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關於男女的來源,在古希臘神話中,人類原本是男女同體的,由於神靈的懲罰才將人類分成了兩性。

從此以後, 男人和女人都在茫茫人海里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試圖與那一半重新匯合。

聽起來挺美好的,就像我們一輩子在人海中希望遇到那個對的人。我們嚴肅的對待這個傳說的時候,多半人會一臉無奈的說,唉,人類何苦為難人類。

這就是世界一邊的人對另一半人的狀態,為難著,折磨著。

但是事實要遠比這複雜的多,靜下心來讀一讀《天空的另一半》並且深入的思考下,現如今的女性地位、遭遇和她們的未來。

一半是文字記錄下的隱忍

《天空的另一半》,就是這樣一本書,用簡單的文字,便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最真實的樣子。

書中的每一個字儼然都能成為特殊的稜鏡,折射出這個時代裡女性所經受的不平等對待。

《天空的另一半》| 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本書是記者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鄧恩夫婦,他們發現施以女性的劣行和殘酷的虐待鮮有成為新聞。

於是,他們去實地瞭解女性的真實生活並公之於眾,並將足跡遍佈世界各地。

“過去50年來,在世界範圍內遭到殺害的女孩,比整個20世紀死於所有戰爭中的男性還要多,僅僅因為她們的性別。”

開篇極為震撼的對比,作者文字間那種對女性的悲憫和關注自然的流露出來,讓我們感受到他們赤誠的心臟,聽到他們奔走於貧困地區那急促的腳步。 

讀完這本書,會深深的感到慶幸,因為我們總能從別人的不幸中反觀自己的幸運所在,能生活在文明、和諧而且不斷進步的國家,已經是美好生活的基礎和保障。

《天空的另一半》用客觀的視角講述著那些殘忍,它像一本收容女性苦難的字典,可以在其中查閱到很多隻會發生在女性身上的問題,而且都讓人都前所未聞。

“榮譽謀殺”、“火燒新娘”、“性奴役”、“性別歧視”、“硫酸毀容”、“瘻管”……它不斷刷新你的認知,讓你難以置信。

例如,伊斯蘭堡和拉瓦爾第常有婦女因被認為不聽話而被家人或親家澆上煤油後點火焚燒至死,或被潑硫酸毀容。

而在印度,女子因嫁妝不夠而被處罰,或因男人想要再娶而被殺害的類似事件,大約每兩個小時發生一起。

《天空的另一半》| 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這一個個例子,一組組數據,一段段描述,讓一個個的讀者認識到了很多。

  • 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狹隘,天空的另一邊,可能是地獄。
  • 第一次意識到作為人的自由和受教育權力是多麼珍貴。
  • 第一次感覺到100年間,中國女性的變化何止翻天覆地。
  • 第一次認識到做慈善,去幫助別人會遇到不理解,遇到諸多堪稱棘手的難題。幫助別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許多方面的努力。
  • 第一次認識到,當一個國家的傳統習俗比較落後,那些被奴役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奴役.
  • 第一次認識到,平日裡在文章視頻下對作者冷嘲熱諷的人,動不動就對社會沒了信心了的人,也許從來不知道自己究竟得到了什麼。

我們應該明白的是,生活在正義民主和諧穩定的世界的一邊,還有無數人仍在壓迫之下恐懼地苟且。

《天空的另一半》| 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一半是女權背後真正的平等和尊重

生活在新時代的中國、暴力、虐待、奴役這些詞彙似乎與我們相去甚遠,甚至這些詞在電視劇裡都難以展現。

然而在印度、伊朗、南非等許多發展中國家,有無數女孩終日生活在這種種噩夢之中,其殘忍程度難以想象。

  • 在那裡,被拐賣的婦女淪為紅燈區女郎,而她們生育的子女,則成為“老闆”們的私有財產;
  • 在那裡,如果想要迎娶一個女孩,讓人匪夷所思的方法竟然是強暴她們,使其身價大跌,被迫嫁給侵犯者。

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而在很久一段時間內,當地的法律也默許這種行為存在;

  • 在那裡,她們的性命不足一提,任何的反抗都會遭到毆打、潑硫酸甚至殺害,這些都是虐待者的私刑。

或許因為社會的安寧、太平,在世界另一端的陰翳顯得如此殘暴、血腥

血淋淋的事實變成文字讓人們突然驚醒,原來世界並不是五彩斑斕,有的女孩世界中只有黑暗。

除了無法接受教育,沒有人身自由,所謂的家人很多為了錢財連親情都不顧,更別提什麼尊嚴,她們擁有的只是一身疾病,滿身傷痕和無盡的絕望。

《天空的另一半》封面寫到——講述女性的絕望與希望。

《天空的另一半》| 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的確,絕望之下,必有反抗,有些女性奮力自救,在付出了極大代價的情況下獲得了成功。

可能這種希望有如茫茫黑夜中的一個星點,它的光芒是如此微弱。

但它在等待一個屬於它的時候,等待更多更多的星星燃起光芒,結伴同行,共同照亮這茫茫夜空。

“在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這東西,但現在我相信,我相信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向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方向。“

這是電影《流浪地球》中,世界即將毀滅的時刻最後一次廣播。

如果世界將被毀滅,那會被什麼毀滅?是意外的行星相撞?是逃不開的自然災害?

