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秦國統一天下比歷史上任何朝代更難?

用戶184284914104


為什麼秦國統一天下比歷史上任何朝代都難呢。0到1是最困難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邁出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

秦統一天下,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地方,完全一張白紙,不能完全照抄周朝禮儀制度,還有照顧六國文化差異,統一文字度量衡,之類的,防範匈奴,另外當時國家百廢待興。需要做的有很多。





歷經風雨五千年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秦國的統一,確實是比歷史上上任何朝代都更加艱難。別說秦國曆經六代君王,跨度150多年,單是這個統一的思想,都第一次出現。


在秦朝以前,天下還是分裂的,從春秋時期,但戰果時期,這500多年,雖然周朝還在,但已經有名無實,各諸侯紛紛自立,如果說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還不是有稱王的念頭,可是到了戰國時期,稱王稱霸那都是普普通通的事兒。也正因為如此,天下百姓迫切希望能夠天下太平,而天下太平的前提就是有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從商鞅變法開始,一直到秦始皇一統六國,秦國六代君王無不為了統一六國這個目標而奮鬥,這當中歷經了150多年,歷史上有哪一個大一統王朝統一天下這麼長時間,沒有一個,短則幾年,長則十數年,頂多也就是一代君王。而秦國,卻是六代君王,從秦孝公開始,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以及秦始皇嬴政。這當中歷經千辛萬苦。



雖然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間很短,從234年到221年,算起來也就23年。可是這背後卻是六代秦王的努力,所以不能忘記他們的功績。


青史回聲


秦國統一天下確實不易。當時秦國所處地理位置差,對手還十分強大,社會環境也十分混亂,秦國在統一的過程中可謂經歷了千辛萬苦。

地理位置差

秦國統一天下十分艱辛,跟秦國的地理位置也有一定的關係,秦國在西北處,位於現在的甘肅天水,原本是周室的一個棄地,土地荒涼,發展非常落後,沒有什麼可以加以利用的地理資源,時不時還會被侵略,所以很多人認為秦國人是野蠻人。

對手強大

在秦國統一的過程中,被統治者的實力並不差,以趙國為例,當時的趙國第六位國君趙武靈王使趙國的軍事實力遠遠超過其他幾個國家好幾倍,戰國時期的四位著名人物:白起、王翦、廉頗、李牧,趙國佔了兩個(廉頗、李牧),這對秦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強敵。

社會環境亂

秦國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十分混亂。當時天下被分成幾個部分,已經處於崩潰狀態,沒有統一的標準,所有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統一一旦實現,就必須在不同的層次上消除這些差異,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幸運的是,當時秦國已經有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改革法度,所以以後在實現統一的過程中也可以照搬採用。

發展道路曲折緩慢

到秦穆公的時候,秦朝有了第一次崛起,但這種崛起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隨著秦穆公的退位,秦國在秦桓公的控制下進入了百年的衰落時期。直到後來秦孝公繼承王位,採取商鞅變法的改革方式,秦孝公時期重新強盛起來之後,從此,秦朝誕生了六代明君,使秦朝在近200年的積澱下,有了統一六國的力量。


奉史為師


如果老爸不是皇帝,你不是太子,要想出頭統一天下,都會很難。如果老爸就是個普通平民老頭,甚至在你還未成年時他就餓死了,而你以後還能統一天下,是不是天方夜譚?那麼中國自古以來最終能夠統一天下最難的是秦王朝嗎?我有不同看法。

下面分析比較秦統一天下與後面的王朝統一天下的難度:

一、如果把秦始皇之前,追溯到秦建國年代好幾百年,都算進完成統一天下的耗時,就相當的曠日持久,後來的任何王朝統一戰爭絕對比不上。因此認為秦統一天下最難。

這樣說是有些問題的。數代秦王的努力的確為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但是那卻並不是他們自己在世的明確目標。

春秋戰國時期,先代秦王和其他諸侯國王一樣,只是熱衷於爭霸天下和奪取土地人口等資源,並沒有也不相信單憑某一諸侯國一己之力能抗衡其餘諸侯奪取整個天下。雖然戰國初期即自立為王或互稱為王,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間或還去

