網絡性能也不如高通。 2016年,因不滿足於高通的收費,為了降低自身對高通依賴性的蘋果在iPhone 7系列手機中同時選用了英特爾的XMM 7360和高通的產品,雖然這是英特爾在基帶芯片市場的光輝時刻,卻遭到了一些非議。 2017年,科技行業分析師Tom Sepenzis 發佈研究報告稱,過去一個月的許多報道表明,蘋果在今年 iPhone 7 手機中採用的英特爾基帶,性能遠遜於高通基帶。 這位分析師表示,在多個運營商銷售的蘋果手機中,蘋果故意降低了使用高通基帶手機的網速,以便讓所有蘋果手機保持同樣的網速。據稱,高通提供的X12 基帶,網速可以達到 600Mbps ,但是英特爾供貨的 XMM 3360 基帶,網速最高只有 450Mbps 。英特爾的下一代基帶處理器XMM 7480 ,最高網速依舊只有 450Mbps ,而當時高通最新的 X16 基帶,已經實現了 1Gbps 的網速。 雖然英特爾於2017和2018年分別推出了兩款5G基帶芯片,但2019年4月17日,蘋果個和高通雙方除達成了和解協議,還發布聲明稱,昔日兩家在全球範圍內的法律糾紛也一筆勾銷。同時,蘋果不再計劃採購英特爾的5G基帶,這下對英特爾無線通信部門造成重創,英特爾最終心灰意冷,以10億美元把基帶業務打包出售給了蘋果公司。


​英特爾的收購“枉”事


77億美金打了水漂

英特爾在網絡安全領域也有過佈局,2010年8月19日,英特爾宣佈以76.8億美元買下了殺毒軟件巨頭McAfee,其初衷是想將網絡安全功能整合到芯片中,在更深層次偵測網絡威脅。 時任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解釋道:“越來越多的設備允許與互聯網連接,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將在網上完成。過去,能源使用效率和連接性是計算機性能的核心指標;而將來,安全性將成為計算機性能的第三大決定因素。” 當時,業界普遍對這一收購持正面看好的態度。因為當年英特爾收購McAfee的一個背景是,英特爾宣佈2010年第二季度業績創下有史以來最佳,McAfee第二季度盈利上漲38%,一掃第一季度低迷業績陰霾的預期。 但這種美好的預期並沒有換來美好的結果。 在2014年1月份的CES上,時任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宣佈所收購的殺毒軟件品牌 McAfee 將會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 “Intel Security”(英特爾安全),新品牌將更好地標識英特爾在安全領域的產品和服務。 這筆收購被科再奇親口承認“失敗”,當時,科再奇在一場問答環節為英特爾斥資167億美金收購可編程邏輯芯片製造商Altera的行為進行背書時說,“我可以告訴你,英特爾的董事會讓我負責,確保這次收購不再出現McAfee那種失敗。” 他坦承,該公司上次大手筆的收購是以77億美金收購了安全軟件廠商McAfee , “但它並沒有按照預期那般良好運行”。他還表示,公司未來幾年會採取措施改善這一業務。而目前看來,英特爾早就失去了改善McAfee的耐心。 但所需要補充一句,Altera在被收購之後,在於Xilinx的角力中越來越失去競爭力,這是行業內公認的事實。


