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文化常識總結(一)

《搜神記》文化常識總結(一) [卷一至卷四]

1、搜神記的作者,是晉朝的幹寶。幹寶,字令升,河南新蔡人。學識淵博,好讀陰陽術數、黃老占卜之書。幹寶祖籍河南新蔡人,他的出生和活動是在浙江海鹽。主持撰修了《晉紀》,是一位史學家,被稱為良史。寫完了《搜神記》後,劉惔評價他為“鬼之董狐”。

2、左慈戲曹操:

東漢末年,民間有一個叫左慈的人,經常用自己的法術為老百姓排憂解難。一天,曹操宴請左慈。宴會上,其他人對曹操畢恭畢敬,只有左慈坐在那裡,旁若無人。曹操心中不高興,故意說道:“要是能吃到松江鱸魚,該有多美啊!”左慈胸有成竹地說:“請丞相給我一根魚竿。”曹操命人給他拿來了一根魚竿。左慈接過來,往空中一甩,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就掛在了魚鉤上。曹操刁難他說:“這是不是四個鰓的松江鱸魚呢?”有人趕快去看,果真是四個鰓的鱸魚啊!左慈哈哈大笑,揚長而去。曹操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就派人追捕左慈。左慈看見前面有群羊,便將身一晃,消失在羊群中。追兵問牧羊人:“這兒有多少羊?”牧羊人查了查說:“比剛才多了一隻。”士兵說:“一定有一隻羊是左慈變的,我們把它們都殺了吧!”牧羊人聽了,又急又氣。忽然,一隻羊變回了左慈,因為他不願看到牧羊人的羊被殺害。左慈被抓住了。曹操下令把他押往刑場。當劊子手把刀舉起來,正要落下時,左慈又忽然不知去向了。

3、​孫策殺于吉:

當孫策剛剛平定江東的時候,就注意到了于吉在老百姓之間非常有名望。這位於吉經常往來吳郡、會稽之間,建立了許多道場,聚集眾人,在一起燒香、誦經,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並且製作一些符水為百姓看病,效果都很靈驗,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吳郡、會稽很多百姓都信奉于吉。孫策早就聽說過於吉的名字,起初並不在意。漢末天下大亂,百姓貧苦,一些窮人更是缺醫少藥,于吉以製作符水,為百姓治病的面貌出現,對於孫策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是當有一次孫策在城門樓上聚集眾將,大宴賓客的時候,于吉穿著道袍經過城門,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未經過請示孫策,就自動離開座位去追隨於吉,即便是一些保安人員大聲阻止也不管用。孫策很生氣,大家對於吉的尊崇已經遠遠超過了對孫策的敬畏,孫策怎麼能夠容忍對自己權位構成威脅的于吉存在呢。於是,孫策下令抓了于吉。此時的于吉,罪不至死,可是一些民眾看到於神仙被抓了,都非常激動,一些貴婦人更跑到吳太夫人那裡,請求出面救救于吉。吳太夫人也是于吉一信徒,根本沒有考慮很多,就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了孫策。吳太夫人沒想到自己一番話反而讓孫策心中動了殺機。孫策也毫不隱瞞,對吳太夫人說:“這個于吉是個妖道,他怎麼能夠蠱惑人心,就算是各位將領見了竟然都不再估計君臣之間的禮節,都拋下我去拜見他了。像這樣的人,是不能不殺的啊。”孫策一點不怕醜,把自己心底深處的尷尬和恐懼都告訴了母親。後來,那些信奉于吉的將領又聯名上書,請求赦免於吉,他們沒想到孫策看了這份聯名信之後更加火大,這些將領好不懂事,竟然威脅起孫策來了。孫策對諸位將領就沒有把心底的隱私相告了,而是說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比如當年那個交州刺史張津,放棄前代聖人的訓誡,廢棄漢朝的律法,而去信奉道教,自稱說能夠幫助教化百姓,結果卻被少數民族給殺了。孫策告訴將領們,于吉這人一點幫助沒有,自己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殺他,誰勸也沒用。孫策對於將領們,更多是用權勢來壓迫,有點耍橫了。于吉就這麼被殺了,當然有信奉的人就說,于吉沒有死,而是脫下皮囊成仙了。裴松之還引用了幾家相關史料,大都是說于吉如何有神通,卻依舊被孫策斬殺。

