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的世界:後漢、三國時代》曹魏和蜀漢誰是我們的正統

關於作者

本書的作者金文京,1952年生於東京,是韓裔日本人,京都大學博士,京都學者,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精通中日韓三國語言文字,自幼喜好中國文學,曾任日本中國學會副理事長。金文京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戲曲研究,代表作有《三國演義的世界》、《花關索傳研究》、《中國小說選》、《漢文與東亞訓讀文化圈》等。

關於本書

作者將三國曆史與文學作品《三國演義》進行比較,剖析它們之間的異同和真偽,關注了三國時代最核心的三個問題。本書雖然是以文學研究家的身份撰述的普及性三國曆史,作者卻堅持史學的、學術性的、嚴謹的態度,可以說這是一部以史籍原典和考古資料為依據而追求真實的三國曆史的嚴肅著作。

核心內容

由於《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這段歷史我們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對三國的認識,都似是而非,所以研究三國的歷史,必須用《三國志》之類的正事去校正小說帶給我們的認識,本書把《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對照結合來講,重點關注以下三個問題:

  • 一、取代漢朝的曹魏,和自稱繼承漢朝的蜀漢,究竟誰更能稱為“正統”,而這個問題背後,又藏著中國曆代怎樣的觀念演變?
  • 二、魏蜀吳三國真正的實力格局是怎樣的?
  • 三、蜀國滅亡、三國歸晉的真正原因,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示,又有哪些。


《三國志的世界:後漢、三國時代》曹魏和蜀漢誰是我們的正統

前言

你好,今天為你解讀的是《三國志的世界:後漢、三國時代》。這本書的中文版將近20萬字,我會用28分鐘的時間,為你講述書中的精髓:《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差異,魏蜀吳三國孰強孰弱,魏國與蜀國誰能代表三國時代的正統,蜀國為什麼會滅亡。

《三國志的世界》是“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叢書第四卷。作者叫金文京,這個名字聽起來像華裔,實際上是韓裔,1952年3月出生於日本東京。在高中階段,金文京讀到了漢學泰斗吉川幸次郎的全集,從此對中國文學、文化產生了強烈興趣,考入慶應義塾大學之後,選擇了文學部中文系。吉川屬於京都學派,所以金文京的碩士、博士都去了京都大學,他的碩士生導師田中謙二郎是吉川的弟子,他也就成了吉川的徒孫。現在他是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日本中國學會副理事長,這兩個頭銜,標誌著他在日本學術界的大佬地位。他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戲曲研究,代表作有《三國演義的世界》、《花關索傳研究》、《中國小說選》、《漢文與東亞訓讀文化圈》等。

金文京說,他從小在家裡說韓語,在外面說日語,因此這兩種語言都成了他的母語。由於研究中國文化,他的中文也是一流,不僅能用中文講課,還能用中文寫論文,寫詩詞。他的中文文章,行文嫻雅,諺語、典故信手拈來,即使是放在中國學者當中來比較,也算是佼佼者。我們來讀一首他早年在香港讀書時寫的中文詩,標題叫《馮平山圖書館最高樓晚眺》:“離鄉兩載事堪嗟,夢裡頻驚已到家。故國天涯煙波闊,神州山外夕陽斜。歸期漸近情何怯,遊興方濃望轉遐。最是春風難作別,登樓更看滿城花。”

可見金文京對中文和中國詩詞,還是有相當基礎的。

那再說這本書的內容:三國,這大概可以算是日本人最感興趣的中國歷史片段了,無論《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在日本有很大影響,甚至日本人以三國曆史為題材開發的產品,反過來也影響了中國,比如各種遊戲,相信有不少人對《三國》的興趣,都是玩日本光榮公司的《三國志》系列玩出來的吧?和我們很多人通過小說、遊戲來認識三國一樣,金文京研究三國時代,也是從小說入手,向歷史挺進,最後落腳於現代,這正構成了《三國志的世界》這本書的最大特色。我們不妨追隨他的路徑,從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說起,一點點走入歷史,來探究以下三個問題:

  • 一、取代漢朝的曹魏,和自稱繼承漢朝的蜀漢,究竟誰更能稱為“正統”,而這個問題背後,又藏著中國曆代怎樣的觀念演變?
  • 二、魏蜀吳三國真正的實力格局是怎樣的?
  • 三、蜀國滅亡、三國歸晉的真正原因,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示,又有哪些。