問鼎一下;但從他們對待敗落不堪但宗法名義上仍是天下共主的東周王室的態度可知還沒到取而代也那一步。

真正標誌秦國有志於天下的發端,應該定在公元前256年秦滅西周公國及公元前249年秦滅東周公國之時。歷時八百年的周朝宣告徹底滅亡,也昭示秦國意欲取而代之一統天下的野心。

以此算起來秦總共耗時三十年左右統一了天下。

後世王朝建立者如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明太祖朱元璋等人從一無所有起家,在短短十幾年間,趁亂勢崛起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始得奪取天下,根基之淺、時間之短、速度之快相比較下來理應更難。

二、秦國欲統一天下,將單獨對戰山東六國。單挑任何一個,秦國都是最強的。而從地域、人口、經濟量等方面比較,六國之和仍遠勝於秦,秦不得不以少敵多,因此被認為難度較高。

這種方式只是進行簡單算術運算而已,實際並非如此。

各諸侯國合縱並不能擰成一股繩,反而各懷異心,別有所圖,形不成合力。很容易被秦國的恐嚇和利誘所拆散,然後再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因此,秦國的敵人雖多,但並不是真的象看起來那麼強大。

後丗王朝中除了那些依靠篡位獲取政權的之外,其他乘天下大亂起來的王朝之初,無一不是需要直面比自己強上十倍百倍的敵對勢力和各種勢力,情勢錯綜複雜,為了能夠生存和勝利,其中的操作難度亦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就相對於所面對的敵人強大來說,秦國也不是最難的。

三、秦統一天下史無前例可循,這是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只能自己摸索前進。所以應該算最難,後世王朝無論如何還有秦朝這個榜樣在前。

的確,秦始皇是偉大的,但不僅是因為他第一次武力統一了天下,更加主要因為他統一天下之後採取的各項措施,如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書同文,車同軌”等,將華夏民族凝聚起來,

使統一這個理想從此深深植入華夏民族的文化和內心之中。

實際上,平民百姓出身的劉邦統一天下之路同樣是史無前例的。劉邦從沛縣起兵之後,即使兵馬不多時,也從沒給別人打過工,只是聯合而沒有依附過任何舊貴族和新貴族,一直都是股獨立的勢力,應該說是選擇走了一條更難行的路。自此以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從口號變成了現實,有了實實在在的榜樣示範。

四、周朝天下分裂已久,各諸侯國風俗民情思想文化制度等不同,所以會出現韓獻上黨而上黨民不欲為秦而願為趙的反抗行為。根本扭轉這種趨勢,預計秦國理應會遭到六國民間的巨大抵抗,統一天下應該是很難的。

事實上不論是統一戰爭還是貴族之間的戰爭,普通百姓雖然被裹脅捲入付出沉重代價,但並沒有某種異常堅定的抗秦立場,和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反侵略截然不同。反正各諸侯國統治者都是一丘之貉,當王室貴族被消滅或俘虜之後,諸侯國也就滅亡了。至於後來的反秦滅秦逐鹿中原,平民起義和貴族反攻復立是攪合在一起的。

後世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天下時面對的百姓心態也差不多。“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大部分百姓只盼著天下太平,能過幾天好日子。只要王朝建立不殘害百姓,不逼得百姓沒活路,百姓就不會揭竿而起,群起而攻。在此方面,秦滅六國和後世王朝統一無所謂哪一個更難。

結語:統一天下很難,但秦國統一天下並不能說就是最難的;而歷史事實證明,最難的是能夠做到長治久安。


風動藤動銅鈴動


一句話,因為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是沒有任何借鑑經驗的。

秦的統一就好比我們人類發明了一樣東西,他是第一次出現的,期間肯定要經歷重重困難。

有人會說秦國前面不是有周朝嗎,其實周朝並不算一個統一的國家,他更像一個聯盟國家,周天子是最高盟主,依靠分封制、宗法制這種血緣關係來管理國家。

剛開始諸侯國有可能還像模像樣地尊周天子為王,畢竟他們之間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的關係,但過了幾代,誰還認識誰啊,到那時誰的實力強誰是老大,因為這些小國有自己的軍事力量,中央是不管的。

