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國之河南:洛寧縣,小地名包含大學問

據查,唐武德元年(618年),唐軍在李世民率領下在熊耳縣(今洛寧)大敗王世充的軍隊,在這裡築城,取名永固城,改熊耳縣為永寧縣,徙縣治於永固城(今縣城所在地),取永寧即永遠安寧之意;民國三年(1914年),因永寧縣臨近洛河,洛河連年氾濫,取希望洛河安寧之意,改永寧縣為洛寧縣。

地名看中國之河南:洛寧縣,小地名包含大學問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在今洛寧縣北境置崤縣,治所冶壚,屬司州恆農郡。同年,在今洛寧北中部置南澠池縣,治所蠡城,屬恆農郡。北魏延昌二年(513年),在今洛寧西境置南陝縣,以北有陝縣名之,治所長水城,屬司州恆農郡。同年在洛河以南置金門縣,治所金門城,屬宜陽郡。東魏天平初年(534年)置金門郡,治所金門城,屬陽州,領金門、南澠池、南陝、盧氏4縣。興和年間,崤縣屬義州恆農郡,南澠池、金門屬義州宜陽郡。西魏大統三年(537年),析今宜陽縣西境和今洛寧東境置北宜陽縣,治所黃櫨,屬義州宜陽郡。北齊廢帝元年(560年),南陝縣更名長淵縣,屬義州弘農郡。561年,改北宜陽縣為熊耳縣,仍屬義州宜陽郡。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置崤郡,領陝中、北陝、崤三縣。武帝保定五年(565年)在同軌城置同軌郡,隸屬東京,領熊耳、澠池兩縣。周改南澠池為昌洛,隋又改洛水。隋開皇二年(582年)廢宜陽同軌二郡,熊耳改屬河南郡,熊耳縣同時徙治於同軌城。大業初廢崤、洛水二縣入熊耳。唐武德元年(618年),熊耳縣更名永寧縣,同時徙治永固城;長淵縣更名長水縣,兩縣皆屬河南道河南郡。武德三年(620年),在今洛寧的大宋、刀環之間置函州,永寧屬之,在盧氏置虢州,長水屬之。武德八年(625年),函州廢,永寧改屬熊州。貞觀元年(627年)廢熊州,永寧、長水皆屬谷州。其間,永寧縣治遷徙頻繁,武德八年徙於同軌城,貞觀十四年(640年)徙於莎柵,貞觀十七(643年)年徙於鹿橋驛。顯慶二年(657年)廢谷州,永寧、長水改屬洛州。開元元年(713年)洛州改稱河南府,隸都畿道,永寧、長水皆屬之。宋代,永寧、長水屬河南府,隸京西北路。北宋鹹平元年(998年)永寧縣治遷永固城。金皇統初(1142年),永寧縣屬韶州;長水縣屬嵩州,隸南京路。正隆元年永寧改屬嵩州。元代,永寧、長水皆屬河南路河南府。元至元三年(1266年),長水、永寧合縣,稱永寧縣,治所永固城,屬河南府。明清時,永寧屬河南府,隸河南行省。民國二年(1913年)改河南府為河洛道,12月,永寧縣改為洛寧縣,屬河洛道。1927年2月河洛道廢,洛寧屬豫西行政長官公署。1932年10月陝州十一督察區成立,洛寧屬之。1947年8月洛寧解放,9月分為洛南、洛北二縣,洛南縣屬豫西三專署,洛北縣屬太嶽五專署。1949年3月洛南、洛北合縣,仍稱洛寧縣,屬陝州專署。1952年陝州專屬併入洛陽專屬,洛寧因之屬洛陽專署。1986年2月洛陽行署撤銷,洛寧隸屬於洛陽市。

地名看中國之河南:洛寧縣,小地名包含大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