4、含沙射影,意思是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5、黃粱一夢,意思是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後喻榮華富貴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美好之事物,亦不過頃刻而已,轉眼成空;或喻夢寐以求之慾望落空,常用此語。

6、蠶神在古代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蠶花娘娘、蠶絲仙姑、蠶皇老太等多種稱呼,是民間信奉的司蠶桑之神。中國是最早發明種桑飼蠶的國家。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佔有重要地位。所以無論是古代統治階級還是普通的中國勞動人民都對蠶神有著很高的敬意。

7、盤瓠

1.古神話中人名。據《後漢書.南蠻傳》﹑晉幹寶《搜神記》等書記載,遠古帝嚳(高辛氏)時,有老婦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繭。婦人盛於瓠中,覆之以盤,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按,《玄中記》作"盤護"。後盤瓠助帝嚳取犬戎吳將軍頭,帝嚳以少女妻之。負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後子孫繁衍。

2.泛指南方少數民族。

8、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神農:炎帝,務農業。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西漢的《史記》實錄:“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

東漢的《淮南子》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晉代幹寶的《搜神記》說:“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 宋代鄭樵的《通志》講:神農嘗百藥之時,“……皆口嘗而身試之,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後世承傳為書,謂之《神農本草》。”

宋代羅泌《路史》雲:炎帝神農氏“磨唇鞭茇,察色嗅,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惡,辨其臣使……一日之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藥正三百六十有五。”

9、炎帝與黃帝是華夏始祖,他們聯合打敗了蚩尤。神農隨母姓姜,牛頭人身,身體透明,五臟六腑可見,嘗百草可以看見作用於哪裡,是否有毒。天帝贈赤色神鞭,鞭笞百草,主要以味道分辨植物的溫寒之性。傳說神農氏的樣貌很奇特,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 龍顏大唇,身材瘦削,身體除四肢和腦袋外,都是透明的。神農氏嚐盡百草,只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臟就會呈現黑色,因此什麼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後來,由於神農氏服太多種毒藥,積毒太深,又中斷腸草之毒,不幸身亡。神農稱為炎帝,炎帝與黃帝在阪泉之野大戰,惺惺相惜,戰後雙方部落融合在一起,實力大增。其後逐鹿之戰打敗夸父蚩尤統一華夏。據說蚩尤的坐騎是食鐵獸,神異經中記載:南方有獸,名曰齧鐵,似熊、小頭、痺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

10、赭鞭[ zhě biān ]

1.相傳為神農氏用以檢驗百草性味的赤色鞭子。

2.古代用為驅邪之物。

11、五帝是對上古時代五位最具影響力的部落首領的尊稱,後演變為指上古時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五方上帝。

12、帝嚳(kù),中國歷史中的傳說人物,為五帝之一,姬姓,名俊,號高辛氏,殷人稱夒,華夏上古時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黃帝的曾孫,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殷商族人認為是其第一位先祖。祖父玄囂,是太祖黃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兒子,父親名蟜極,帝顓頊是其伯父。帝嚳從小德行高尚,聰明能幹。十五歲時,被帝顓頊選為助手,有功,被封於辛(今商丘市高辛鎮)。帝嚳(含其祖玄囂,也即今人所指少昊)系和顓頊(含其父昌意)系成為黃帝家族著名的兩大系屬,中國當代漢族姓氏多數來自這兩大系屬。

13、炎帝四個女兒:大女兒即文中的跟隨赤松子成仙的;二女兒被稱為“赤帝女”,住在桑樹上,炎帝放火燒樹逼她下來,不肯還成仙了;三女兒瑤姬,即巫山神女峰之神;小女兒女娃,即精衛。

14、轝yú,古同“輿”。

1.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後泛指車;

2.古代奴隸中的一個等級,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眾人的;