另外文字、思想、經過幾百年的演變早就各有各的,而且這些國家的歷史都很悠久,比如楚國和燕國都有八百年的歷史。

像齊國雖然被田氏代替了,但只是國家內部變換,並不是被別國滅掉,百姓依舊是齊國的百姓,這麼長時間的獨立發展讓這些諸侯國人民認為他們只屬於本國人民。

比如誰強誰弱他們可能說這是韓國人,這是魏國人,沒有人說他是周朝人,因為本諸侯國的歷史已經深入人心,誰要是來攻打他們,他們認為這是侵略,就拼死抵抗,從骨子裡狠透這個國家的人。

它不像我們後來大一統王朝,比如唐朝統一戰爭消滅王世充、劉武周、劉黑闥等。明朝統一戰爭消滅張士誠、陳友諒等,這時候由於大一統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如果再有其他擁兵自立的政權頂多是割據勢力。

這時候消滅你們統一全國,百姓們會說這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不會說是侵略戰爭。

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秦國統一天下有多難了,它不像周朝的建立只攻打商的中心政權就行了,而其他勢力只需要站好隊就可以了,然後轉而擁立周天子為他們的王。

而秦朝要的不是這些,他要的是全國臣服,地方政權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中央管理,一道命令要在全國做到暢令通行,要讓百姓認可的是中央,而不是以前的諸侯王命令。

這在當時大一統思想沒有深入人心的時候,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秦朝改變的不是國家上的統一,而是華夏兒女思想上的統一。


景觀歷史


秦朝二世而亡,歸結於秦之暴政,不可否認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秦始皇也被後世詬病很多。

但是看一下秦國的發展、壯大、一統天下的過程,卻感覺是一段非常勵志的歷史。是經過幾代、十幾代、幾十代國君持續不懈地艱苦打拼,才成就的偉業。

正如題主所言,秦朝統一天下比任何朝代都艱難。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立國到稱霸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二是統一天下時,受到強大對手頑強的抵抗。

01

秦國從立國到稱霸再到稱帝,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

秦人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的顓頊帝,顓頊的後裔大費曾經跟隨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後,大費便留在舜帝身邊,為舜帝馴養、調教鳥獸。舜帝讚賞大費的功勞,賜姓為嬴。由於大費善於調教鳥獸,人們又叫他柏翳(伯益),伯益就是嬴姓部落最早的首領。

在殷商時期,嬴姓部落逐步強大,成為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受到了商朝的重視,成為了商朝的貴族。

到了周孝王六年(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被封為天子的附庸,這才得到了一塊封地,得以祭祀嬴氏祖先,號稱“秦嬴”,秦國立國。

從秦人得姓到秦立國,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時間。又經過一百多年,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秦莊公五代國主的努力,到了公元前777年,秦襄公時才正式被立為諸侯,躋身諸侯國的行列。

再經過一百多年、九代秦國君主的奮鬥,秦穆公(前659--前621年)才得以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之後,又經歷了四百多年、二十二代國君的奮鬥,秦始皇才統一天下,建立了秦王朝帝國。這個過程不僅漫長,而且艱難。

02

分封制是秦國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夏、商、西周時期,是以分封制為基本的社會政治制度,由於秦國與宗主國關係比較疏遠,難以有大的作為和發展。到了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的權威逐步喪失,諸侯國的勢力得以迅速發展。秦國經過幾十代君主的奮鬥,才得以稱王稱帝。

這與秦始皇稱帝后,歷朝歷代王朝完成統一天下的情形大為不同。

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已經不再存在諸侯國。

秦朝滅亡後,項羽重新拾起了分封制,大批分封諸侯王;劉邦立國延續了分封制,同時實行郡縣制。在劉邦臨死之前,與大臣白馬為誓,非劉氏不得為王。後世基本遵循這一規則,異姓諸侯很難立國封王。異姓諸侯一旦到了立國封侯的時候,也就離改朝換代不遠了。

