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在山西、河南兩省,有兩個不那麼出名的小縣城,一個叫聞喜,一個叫獲嘉。聞喜縣現系山西省運城市轄縣,位於今山西省西南部,處於運城、臨汾二盆地的交界處。獲嘉縣則是河南省新鄉市轄縣,東與新鄉縣相鄰,西與修武縣、武陟縣交界,南與鄭州市接壤,北與輝縣市相連。聞喜、獲嘉二縣,先秦至漢武帝以前,各有另名。漢武帝時,為紀念武力平定割據嶺南至今越南共和國中北部廣大區域的南越國,而將巡視先後途徑之二縣,分別改名為聞喜、獲嘉。從而使北方的兩座本寂寂無聞的縣城,竟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王國,產生了神奇的時空交聯。它們更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雄心勃勃、開疆拓土偉大功績的直接見證者。

一、二縣得名

聞喜,獲嘉二縣名,系漢武帝欽賜之名。漢武帝改名之前,二縣可謂寂寂無聞。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漢武大帝》劇照

春秋時,今聞喜縣境系晉國轄域。戰國初,韓、趙、魏三國分晉,今聞喜縣被劃歸魏國。直至秦朝統一,始在此地置“左邑”縣,隸屬河東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途徑左邑桐鄉時,得知漢軍攻破南越國的喜訊,遂詔改縣名為“聞喜”。隋煬帝大業末年,一度改其名為桐鄉縣。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隨即改回聞喜縣名,一直沿用至今。

或許是改用吉祥縣名的緣故,聞喜縣自此聲名鵲起,歷史文化名人輩出,如被譽為“地圖之父”的西晉地理學家裴秀、文學家郭璞、南朝劉宋時期為陳壽《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唐朝名相裴度、南宋力主抗金名相趙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等,都是聞喜縣人。尤其是祖籍聞喜縣的裴氏家族,自魏晉至宋代,誕生過59位宰相,200餘位將軍、尚書、御史,因而被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譽為“士大夫之林藪”。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聞喜縣至今還有個宰相村

相較而言,獲嘉縣域在夏商時即有“寧”之名稱。西周初,更名為“修武”,境域先後隸屬鄘國、凡國。東周初,復改名“寧”,隸屬衛國。秦朝統一,更其名“修武”,隸屬三川郡。西漢雖沿用縣名,改隸河內郡。元鼎六年春,漢武帝途徑汲縣新中鄉(今河南省新鄉市西南6公里的張固城村)時,得知漢軍俘殺南越國相呂嘉的喜訊,故詔改此鄉名為“獲嘉”。魏晉時複用“修武”縣名,隋朝則恢復“獲嘉”縣名,沿用至今。

那麼,聞喜、獲嘉緣以改名的南越國又是怎麼回事?其與漢朝和戰演變如何?其在漢武帝時,為何被漢朝攻滅?呂嘉又是何人,竟憑藉“獲嘉”而得以“名垂千古”?要回答上述問題,就需對南越王國的興衰,有一系統的瞭解。

二、南越往事

南越國,亦稱南粵國,是秦末任南海郡尉的趙佗趁秦朝滅亡、中原楚漢相爭,各方勢力均無暇南顧之際,佔據桂林郡、象郡後,於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的政權名。歷五王,享國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2年冬)。漢武帝時,發軍攻佔南越。

目前考古發現表明,早在距今一百萬多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嶺南地區就有原始人類存在。先秦時,中原華夏族人將居住在今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的部族,統稱為“越”,有“百越”、“諸越”等稱謂。春秋戰國時,嶺南地區與吳、越、楚等國交往頻繁。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萬大軍,分五路進攻嶺南。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秦軍雖多次獲捷,但也損失慘重,主將屠睢也陣亡了。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囂為主將,再次率軍進攻居住在今廣西地區的諸部落,同年,嶺南平定。秦始皇在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三個郡。

一名參加征戰的名不見經傳的秦軍將領趙佗,被任命為南海郡轄下的龍川縣縣令。或許所有人,甚至包括這位來自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省正定縣)的普通秦軍將領趙佗,都不會意識到,在短短的數年後,他將會成為一個割據嶺南地區王國的創建者。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趙佗塑像

趙佗長遠、深邃的戰略眼光和抱負,早在他擔任區區的龍川縣令時,就充分地展現出來。他深知,秦軍雖憑藉武力奪取嶺南,但人口的匱乏,不利於本地經濟、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於是,他上奏朝廷,從中原遷移50萬民眾至嶺南,實施“南部大開發”戰略。趙佗還很含蓄的向朝廷提出,希望能徵派3萬名單身女子來嶺南,以便為將士們漿洗、縫補衣服。一向被視為粗暴野蠻的朝廷,這次竟然也很默契、貼心地徵派1.5萬名寡婦和未婚女子,送到嶺南。趙佗的不凡表現,不僅在任囂等上司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很多秦朝出征官吏、將士的尊重和擁護。