還是在那些在我們看不到的骯髒地帶時刻都在發生著的暴行?而那些女孩那如鑽石般珍貴的希望又在哪裡,她們該如何回家呢?她們還會有家嗎?

在天空的另一半,應該是女性的那一半,也許也是文明與野蠻相互分割的那一半。

在當今網絡上有許多人在宣揚一種虛假的女權主義,甚至推崇女性暴力。似乎“男人怕老婆”、“女人家暴男人”就是實現了真正的女性平等。

而無數女性為主題的職場影視劇似乎告訴我們“女權”已經實現,讓人們覺得女性很容易就從變成一個公司高管,彷彿如今社會女性的地位極高。

《天空的另一半》| 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然而,這並不是現實,現實要與影視作品分開,現實需要被人們看見,需要被人類重視。

真正的女權主義是解放婦女、實現人格自由;是職業平等、同工同酬;是消除歧視,尊重女性。而不是讓女權這個詞,變成了被無數人譏笑謾罵著的話題。

“女權主義”也好,“女性主義”也罷,即便被喊的比核心價值觀還如火如荼,女性受害者承擔罪責幾乎仍然是全社會默認的規則。

正如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提升女性地位、改善女性處境不是“女性議題”,而應當是“人道議題”,不是要“女權”,而是要“人權”。

如今在中國,女權的標準已經低到塵埃裡,任何一項涉及女人的話題都歸為“女性議題”本身就是一種遭人非議的行為,在此基礎上的女權主義者,讓人反感。

《天空的另一半》| 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女權主義並不是歇斯底里的胡攪蠻纏,而僅僅只是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性別,都有自由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權利。

當女性的相貌不再被打分,身材不再被品頭論足,性自由不再被審判,選擇不婚也無可厚非時.

這個世界上一大部分女性不再處於艱難境地,能夠尋求人格獨立時,我們甚至不用在談起那四個字。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女性在遭受迫害,離真正的平等還差的很遠。

書的扉頁上寫到:獻給全球所有站在前線拯救世界的人,即使一次只拯救一名婦女。”

在過去的很多的很多年裡,有很多人嘲諷那些奉行女權主義的人,也有無數勇敢的人在努力進行著這項漫長而艱難的工作,逆流而上,砥礪前行。

兩位作者他們走遍世界,去往亞洲、非洲,還有那些將女性排往社會邊緣的地帶,

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下這些見聞,只為奮力去尋求改變

他們做下這些努力為的不是其他,正是他們在文中說下的一段話:“改變女性的地位,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法律,而是現實。”

天空的另一半還是天空,不要讓它充滿陰霾

  •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當今社會對女性歧視限於工作中更高的錄用要求,和家暴之類的。

卻從未想過在看不到的地方還有無數女性連作為人的尊嚴都難以保證。

  •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打擊“女性割禮”的最有效途徑是控訴、懲罰施暴者。
《天空的另一半》| 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卻從未想過,或許受害者們是心甘情願的,也未曾意識到,今日的施暴者或許就是昨日的受害者,而今日的受害者或許就會成為明日的施暴者。

真正的解決之道,應該是以尊重的態度、讓科學在人們腦海中形成觀念,潛移默化的改變著這些。

  •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二、三百元錢,只能滿足小小的物慾,甚至只是一些玩家虛擬世界裡的數據。

卻不知道,這在那些貧窮的非洲國家,這一點錢就可以讓一個女孩(人)免遭迫害,甚至可以拯救,她一家人的生命。

  •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生產對於天下絕大多數母親來說,都是美好的事情.

儘管,母親們總會戲稱孩子的生日為自己的“受難日”。

卻沒有想到,在有些地區,婦女因生育而死亡是那麼普遍,而想要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是母親和孩子一命換一命的事情,甚至有時兩條生命可能都與世界無緣。

殘忍的事實被展現出來,除了讓人悲痛之外,卻也充滿了力量。它為我們向那些可憐人提供幫助,指明瞭一個正確的方向。

  • 首先,無論何時,教育真的必不可少。

這個“教育”,既包括對貧窮地區人口的教育——即告訴他們平權社會的美好、教授能使他們賴以為生的技能以及現代化的科學觀念,如醫療衛生觀念等。

《天空的另一半》| 世界的另一邊,女性的愛與尊嚴還有多遠

同時,作為“潛在援助者”的我們,也應該被給予相應的教育——關於關注世界黑暗面的教育——如果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只關乎考試拿高分的話,又如何讓更多富有同情心的人發揮自己的公益價值呢?

教育帶來的不應該是考試機器,更多的應該是教會作為人的同情與善良

和所有不被重視的女性一樣,也還有很多人被迫只能看到生活美妙,這是一種可悲。

  • 第二,大聲呼籲是必要的,但是深入那些地區進行考察、甚至生活等實際行動則更為必要。

同時,高層組織,如當地政府、聯合國相關組織等,積極制定法律法規與計劃是必要的,但更有力量的是當地組織和領導人對人權的重視。

最後,但絕非最次要的——就像書裡所說的——改善女性生存狀況,

不僅僅是一個“女性議題”,更是一個“人權議題”。

所以,持續讓“人權觀念”深入人心,應該是讓世界向前發展的重要、甚至關鍵性一步,而這一步可能改變無數女性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