漢末三國時期的魏國、曹魏時期司馬氏建立的晉國等等,都是這種情況。

後世的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等也都是如此。

由於時代的不同,秦朝的立國與後世曹魏、西晉、隋、唐等立國的情況不同,因而秦朝統一天下的過程就顯得更加漫長,也異常艱難。

03

秦國一統天下的艱難過程

秦國經過近七百年的時間,五代公侯、三十代國君的努力,到了嬴政為秦王時,秦國已經是最為強大的諸侯國。但是,同一時期,還有齊、楚、燕、趙、韓、魏等戰國六雄存在,而且勢力也很強大。為了對抗秦國的兼併,東方六國往往聯合起來,一致抗秦,這給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經過十幾年的準備,於公元前230年開始了征討六國的戰爭。經過十年的時間,終於在前221年滅掉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朝。

從時間上來看,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與後世歷朝歷代差不多,但艱難程度恐怕是要大得多。因為其他六國,立國時間都非常久遠,政治、軍事、經濟基礎都相對穩固,是獨立的王國存在,在防禦秦朝入侵方面,很容易形成聯盟,也容易得到國內勢力的支持,這加劇了秦朝統一的困難。

但後世王朝在完成改朝換代的時候,要麼就是其他諸侯勢力較為薄弱,要麼就是小國政權林立,一方獨大,因而進行的戰爭慘烈程度相對小一些。

因此,秦王朝的存在儘管是曇花一現,但在其整個發展、壯大、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國小志大,砥礪前行,不忘初衷,的確非常勵志。

由此可見,只要持之以恆,無論過程多麼艱難,都可以實現偉大的目標。不過,幾十代人堅持做一件事,的確也是相當不易的。


豹眼看歷史


縱觀歷史上所有的朝代中,只有秦朝的統一天下來得最為艱難。其他的朝代往往只需要一兩代人的艱苦奮鬥就可以奪取天下,有的甚至篡一下位、直接撿人家現成的天下就行了。



在秦朝之前,雖然經歷了夏商周朝,但是他們都是分封制,下屬的還是分為很多個國家,並沒有做到完全的統一天下。而秦朝開創了歷史的先河,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了中國,統一了思想,統一了文化,統一了制度。它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沒有任何借鑑,可想而知它歷經了多少困難才能實現這個統一。

奮六世之餘烈,若不算秦朝的先祖,單是秦朝想統一之時算起,一共奮鬥了六代人。從商鞅變法開始,但秦始皇的兵出六國,一共一百五十多年。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的創建能有如此長的時間跨度。



秦朝統一六國非常艱難。六國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自己健全的制度,各國人的國家意識已經非常強了,人們還是有很大的割裂思想和政治傾向。就好比現在要統一整個歐洲的那種艱難程度一樣。而其他朝代在原有統一而分裂的基礎上,再實現統一而已,就好比我們中國現在統一香港、澳門和臺灣一樣,雖然也艱難,但至少統一了香港和澳門,而臺灣也是遲早的事,相對統一歐洲來說就容易了千萬倍了。

在統一戰爭中也相當的艱難。雖然地處西錘,但從秦孝公開始就不斷出兵與山東六國爭奪土地、相互攻伐,後面還有白起這人間屠夫,聚全國之力發動長平之戰,接下來還有慘烈的邯鄲之戰,以及與楚國之間的百萬大軍的曠世之戰,最終才滅掉六國而統一。這對於六國來說是滅國而戰,軍民的反抗情緒非常熱烈,而且是以一對六,比起其他朝代來說要難多了。



所以說,秦朝是所有朝代中統一天下最為艱難的。然而,統一天下後,不到15年的時間就滅亡了,讓人唏噓不已,但是它的歷史地位無可取代!


博古論今天


的確是這樣。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準確說是滅七國,還有當時殺死周幽王後,佔據陝西西安(豐鎬)的犬戎一國。

只不過當時佔據陝西的並不是漢人,而是殺死周幽王這些漢人敗類的遊牧部落犬戎。

秦武公滅陝西的時候更快。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秦王嬴姓趙氏,秦王殺白起是為趙報仇;白起死後,秦王四十年未攻趙。


用戶67724358697


首先,讓我們談談秦的背景。根據記載,秦朝祖先起初是為周王室養馬的馬伕,由於養馬過程中的功勳,周天子獎勵了他一塊土地,現位於甘肅天水。那段時期,甘肅的土地荒涼,發展非常落後。當時,秦人一度是貧下人的象徵。