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爆發,反秦起義迅速蔓延全國。野心勃勃的南海郡尉任囂遂萌生割據的野心,對秦朝的徵召,屢屢拖延、觀望。任囂雖有雄心抱負,奈何病入膏肓,兒子們也不成器。萬般無奈下,任囂想起了趙佗,認為他堪託大任。於是將趙佗招來,命他代理郡尉,行使職權,指定他為自己的繼承人。

公元前208年,任囂去世。趙佗按照與任囂商定的策略,立即封鎖五嶺所有的交通要道,斷絕與嶺北地區及秦朝朝廷的一切聯繫。同時,將郡內忠於秦朝的軍政官員、將士或殺,或撤。在得到秦朝滅亡的消息後,趙佗於公元前206年舉兵西侵,先後吞併了桂林、象郡。

公元前204年,趙佗自稱“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廣東廣州)。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呂良偉在電視劇《南越王》中飾演趙佗

作為楚漢戰爭的勝利者,劉邦建立的漢帝國於公元前202年重新統一全國後,最初不承認南越國,且將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給長沙王吳芮。公元前196年夏,對嶺南地區鞭長莫及的劉邦,不得不採取變通政策:他派遣陸賈為使,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接受漢高帝所賜印綬,向漢朝臣服。

公元前181年,因呂后欲停止與南越國的貿易關係,引發南越國的不滿,趙佗派兵攻打長沙國。呂后聞訊後,派周灶率兵攻南越國,以示懲戒。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漢朝罷兵。趙佗自認為勢大,自稱“南越武帝”,並不斷對東邊的閩越、西邊的西甌、雒越等侵擾、蠶食。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漢文帝劉恆即位後,主動向趙佗示好:派人修葺位於真定縣的趙佗先人墓,置守墓人,按時祭祀;還命陸賈再次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歸漢。趙佗也見好就收,接受了陸賈的勸說,除帝號,向漢朝稱臣,每年春、秋派人到長安朝覲。不過,趙佗在南越國內,繼續使用皇帝的名號、禮儀。

三、南越迴歸

公元前137年,趙佗去世。此後,趙胡(趙佗孫,後改名趙昧,南越文王,在位年:公元前137年—約公元前122年)、趙嬰齊(趙眜子,南越明王,在位年:約公元前122年—約公元前113年)、趙興(趙嬰齊子,南越哀王,在位年:約公元前113年—公元前112年)、趙建德(趙興兄,在位年:公元前112年—公元前111年)相繼即位。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南越國王印璽

南越國全盛時,疆域包括今中國廣東、廣西大部、福建一部、海南、香港、澳門和越南北部、中部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113年,趙嬰齊去世。次子趙興繼位,母親邯鄲女子樛氏為太后。漢武帝派安國少季、終軍等至南越,勸說太后及趙興入朝。樛太后本為漢朝女子,加之與安國少季私通,她還擔憂趙興年幼,而“相三王,宗族官仕為長吏者七十餘人,男盡尚王女,女盡嫁王子兄弟宗室”,在南越國民心目中,地位、聲望遠遠凌駕於太后和王之上的南越國相呂嘉,權傾朝野,頗有不臣之心。因此,太后鼓動趙興,願意內屬漢朝,並因此與反對內屬的呂嘉屢屢爆發衝突。

山西聞喜,河南獲嘉二縣,緣何與風馬牛不相及的南越國扯上關係?

南越國皇宮復原

樛太后本與漢朝使者約定,趁宴會之際,擒殺呂嘉。但因呂嘉早有防範,以重兵護衛。漢使猶豫,不敢貿然動手。雙方形成僵持之勢。漢武帝指責漢使們膽怯無能,又派韓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樂率兵2000人,前往南越。呂嘉得知此訊息後,先發制人,攻殺趙興、樛太后及漢使。同時派兵,消滅韓千秋部。呂嘉還擁立趙嬰齊長子術陽侯趙建德為南越王。

漢武帝得知呂嘉弒王叛漢的消息後,遣兵十萬,由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等率領,分四路南伐南越王國。公元前112年冬,漢軍攻陷番禺。趙建德、呂嘉出海西逃,被漢軍捕殺,南越國滅亡。為紀念功績,漢武帝改途徑二邑名為“聞喜”、“獲嘉”。它們成為漢朝滅亡南越,將嶺南地區納入漢朝版圖這一歷史事件的見證者。不過,漢武帝將呂嘉的子孫、族人強制遷徙到今四川境內安置,“置不韋縣,以彰先人之惡”,卻令呂不韋無辜“躺槍”!

文史君說

趙佗趁秦朝末年,反秦起義風起雲湧,秦朝無暇他顧之際,割據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建立南越王國。客觀上保護了嶺南地區免受戰火毀燹,維護了嶺南地區的和平、穩定。西漢統一後,南越又長期奉行臣服漢朝的基本國策,與漢朝保持頻繁、密切的往來,促進了嶺南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為嶺南地區融入中華大家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南越國末年,統治集團內部因政見分歧而紛爭、屠殺,漢武帝調遣大軍武力伐滅南越,開疆拓土,其中雖多有齷齪、汙穢的無恥交易與權力之爭,也不乏血腥、暴力的毀滅,但客觀上促進了中華大一統帝國的形成和鞏固,具有歷史進步意義。

參考文獻

1.(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2.林劍鳴:《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