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戰國七雄,韓國的存在感怎麼這麼低?是實力不足嗎?

在大家熟悉的中國歷史中,春秋戰國時期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歷史。每當大家讀到戰國七雄這段歷史時秦國有商鞅變法,以弱勝強,最後席捲天下;齊國、楚國是老牌強國,名聲在外,不可輕辱;燕國主導的五國伐齊差一點吞併強齊,後期也有荊軻刺秦這一悲壯典故流傳至今;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位居東方六國之首,戰國末期就是秦趙之間的征戰史;魏國是戰國初期第一強國,名將名相輩出,也在戰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厚的筆墨。唯獨韓國沒有什麼存在感,彷彿是打醬油的,讓人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因為原屬於韓國的上黨之地歸屬權引發了一場世紀大戰——秦趙長平之戰,在歷史上被人津津樂道。

位列戰國七雄,韓國的存在感怎麼這麼低?是實力不足嗎?

好多人都懷疑韓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到底夠不夠資格呢?如果夠資格的話韓國給人的存在感為什麼這麼低?

蘇秦說韓宣惠王曰:“韓地方九百餘裡,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以韓卒之勇,被堅甲,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引自《資治通鑑》

這段話是公元前333年蘇秦去遊說東方六國時對於時任韓王說的話,雖然有一些誇大,但是從側面也證明了韓國當時的實力也是相當強大的。要不然蘇秦怎麼不去遊說宋國或者中山國啊。在當時人們的心中韓國的實力是足以躋身戰國七雄這一行列的。

位列戰國七雄,韓國的存在感怎麼這麼低?是實力不足嗎?

韓國後來之所以存在感這麼低是因為秦國通過宜陽之戰、伊闕之戰兩次大戰把韓國的脊樑骨打斷了,從此韓國淪落為三流國家了,基本上成為秦國的附庸了。為什麼僅僅兩次戰役就讓韓國一蹶不振了呢?我們分析一下這兩次戰爭對於韓國造成的損失有多麼慘重。

宜陽之戰發生在公元前307年,宜陽是韓國西部的軍事重鎮,對於韓國來說宜陽不僅是秦軍進攻的重要屏障,而且韓國的許多裝備都是宜陽地區生產的,相當於他的軍工廠,所以韓國在宜陽屯集重兵;對於秦國來說宜陽扼制了秦軍向軍進攻的道路,,是必須要攻下的。就在這種情況下宜陽之戰爆發了。

位列戰國七雄,韓國的存在感怎麼這麼低?是實力不足嗎?

秦國大軍猛攻了將近半年也沒有攻下,損失頗為慘重,士氣低落,不願意再打了,而且後方朝堂之上也對於這次的領軍大將甘茂群起而攻之,秦王下令撤軍。後來在甘茂的提醒下決定不攻下宜陽決不撤軍。於是秦武王起傾國之兵繼續攻打宜陽,經過一番苦戰之後宜陽被攻陷,韓國損失六萬精銳大軍。宜陽的失守使韓國國力銳減,面對秦軍的進攻無險可守,只能被動防禦,處處捱打。

公元前296年韓國國王病死,朝局不穩,秦國趁機派軍進攻韓國,接連攻下了好幾座城池。韓國派遣大軍去抵擋秦軍的進攻,與此同時魏國也派兵幫助韓國抵禦秦軍的攻擊。以韓軍為主力的韓魏聯軍在伊闕佈置防線與秦軍對峙。由於韓魏聯軍貌合神離,最後被秦國大將白起各個擊破,伊闕之戰的失敗對於韓國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韓軍的精銳主力損失殆盡,從此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攻擊,只能向秦國稱臣,淪落為三流國家。

位列戰國七雄,韓國的存在感怎麼這麼低?是實力不足嗎?

戰國後期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歷史,湧現出許多後世耳熟能詳的典故,譬如將相和、荊軻刺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和韓國無關了,韓國錯過了戰國曆史上最精彩、最激烈的一部分,所以韓國在歷史上的存在感才會這麼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