第一部分

好,那我們就先從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國演義》說起,很多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的瞭解,都是通過《三國演義》來入門的,《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了,甚至於我們可以說,有兩個三國,一個是小說家的三國,一個是歷史學家的三國。我們更熟悉前一個三國,不過要追尋真正的三國時代,還得以後一個三國為準。所以我們不僅要讀《三國演義》,還要讀陳壽的《三國志》,讀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像金文京這樣,用《三國志》檢查《三國演義》的錯誤,不僅有助於我們糾正從少年時代積累的偏見,還能幫助我們認清從三國到明朝這一千多年來歷史與政治的變遷。要知道,《三國演義》不僅在寫三國,還反映了元朝人、明朝人的思想和生活,書中的三國人,有時便是他們自己。關於這個話題,我們後面還會講到。

這裡需要提一點。日本人研究三國史,有獨特的史料優勢,我們就舉一個例子來說,《三國演義》並非純粹原創,羅貫中下筆之際,曾參考元朝人的話本。其中一個插圖本,叫《三國志平話》,出版於元朝末年的至治年間(1321-1323)。這本平話,寫法有些玄幻,開頭說,漢初被劉邦害死的韓信、彭越、英布,在漢末分別轉世為曹操、劉備、孫權,來找漢朝報仇,劉邦轉世為漢獻帝,為當年的殺戮贖罪。所謂三國演義,則成了一種報應與輪迴。當然羅貫中沒有采納這種低級的思想。這本《三國志平話》,在中國已經絕跡了,但是日本內閣文庫收藏了原本,天理圖書館收藏了流傳本。金文京近水樓臺先得月,自然可以一睹為快了。

金文京寫三國,最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僅在史料,更是視角。我們可以一些關鍵詞為例。第一個詞,叫“正統”。正統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就是代表天命,代表民心。擱在三國,就是誰有資格繼承大漢王朝的王統,答案只有兩個,一是魏國,二是蜀國。以魏國為正統,那是因為,曹丕建立魏國,來自漢獻帝的禪讓,從程序上講,漢朝的接力棒,落到了魏國手上;以蜀國為正統,那是因為,劉備姓劉,號稱劉邦的後裔,漢獻帝得叫他叔叔(當然如果從輩分上考證,漢獻帝反而是劉備的叔叔輩),從血統上講,劉備更有資格說自己是漢朝的合法繼承者,那些年來,他始終以興復漢室為政治旗幟,在蜀地——就是四川——建國,國號還是“漢”,史稱“蜀漢”,一筆寫不出兩個漢字,正如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他說自己是正統,誰能否認呢?

算起來,關於三國的正統之爭,已經持續了千餘年。每一次爭論,每一種主張,都涉及一段歷史背景和糾葛。最早一本寫三國的書,是陳壽的《三國志》,以魏為正統。這不僅因為陳壽動筆之際,處於西晉治下,晉朝的政權,來自魏國禪讓,所以他要尊魏貶蜀;更是因為,陳壽雖出身蜀國,不過他和他的老師譙周,對蜀國都沒有多少忠誠感。說起譙周,在《三國演義》裡雖然戲份不多,卻是個投降派反面典型,其實早在《三國演義》之前,譙周就被定位為這種形象了,與很多後代的文人寫詩損他,比如溫庭筠的《過五丈原》:“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意思是說,走到了五丈原,就想起當年諸葛亮死在這兒,而可嘆諸葛亮死後蜀國就無人了啊,連譙周這號人都能稱為老臣了。再比如羅隱的《籌筆驛》:“千里江山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不用解釋,都能聽出來,詩人在嘲諷譙周的不忠。話說譙周這個人,是蜀國最有學問的人之一,人稱大儒,官居光祿大夫。他曾直接拿劉備和劉禪的名字開玩笑:“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意思是,劉備和劉禪,這父子的名字合理來看,就是“老劉家準備禪讓”的意思,暗示蜀國將被魏國所取代,這種話簡直大逆不道,正可見譙周對蜀國的態度。後來姜維北伐,他大力反對,鄧艾攻蜀,他又力勸劉禪投降。譙周是這樣的思想和主張,那陳壽作為譙周的學生,他的思想自然深受譙老師的影響。此外,陳壽貶低蜀國,還有一個原因,據說陳壽的父親陳式,曾受馬謖——就是《失街亭》裡的參軍馬謖——連累,被諸葛亮嚴懲,因此陳壽懷恨在心,對蜀國和諸葛亮大加貶斥。當然這近乎流言,無法考證,大家姑妄聽之。

《三國志》出自西晉。等到東晉,習鑿齒寫《漢晉春秋》,則以蜀為正統,這是第一本以蜀為正統的史書。東晉不也屬於晉朝麼,為什麼突然轉向呢?金文京分析道,東晉是西晉滅亡後流亡到江南重組的政權,屬於偏安政權,中原被異族佔領,不得不偏安於南方,這就跟蜀國有些相似,所以東晉以蜀為正統,其實是為自家政權的正當性辯護。