3.疆域。

15、偓佺wò quán,傳說中的仙人。

偓佺餌松,體逸眸方。足躡鸞鳳,走超騰驤。遺贈堯門,貽此神方。儘性可辭,中智宜將。——《列仙傳》

偓佺之倫暴於南榮。——《史記·司馬相如傳》

偓佺,仙人名也。——《集解》

雖方徵僑與偓佺兮,猶彷彿其若夢。——《甘泉賦》

16、槐山據考證,在今山西省稷山縣南,因為專家認為“槐山”其實是古代的“稷山”,《山海經》上說,“山多金錫”。據百度百科記載,稷山縣盛產鐵礦石等金屬礦產。

17、“三皇五帝時代”,又稱“上古時代”、“遠古時代”或“神話時代”

中國古書上,把伏羲、女媧、神農稱為三皇,把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稱為五帝;

一般來說五帝通常被認為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學者劉自若認為三皇是有巢氏、燧suì人氏、伏羲xī氏,也就是巢皇、燧皇、羲皇,有巢氏(巢皇)創造構木為巢的巢居方式,使人類由穴居進入巢居的文明時代;燧人氏(燧皇)發明“鑽木取火”,使人類可以用人工取火改變生活方式;伏羲氏(羲皇)發明結網捕魚打獵、馴xùn養家畜chù,使人類過上安定的生活。學者劉自若認為五帝是: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少昊hào(青陽氏)、顓zhuān頊xū(高陽氏)、帝嚳kù(高辛氏)。

“三皇”按照流傳最廣的道教文化來說是:燧人、伏羲、神農(炎帝)。但是根據典籍記載眾說紛紜,並無定論。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農(農皇)。

秦國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為五帝。按呂不韋十二紀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時和五行之神。黃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東方,具木德,主春,亦稱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稱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稱白帝;顓頊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稱黑帝。

18、安徽歷陽山,一名歷山。在今安徽和縣西北四十里。《輿地紀勝》卷48和州:歷陽山“在歷陽縣西北四十里”。《三國志·吳書·孫皓傳》:天璽元年(276),“鄱陽言, 歷陽山石文理成字, 凡二十。雲:楚九州渚,吳九州都,揚州土,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裴松之注:“《江表傳》曰:歷陽縣有山石臨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駢羅,穿中色黃赤,不與本體相似,俗相傳謂之石印……時歷陽長表上言石印發,皓遣使以太牢祭歷山。”

19、龍師,傳說伏羲氏在位之時,有龍馬銜圖之瑞,於是以龍為標記,稱為“龍師”而以龍命名官職。

20、姬晉;(約出生於公元前565年)姬姓,名晉,字子喬,是東周時期周靈王姬洩心之長子,年少時其父極為寵愛就被封為太子。喜音律,吹玉笙,遊於伊水和洛水之間。博學多識,對音律造詣頗深,創造了一套吹笙獨奏樂譜,並能演奏的惟妙惟肖,才華橫溢,傳遍諸侯,後因病去世,五代時受封為"元弼真君",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又封"元應真人",高宗紹興(1131~1162)年間加號"善利廣濟真人"。

姬晉因被奉為王氏始祖,所以後世又稱他為太子晉、王子喬或王喬。

21、漢淮南王劉安門客﹐有蘇非﹑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八人﹐稱"八公"。他們奉劉安之招﹐和諸儒大山﹑小山相與論說﹐著《淮南子》。魏﹑晉以來﹐《神仙傳》﹑《錄異記》等道家著作以劉安好方技﹐遂附會八公為神仙。

22、舄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xì),釋義是一個漢字,履也,即鞋子。重木底鞋(古時最尊貴的鞋,多為帝王大臣穿),指腳 如:舄履(足下)。

22、“尚方寶劍”(或稱“尚方劍”),就是“尚方”鑄的寶劍,“尚方”是製造供應掌管帝王所用刀劍等器物的一個部門。秦朝始設置。

23、罌 yīng

1.〔~粟〕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粉,花有紅、紫、白等色,果實球形。未成熟時,果實中有白漿,是制鴉片的原料,果殼可入藥,花供觀賞。

