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老年人如何保證身心健康?

截至2月25日9時,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7272例,累計治癒25078例,累計死亡病例2597例,重症病例9915例,現存疑似病例3434例。病例中老年人數居多,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在現在看來,的確是我們大家共同關注的重點問題。醫學專家研究證明,老年人每天應維持6-7小時睡眠,午飯後再增加一個小時午休,這樣,有了充足的睡眠,是消除大腦疲勞的最好方法。今天西寧和睦給大家說說疫情期間老年人身體健康必須要做到這幾點。

1.勤於用腦

人老腦先衰,大腦老化的快慢與用腦直接相關。勤動腦多思考有益健康,勤於用腦,使大腦細胞組織新陳代謝功能日益強化,可延緩腦功能的衰退。勤學能不斷地刺激大腦,使大腦保持靈敏,即所謂“才思敏捷”,從而減緩人的肌體和感覺器官的老化。

疫情期間老年人如何保證身心健康?

2.勤學

勤學能增強思維質量,提高反應能力。勤學還能驅趕內心的寂寞無聊,開闊視野,調整心態,使心境緊跟時代步伐,自覺接受生活的變革,不斷提高生活能力及生命質量。同時,勤學不僅有益於健康長壽,也有利於充分發揮老年人的餘熱。須知,生命是短暫的,但靈魂是永恆的。老年人要為社會多做貢獻,促進國家的繁榮富強,就要勤學苦練爭分奪秒,讀書閱報不鬆懈,揮筆作畫寫文章;天天來把新聞看,國家大事記心間,認真過好每天,盡心盡力辦實事,切勿虛度太平盛世的好時光。

3.生理養生

生理養生,也就是人體保健問題。古人說,“民以食為天"。日常三餐的飲食是維持生命、維護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又是我國人民傳統的飲食習慣。每天早喝一杯鹽開水,晚飲一杯蜂蜜水,主要消除胃腸一天中飲食的熱結就不會便秘和消化不良因蜂蜜有養脾氣,除心煩、通便降壓的功用,能使人寧神安眠。南方人習慣吃米飯為主,間或吃麵製品(饅頭、麵包等),現在早餐喝豆漿已較為普遍。因為這些谷麥澱粉(碳水化合物)能保護人體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

疫情期間老年人如何保證身心健康?

4.多吃水果蔬菜

還要多吃水果蔬菜,因為果蔬中富含維生素A,C、E,具有維護身體健康的力量。專家認為每天至少應吃400克左右的水果和蔬菜。蔬菜中的粗纖維還有助於消化功能,保障減免腸道疾病。但對動較E脂肪類食物應適當控制,脂肪攝大量過多構成的風險因素是肥胖症、冠心病、高膽固醇;儘管如此,身體每天仍需要脂肪酸,關鍵是適可而為、掌握有“度”。紅薯性味甘平,含賴氨酸膠原、粘液多糖類物質和鈣、磷、鐵等多種元素,有助於動脈血管保持彈性、促進減肥、益氣生津,寬腸胃、通大便的作用。

疫情期間老年人如何保證身心健康?

5.葷食適量適度

吃肉多少不必強求統一,應根據年齡、性別和勞動程度而有所區別:60-75歲老人男性120克、女性110克。西寧護理養老院認為,75歲以上老人每天不宜超過100克。如果每週有一天只吃素,則更好。這裡應提倡常吃魚,魚不但脂肪少,而且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鈣,特別是含有飽和脂肪酸,可分解膽固醇,使腦血管暢通。多吃魚能增強大腦的記憶力,抗衰老,易消化,好吸收,還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功能,降低早期死亡率。尤其海產品中的軽、蛤、牡蠣、蝦、螃蟹等還富含鈣質,紫菜、海帶含碘、鈣有降脂作用,不可小覷忽視。

以上就是西寧和睦今天所要分享的內容,老人還須注意的是少吃鹽,限鹽為明智之舉,成人每天攝人量在6克左右,疫情期間老人們做到以上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