後來,在周宣王時期,秦莊公率領軍隊打敗了析支部,取得了一塊土地,秦國開始慢慢的壯大,雖然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所作為,但也處於緩慢發展的過程中。到秦穆公的時候,秦朝有了第一次崛起,但這種崛起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隨著秦穆公的退位,秦國在秦桓公的控制下進入了百年的衰落時期。直到後來秦孝公繼承王位,採取商鞅變法的改革方式,秦孝公時期重新強盛起來之後,從此,秦朝誕生了六代明君,使秦朝在近200年的積澱下,有了統一六國演義的力量。

還有就是在秦國統一的過程中,被統治者的實力並不差,以當時的趙國為例,當時的趙武靈國王使趙國的軍事實力遠遠超過其他幾個國家好幾倍,戰國時期的四位著名人物(白起、王翦、廉頗、李牧)佔據了兩個(廉頗、李牧),這對秦國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最後,秦朝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當時,除了秦國和其他六個國家外,天下被分成幾個部分,當時天下已經處於崩潰,沒有統一的標準,所有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統一一旦實現,就必須在不同的層次上消除這些差異,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幸運的是,當時秦國已經有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改革法度,所以以後在實現統一的過程中也可以照搬採用。

那麼為什麼當時只有秦朝統一了天下,而不是魏國,韓國,趙國?

其中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制度,二是武器。我們知道,秦朝當時在全國實行了兩次商鞅變革,經過變法,秦朝逐漸強盛起來,經過多次改革,使秦朝的軍法和人民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秦朝統一已經註定了。

第一種制度,通過當時秦國的改革,完全取代了歷史上當時落後的制度,就說秦朝的士兵,當時的制度是明確了獎懲制度,只要立功,就可以得到獎勵,但是如果輸了戰爭,就會受到最嚴厲的懲罰。面對這樣的制度,每個士兵都會在戰場上拼命的。其他六國自然會感到難以抗。

秦弩在那個朝代是最厲害的工具,但只有秦國才有秦弩。至於是誰造了秦弓,我們現在還不能考證,但這件機械化武器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擺脫了人類射箭的繁瑣性質,秦弩的射程也很遠。當時,秦朝組織了這樣一支軍隊。他們在戰場上,沒有人能打敗他們。當時秦朝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秦弩,以及他們的士兵的信仰,使秦始皇統一了六國。

總結:秦國的統一是經歷了發展,壯大,改革,統一這個艱難的過程。


公元前


為什麼說秦國統一天下是很難的事情,比後面各個朝代都難?這很好解釋啊,萬事開頭難,任何事情在模仿者看來容易,但對開創者來說卻很難。想起一個比方,不知是否合適?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國人有不服者輕蔑地問他“你不過就是駕船一路往西航行嗎?有什麼了不起的?”哥倫布沒有立即反駁,而是拿起面前的一個雞蛋,問對方怎樣才可以讓雞蛋直立起來?對方試了很多辦法都無果而終。哥倫布把雞蛋拿過來,敲掉底部的蛋殼,自然就立在了桌子上。對方不服,說你這方法不是很正常嗎,有什麼了不起的。哥倫布說到,這的確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最先做到!

這就是萬事開頭難,對於首創者而言,其難度是後來者難以想象的。秦國統一天下也是這個道理,其難度並不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低多少,甚至還要高出許多!

其一,秦國統一全國是開天下之先!在大一統的秦國之前,中國歷史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高度統一的政治實體。之前的夏商周都是分封制,雖然天子是天下共主,但只是名義上的,相當於武林盟主,對各個諸侯沒有直接領導權。秦王嬴政統一天下後,給自己起了一個尊號——皇帝!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媧、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而這個最高統治者是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意思是皇帝具有極高的權力,而這在先秦時期是沒有的。

其二,秦國統一天下是“偏安”取代“正統”。秦國不是周天子冊封的正宗諸侯。西周建國初期,周武王建國,封了很多諸侯。一部分是他的親屬,一部分是他的功臣,但是這裡面找不到秦國。那個時候,秦國是個很小的族群,秦國第一代首領秦非子是給周天子養馬的,沒有被分封的資格。所以,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先秦政治格局之下,秦國雖強,但始終都算不上文明中心,更沒有世所敬仰的所謂主流文化。秦國至多算一個半開化的暴發戶。所以,秦國統一天下在文化認同上有很大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