2.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

24、吳淞江流經吳江、蘇州、崑山、嘉定、青浦以及上海市區[2]。以北新涇為界,吳淞江上游被老百姓稱為吳淞江,而北新涇以東為吳淞江下游,進入上海市區後上海人稱之蘇州河。

25、秣陵是座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江蘇名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置秣陵縣,秦漢以後一直是江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直至三國時孫權才把中心移向金陵。因此有“先有秣陵,後有金陵”之說。清朝文學巨匠吳敬梓盛讚:“一帶江城新雨後,杏花深處秣陵關”。

26、內御

(1).即女御。宮中女官。《列子·湯問》:“王以為實人也,與 盛姬 內御並觀之。”

(2).侍女。《儀禮·既夕禮》:“其母之喪,則內御者浴。” 鄭玄 注:“內御,女御也。” 賈公彥 疏:“以婦人稱內故,以女御為內御。婦人不死男子之手,故知內御,女御也。天子八十一御妻亦曰女御,與此別也。”

(3).指內侍之官。《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師內御總別列爵。” 尹知章 注:“謂內侍之官也。”

(4).謂與婦人同房。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三年喪不內御,禮之禁也。”《南史·后妃傳上·宋順陳太妃》:“ 明帝 素肥,晚年廢疾不能內御,諸弟姬人有懷孕者,輒取以入宮

27、吳猛,晉代道士。字世雲。豫章分寧人,祖籍濮陽 (今河南濮陽縣)。是淨明道信仰體系裡十二真君之一,歷史上以孝道(恣蚊飽血)著稱。

28、九嶷。《史記·五帝本紀》: “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水經注》雲:“蒼梧之野,峰秀數邵之間,羅巖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遊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29、《神女賦》

宋玉(先秦)

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

其夜玉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玉異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夢若何?”玉對曰:“晡夕之後,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彷彿,乍若有記:見一婦人,狀甚奇異

寐而夢之,寤不自識;罔兮不樂,悵然失志。

於是撫心定氣,復見所夢。

”王曰:“狀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諸好備矣

盛矣麗矣,難測究矣。

上古既無,世所未見,瑰姿瑋態,不可勝贊。

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樑;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

五色並馳,不可殫形。

詳而視之,奪人目精。

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績盛文章,極服妙採照萬方。

振繡衣,被袿裳,穠不短,纖不長,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龍乘雲翔。

嫷披服,侻薄裝,沐蘭澤,含若芳。

性合適,宜侍旁,順序卑,調心腸。

”王曰:“若此盛矣,試為寡人賦之。

”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

披華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奮翼。

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

近之既妖,遠之有望,骨法多奇,應君之相,視之盈目,孰者克尚。

私心獨悅,樂之無量;交希恩疏,不可盡暢。

他人莫睹,王覽其狀。

其狀峨峨,何可極言。

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顏。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視。

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地其若丹。

素質幹之實兮,志解泰而體閒。

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

宜高殿以廣意兮,翼故縱而綽寬。

動霧以徐步兮,拂聲之珊珊。

望餘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

奮長袖以正衽兮,立躑躅而不安。

澹清靜其兮,性沉詳而不煩。

時容與以微動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

褰餘而請御兮,願盡心之。

懷貞亮之清兮,卒與我兮相難。

陳嘉辭而云對兮,吐芬芳其若蘭。

精交接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

神獨亨而未結兮,魂煢煢以無端。

含然諾其不分兮,揚音而哀嘆!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幹

於是搖佩飾,鳴玉鸞;奩衣服,斂容顏;顧女師,命太傅。

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志態橫出,不可勝記。

意離未絕,神心怖覆;禮不遑訖,辭不及究;願假須臾,神女稱遽。

徊腸傷氣,顛倒失據,黯然而暝,忽不知處。

情獨私懷,誰者可語?惆悵垂涕,求之至曙

30、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上巳:拔契、驅穢、祭高禖(婚姻和生育之神),五月五端午節, 七月七情人節 ,九月九重陽節 。三月三上巳節與九月九重陽節相對應,正如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一個在暮春,一個在暮秋,踏青和辭青也隨之進入高潮。