到了宋朝,魏國與蜀國的正統之爭再次爆發。北宋時期,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對於魏蜀吳三國,都不承認他們的正統性,只是為了行文方便,採用了魏國的年號。南宋時期,朱熹寫《通鑑綱目》,與司馬光唱反調,把《資治通鑑》的魏國紀年改作蜀漢紀年,不僅以蜀為正統,還提出尊王攘夷的觀點,王,就是蜀國,就是南宋,夷,就是魏國,就是遼國、金國這些異族政權。從此以後,本來與民族問題毫無關係的正統論,渲染了漢民族抵抗北方民族的色彩,魏國與異族被視為同類,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此定格。

正統之爭的高潮,發生在元朝。蒙古人統治的元朝,是國史之上第一個異族征服整個中國的政權,給中國人帶來了巨大而痛苦的精神衝擊。於是爆發了一場爭論:元朝的王統,到底繼承了北方女真族的金朝呢,還是繼承了南方漢族的宋朝。其實啊,元朝的執政者們未必會關心這個問題,他們一向奉行馬上得天下,哪裡在乎什麼正統性呢,反倒是被鐵騎征服、作為失敗者的漢族士大夫,對這個問題糾結不已,由此形成了上述的爭議話題。羅貫中活在元末明初,他寫《三國演義》,以蜀國為正統,以魏國為叛逆,尊劉貶曹,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則屬有感而發,所針對的不僅是三國,還有他所身處的元朝,不僅是寫歷史,同時也是在寫現實。

關於正統,還有一個小尾巴。這本書第四章,叫“三帝鼎立”,三帝者,三位皇帝:曹丕、劉備、孫權。曹操並未稱帝,對於群臣勸進,他曾表態:“若天命在吾,吾願為周文王矣。”意思是說,要是我們老曹家真有當皇帝的命,那我也不期待在我這一輩來實現,我更願意像周文王那樣,等我的後代完成改朝換代之後,追認我為“王”,後來果然曹操如願了,雖然生前沒當過皇帝,但被追尊為“魏武帝”。說到底,以曹操的雄才大略,最在意的是掃平亂世,統一中國,而不是區區皇帝名號,他的心思是,如果天命所歸,稱帝一事,不妨由小兒輩來做。這個任務,落到了曹丕頭上。公元220年,漢獻帝退位,曹丕稱帝。當時他還玩了一個小把戲,因為漢室是堯的後裔,他宣稱曹姓是舜的子孫,堯曾禪位給舜,那麼漢獻帝禪位給自己,正符合中國政治的優良傳統。掩人耳目到了這一步,令人歎為觀止。

劉備更絕,聽說曹丕篡漢,他立即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這是公元221年的事,僅比曹丕稱帝晚一年。而且,當時有一個謠言,稱漢獻帝被曹丕殺死了。金文京指出,劉備對這則謠言,心知肚明,明知這不是真的,依然把它當真的來宣傳和利用,迅速召集群臣為漢獻帝服孝,追諡他為孝愍皇帝,因為唯有如此,他才方便稱帝,假如獻帝在世的消息傳播開來,這戲就不好演了。結論是:“劉備的即位也不過是一場並不高明的戲,而且匆忙上演草草收場。”

最令人感懷的反而是孫權。孫權稱帝之前,一度臣服於魏,被冊封為吳王。按理說,他該使用魏國的年號,然而,吳國只是對外使用魏國的年號黃初,在國內繼續使用漢朝的年號建安。1996年出土的湖南長沙走馬樓木簡,曾發現“建安二十七年”等字樣。事實上,建安到了二十五年,就完事了,所謂建安二十七年,應該是曹丕執政的黃初三年。孫權卻不計風險,依然使用漢朝的年號。對漢室的忠誠,反而在貌似局外人的吳國身上得以殘存。終於,在曹丕稱帝九年之後,劉備稱帝八年之後,孫權正式登基,號稱吳大帝。至此,三個皇帝全部就位,這才是三國時代的真正開端。

明白了魏蜀的正統之爭,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三國必須充滿敵對、戰亂。我們能想象魏與蜀平等相處,互相承認嗎?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魏和蜀都宣稱自己的法統來自於對漢朝政權的繼承,而漢朝的正牌繼承人,只能有一個,承認了對方,就意味著否定了自己。但是實際上蜀和吳之間卻保持著一種準同盟的關係,存在二帝相互承認的狀態,這是既是因為他們與魏國的實力對比,決定了他們必須相互依存,也是因為前面說的,孫權稱帝的時候劉備已經故去了,蜀吳的矛盾已經得到緩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