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自序)

自序

苏东坡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人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往来都随风。爱也随性,恨也随性,往事都成空。人到暮年,一生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或事,大都已随风而去。爱也好,恨也罢,爱恨都已无关紧要,都已成往事。“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我也有很多梦。尽管前路坎坷不平,可我依然会笑着前行。走过了四季,不问收获,只为花香。

泰戈尔说“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是一个教师,自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到现在,风风雨雨、阴阴晴晴,已有三十八个春秋了。“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其间我曾经历了很多有关教育教学的改革,经历了很多人事的更迭,也见识了教育这个园地里风起云涌的变化。对现今学生的痛苦的挣扎和煎熬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对如今教师的疲于奔命身不由己受制于人的命运无可奈何,对日渐形成的习惯于自欺又欺人逆来顺受的阿Q式的生存哀其不幸恨其不争,对与教育方针背道而驰的中国式的“分数”教育也曾痛心疾首无能为力,对现有不公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尤感深恶痛绝,对这种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恶果也曾力不从心的呐喊。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别人看重的,并非我所喜欢的。人各有志。

我是一个简单的人,喜欢过一种简单平静诗意盎然的生活。我爱读书,我爱旅游,我热爱生活。我怕被打扰,我怕开会,我怕了无生趣的生活,我怕一切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形式。我讨厌那种迎来送往的应酬,我憎恶那种言不由衷地伪善,我非常反感正人君子们道貌岸然的那种虚伪,我敬畏和亲近的是那种朴实真诚不事雕琢的灵魂的芬芳。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有过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有对个人精神自由强烈追求的渴望,有对独立人格的自由追求,有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愤恨与抨击,有对“有权就任性”的权贵的蔑视和不屑一顾,有对“钓胜于鱼”的教学方式的自我陶醉,有对教育是唤醒灵魂的感悟与理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世的是是非非、纷纷扰扰,我也曾苦闷、彷徨、忧郁、纠结,也曾兴奋、快乐、惬意、觉悟,所经所历、所思所想、所感所念,几经沧桑,逐渐积淀,思潮涌动,心心念念便流淌于笔端,见诸于文字,虽不能涉笔成趣,但也弊帚自珍。如萤火之光,一耀虽说微不足道,却能把夜空点缀。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临近退休之前,把自己近几年的文字结集成册,也不枉此生。这既可作为陷阱旁的警示牌,告诫同道这里危险;也可作为歧路上的指示牌,让同事能以我为鉴,少走一些弯路。由于本人阅历有限,又恐才力不逮,文集中错漏之处可能不少,敬请多多指教。

2019.4.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