31、欻

1. 忽然:“神山崔巍,~從背見。”

2. 迅速:“夫~而生者,必~而滅。”

chuā

象聲詞,急促的聲響:~的一聲,隊伍立刻立定。

32、李夫人,漢武帝寵幸的那位“傾國傾城”的李夫人。 (李夫人為李延年和名將李廣利之妹)。—-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佳人歌》)。

33、沉魚落雁:毛嬙、麗姬。閉月:貂蟬。羞花:楊貴妃。

34、明風角,古代占卜之法。以五音佔四方之風而定吉凶。後來四風發展成大家耳熟能詳的八風,進而發展成十二風,分別可以對應四象、八卦、十二時辰。

35、王基,曹魏將領,司馬氏心腹,曾追隨司馬平定淮南之亂,後鎮守荊州,以遏東吳,乃是四徵之一。

36、昔高宗之鼎,非雉所雊

《尚書》:“ 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 孔穎達疏:“ 高宗祭其太祖成湯於肜祭之日,有飛雉來升祭之鼎而雊鳴,其臣祖己以為王有失德而致此祥,遂以道義訓王,勸王改脩德政。”後以“鼎耳”,“鼎雉”為勸王修德政的典故。

雊雉,變異之兆。

改自三國 魏 管辰《管輅別傳》:昔高宗之鼎,非雉所雊,殷之階庭,非木所生。

37、鯀為黃熊,意為蒼狗

《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音同及,殺死)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

《漢書·五行志》高後八年三月,祓霸上,還過枳道,見物如倉狗,撠高後掖,忽而不見.......遂病掖傷而崩。(就是說呂后殺劉如意,某天疑似冤魂變成的蒼狗撞呂后腋下,於是呂后病逝)。

38、烏鴉與火

電視介紹,烏鴉會故意停留在煙霧中,並解釋說,煙霧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烏鴉耐著煙嗆而停身煙霧中,可能是利用煙霧殺菌作用來防病治病。古人可能注意到烏鴉喜歡停留在煙霧中的習性,而其它鳥則無不遠離煙火,因而認為烏鴉是與火有關的神物,再加上烏鴉通體漆黑如炭,如同從火中化出,古人更可能乾脆認為烏鴉就是火的化身,是活氣勃勃的“火”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太陽是世間最大的火,至少古人有這種認識,烏鴉因而就與太陽產生了聯繫,成為載著太陽飛行的神鳥。《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大意是,湯谷上長著一棵扶桑樹,十個太陽就棲息在這株樹上,一個太陽剛剛回來,另一個太陽則起身出去,十個太陽都負載在烏鴉身上。就這樣,烏鴉從一種凡鳥一躍成為馱著太陽飛行的神鴉。

《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中國民間傳說此鳥為日之精,居日中。漢代畫像磚上常有三足烏,居於西王母座旁,為其取食之鳥,或說即三青鳥。

39、道教重視鬥星崇拜,稱“南鬥注生,北斗注死”,南鬥星君掌管生存,北斗星君掌管死亡。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斗。北斗星君掌管死亡,若能朝拜北斗,便可得道成仙,從死籍上永遠除名。南鬥專掌生存,民間又稱為“延壽司”。朝拜南鬥,可增加陽壽。

南斗六星:

南鬥就是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即北方玄武七宿之第一宿。宿指列星,如同一堆星的宿舍。故南鬥不是一顆星,共包括六顆,在人馬座。《詩經·大東》雲:「維南有箕」、「維北有鬥」,這是指南鬥,而不是北斗。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二者是不同的。南斗的位置與北斗相對,故稱南鬥。古人認為南鬥主壽命、主爵祿,這是世俗與權貴同為祈望的,所以在古人星辰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星經》說:「南斗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道書《上清經》更把南斗六星的職掌具體化。

第一天府宮,是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是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是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是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是度厄星君;第六天機宮,是上生星君,這樣,南斗六星被神化,成為六司星君。