​英特爾的收購“枉”事


英特爾對未來的探索

多番嘗試讓英特爾在非PC領域多次碰壁,但似乎英特爾並沒有停止轉型的步伐,敗歸敗,買歸買,總有成功的一天。 首先是人工智能領域,近年來,英特爾一直在該領域動作頻頻。現任英特爾執行副總裁Navin Shenoy曾在英特爾的一次活動中表示,隨著英特爾轉變為一家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英特爾的AI芯片業務對公司來說具有戰略重要性。 2016年,英特爾收購了初創視覺處理公司 Movidius,旨在計算機視覺應用領域佈下一員大將。資料顯示,Movidius由 Sean Mitchell 和 David Moloney 創立於2006年,早期做的是將舊電影轉為3D電影的業務,為3D電視市場做內容。後期開始研發應用於3D渲染的芯片,並開始應用於計算機視覺應用領域。 2018年,英特爾收購了Vertex.A,這是一家專注於開發深度學習編譯工具及配套技術的西雅圖創業公司。英特爾在聲明中稱,藉助這筆交易,英特爾獲得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和知識產權,以進一步實現邊緣計算的靈活深度學習。科技博客TechCrunch在報道中指出,英特爾想要把更多人工智能(AI)技術整合到各項業務中。 2019年,英特爾以20億美金重金收購Habana Labs,Habana是一家生產可編程的深度學習加速器的公司。對於使用英特爾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產品的移動和基於網絡的應用來說,理想情況下,此次收購將為照片和語音識別等功能帶來更快、更準確的人工智能服務。 英特爾在今年1月31日的一份聲明中說:“Habana產品線在統一的,高度可編程的推理和訓練架構方面,提供了強大的戰略優勢,我們的工程團隊可以齊心協力,專注於更快地為客戶提供更多創新。” 此舉之後,英特爾宣佈將逐步淘汰其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轉而專注於Habana的Gaudi和Goya處理器。新一輪的收購結果是否會逆轉,仍有待時間考察。 隨著Habana Labs收購案完成,英特爾在AI產品上的組合可以說是遍及了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從CPU到ASIC等各種業務支撐。但事實上,在AI芯片領域,英特爾的處境依舊不算好看。 英偉達最早投資人工智能領域,靠著GPU業績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絕對寵兒,也成了該領域的領跑者,佔據絕對優勢。在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榜單中,英偉達穩坐頭把交椅。不僅如此,還有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以及華為、寒武紀等廠商的花式挑戰,他們都在不斷將新技術和產品推向市場,並且各有千秋。 Linley集團的分析師Linley Gwennap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這方面,英特爾很可能在這個市場上處於劣勢,因為傳統的中央處理器不一定最適合人工智能處理。 其次是智能汽車領域,2016年7月,科再奇在《財富》雜誌舉辦的頭腦風暴科技大會上聊起公司的未來。“很遺憾我們已經錯過了智能手機的生意。希望不要再錯過智能汽車。” 在該領域,英偉達早在2011年就開始佈局,並向汽車廠商兜售支持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Tegra移動芯片。 高通推出了最新的Snapdragon A汽車芯片,並於最近推出了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新型Snapdragon Autonomous駕駛平臺——Qualcomm Snapdragon Ride。 恩智浦推出了自動駕駛汽車總控開發工具BlueBox。並聲稱,全球最大的五家汽車廠商中已有四家廠商正在測試這款系統,這款系統可直接與英偉達的Drive PX平臺競爭。 特斯拉作為汽車廠商,秉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原則,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而英特爾直到2016年,才組建了一支智能汽車研發團隊,對於姍姍來遲的英特爾來說,要想避免差距進一步拉大,直接花錢買是最簡單有效的操作。 在和Mobileye合作了一陣之後,英特爾在2017年3月花了153億美元將它納入麾下。在這之前,英特爾還買下了 Yogitech、Arynga、Itseez、Nervana Systems、Movidius 等一大堆來自各國的和無人駕駛沾邊的公司。 國外投資網站fool.com指出,目前看來,汽車市場已經被競爭對手瓜分殆盡,除了Mobileye,英特爾如果打算通過收購象Itseez和Yogitech這樣的小公司在汽車領域站穩腳跟,而不能通過更大規模的投資或收購交易積極進取,它也許會丟掉這片市場,就像當初丟掉移動市場一樣。 英特爾一直對智能汽車及AI的未來市場很有信心,現任英特爾執行副總裁Navin Shenoy表示,隨著英特爾進入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未來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這些汽車創建地圖需要攝像機實時捕捉和傳輸數據,從而需要分析和處理巨大數據量。 這意味著從車載芯片到邊緣設備,再到端到端平臺的雲計算,AI將不得不注入所有內容。到2022年,英特爾在人工智能市場的總可用市場價值為2000億美元。

總結

近年來,英特爾一直在轉型路上探索,為此在AR/VR,可穿戴設備,以及無人機等領域都進行過收購與投資,以尋找代替手機市場的下一個風口。但這些業務從來沒給英特爾的營收做出過什麼貢獻,也顯然不是他們期待的下一個移動處理器市場。 對於此,近期,美媒在一則關於英特爾的報道中提到,英特爾對摩爾定律保持了虔誠的敬意,但直到2019年中,英特爾才努力將芯片的電路尺寸減小到10納米,根據他們預期,這本來在2015年到來。直擊英特爾目前已經跟不上摩爾定律的腳步。在英特爾多年“擠牙膏”的過程中,臺積電和三星已經抓住了摩爾定律的領先地位,並開始為英特爾競爭對手製造芯片。 英特爾多年以來對於其他領域的探索不無道理,這不僅僅是領域的擴張,也是其本身的危機意識。但很顯然,英特爾似乎不擅長做收購,或者說不精於做收購後的整合。 早在2010年,就有外媒撰稿稱,英特爾諸多收購失敗案例的出現,主要原因在於,除了PC和服務器以外,英特爾並不擅長創新,因為“非我發明”(not invented here)的文化在該公司非常流行,導致內部團隊排斥源於其他地方的產品,或者不屬於其核心市場的產品。 除了排斥外界的創新以外,英特爾還將收購視為增長戰略。收購應當被用於增強企業戰略,而不是作為增長戰略本身。這一觀點在現在看來仍未過時。 在試圖突破PC領域並通過收購實現增長的過程中,英特爾面臨著無數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