40、厭勝之術,古代的一種巫術。“厭勝”意即“厭而勝之”,系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制勝所厭惡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

41、撒豆成兵,中國歷史典故之一。

所謂撒豆成兵並不是將黃豆或者穀米變成士兵,而是以穀物為載體,每一粒穀物承受施法者一息靈氣,告祭天地之後畫符召請地府陰兵現身陽世,陰魂最喜歡的食物是豆腐,但豆腐是無法承載靈氣的,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豆子。

42、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純。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聞喜)人[1]。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建平太守郭瑗之子。

郭璞自少博學多識,又隨河東郭公學習卜筮。永嘉之亂時,避亂南下,被宣城太守殷祐及王導徵辟為參軍。晉元帝時拜著作佐郎,與王隱共撰《晉史》。後為大將軍王敦記室參軍,以卜筮不吉勸阻王敦謀反而遇害。王敦之亂平定後,追贈弘農太守。宋徽宗時追封聞喜伯[2],元順帝時加封靈應侯[3]。

郭璞為正一道教徒,除家傳易學外,他還承襲了道教的術數學,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說他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歷算、卜筮,長於賦文,尤以“遊仙詩”名重當世。《詩品》稱其“始變永嘉平淡之體,故稱中興第一”,《文心雕龍》也說:“景純仙篇,挺拔而俊矣”。曾為《爾雅》、《方言》、《山海經》、《穆天子傳》、《葬經》作注,傳於世,明人有輯本《郭弘農集》。

43、別駕,因其地位較高,出巡時不與刺史同車,別乘一車,故名。魏、晉、南北朝沿設。別駕為州府中總理眾務之官。東晉庾亮答郭遜書雲:“別駕……其任居刺史之半,安可任非其人?”東晉、南北朝別駕所乘之車,規格近似刺史座車。

44、隗姓有三種發音wěi、yǔ和kuí,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歸)。

45、京房(前77—前37年),西漢學者,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為京氏,東郡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人。他受學於梁人焦延壽,焦延壽自稱學《易》於孟喜,京房以為焦氏《易》即孟氏之學,而孟喜的弟子白生、翟牧都不承認。焦延壽常說:“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京房說《易》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漢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舉孝廉為郎,後任魏郡太守。多次上疏論說災異,引《春秋》、《易》為說,得罪宦官石顯,又與治《易》的權貴五鹿充宗學說相非,以“非謗政治,歸惡天子”的罪名被棄市。其後京房三弟子殷嘉、姚平、乘弘皆為經學博士,於是《易》有京氏學。京房著有《易傳》三卷,《周易章句》十卷,《周易錯卦》七卷,《周易妖佔》十二卷,《周易佔事》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飛候》九卷,《周易飛候六日七分》八卷,《周易四時候》四卷,《周易混沌》四卷,《周易委化》四卷,《周易逆刺災異》十二卷,《易傳積算法雜佔條例》一卷。

46、卜筮(bǔshì)指用龜甲,筮草等工具預測某些事項,不同的時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歷代也有創新,比如據傳東方朔的《靈棋經》就是用特製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訣來預測。是利用一些無生命的自然物呈現出來的形狀來預卜吉凶。

47、箕,東方第七宿,在人馬座,有四星,像桃花扇裡那個吳應箕,盲猜他可能在析木寅時出生,所以叫應箕,號次尾(尾宿在箕宿前一個);畢,西方第五宿,星八顆。風伯者,箕星也。雨師者,畢星也。雨師一曰屏翳,一曰屏號,一曰玄冥。

48、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稱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北方稱玄武: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

49、南朝梁庾肩吾《從駕喜雨》詩:“赦詔還京兆,歸神出灌壇。”唐杜甫《題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詩:“雲散灌壇雨,春青彭澤田。”唐高適《同房侍御山園新亭與邢判官同遊》詩:“灌壇有遺風,單父多鳴琴。”

50、​風不鳴條

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響。比喻社會安定。

【出自】:漢·桓寬《鹽鐵論·水旱》:“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